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993年就贸易额来讲,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继德国贸易伙伴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993年中俄贸易额为76.79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30.9%(1992年中俄双方贸易额为58.62亿美元).1993年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地区的贸易额几乎达到30亿美元(1992年为20.6亿美元),占中俄贸易总额的40%,占整个地区间直接贸易与边境贸易的70%至80%.目前,我国与俄罗斯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主要是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成为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俄之间进行互利贸易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国东北地区来说,地理位置与俄罗斯毗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边境地区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发展,有助于地方产品的生产,解决生产过剩和大量积压的问题,并根据需要可引进俄罗斯的原材料和设备.对俄罗斯来说,同中国进行地方贸易可以帮助解决食品与日用品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从欧洲到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运费猛涨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从中国边境地区进口上述产品运费要便宜得多.一些资料表明,1993年与我国毗邻的俄罗斯的边疆区和州的肉类、蔬莱、水果、大米、玉米和白糖40%以上是由我国提供的.  相似文献   

2.
2010—2021年,俄中贸易额增长1.5倍,中国一直保持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但是俄罗斯对中国的进出口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极低。俄罗斯对中国的碳氢化合物出口量占第一位,中国则是俄罗斯市场最大的机械技术产品供应国,这既构成了相互贸易的坚实基础,也造成两国贸易的不平衡。2010—2021年,双边贸易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是俄罗斯的出口结构出现积极转变,即农产品、食品和冶金产品等比重增加。俄中投资领域的合作表现出投资来源多样化的特点(离岸投资、非正式合作活跃等),这给统计两国相互投资规模造成了一定困难。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投资者正突破对俄投资传统领域,扩大在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参与。当前,西方对俄制裁是俄中进一步发展合作的最大障碍。但是,西方的制裁压力也为加快俄中本币结算等积极进程创造了前提条件。总体上可以预测,俄中将会创建新的合作形式和合作机制,以抵消制裁风险,继续保持高效合作。原文发表于俄罗斯《俄罗斯与亚太地区》杂志2023年第1期(1),经作者同意在《西伯利亚研究》以中文刊发。  相似文献   

3.
发展各种形式的地区国际合作是促进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而这些互相促进的经济贸易形式,如边境贸易、合作生产、劳动资源合作、生产专业化合作、共建运输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地区效益。俄中边境地区合作的基本形式是贸易,分为易货贸易和以可兑换货币支付的贸易。在90年代初,边境地区的易货贸易发展到顶峰,1992年90%的贸易合同为易货合同,到90年代末则不到10%。通过对商品流通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改革时期俄罗斯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份额在边境地区合作和整个双边贸易中下降了,到21世纪初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初级原料。在俄罗…  相似文献   

4.
一、合作的前提条件 2008年,俄中两国贸易额增长了38.7%,达到559亿美元.俄罗斯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了33%,达212亿美元,进口增长了42.3%,达347亿美元.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三.俄罗斯对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石油产品、木材、纸浆制品以及汽车和机械设备;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械产品.  相似文献   

5.
刘稚 《东南亚》2002,(4):15-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越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的加强,云南省同越南的贸易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0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101倍。200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在与云南省有经贸往来的95个国家和地区中,越南已成为第三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6.
90年代初,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近80%的贸易额是与前苏联和俄罗斯实现的.这些东欧国家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7.
影响中俄贸易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和弹性分析方法,利用1991~2006年的数据,对中俄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俄两国之间贸易额的最主要因素是两国的国民收入,其次是两国的合作政策.20世纪末对两国贸易负面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俄罗斯国民收入的持续走低,而新世纪以来中俄贸易额的大幅度增加则得益于俄罗斯国民收入的急剧上升以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经贸领域的逐渐深化.  相似文献   

8.
自 90年代中期起 ,俄罗斯调整了“亲西方”的对外关系 ,实行“多方面、全方位”外交 ,重返拉美地区 ,发展同墨西哥的经贸关系。 1991~ 1996年间两国贸易额增长 5倍多 ,1997年两国贸易额由上一年的 490 0万美元增至 1.39亿美元 ,1998年增至 1.44亿美元。两国商品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俄罗斯向墨西哥主要出口黑色金属及其制品 ;航空技术产品出口是俄罗斯向墨西哥出口的新领域。与此同时 ,俄罗斯大量进口墨西哥的黑色金属制成品 ,例如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用的管道。两国发展经贸关系仍有巨大潜力。相距遥远、机制不健全、受北美自由贸易区牵制 ,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推动中越经贸与金融合作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1991—2007年,中越双边贸易额从0.38亿美元激增至151.15亿美元,提前3年实现了两国领导人提出的到2010年两国贸易额达15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已经连续4年成为越南最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0.
自俄罗斯独立至今10余年来,中俄关系发展顺利。从互相视为“友好国家”(1992~1994)到“建设性伙伴关系”(1994~1996),再到“平等与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6~2001),直至建立“睦邻友好与合作关系”(2001年至今),两国关系沿着良性轨道发展:政治互信度不断加强,两国边界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经贸关系呈现出上升势头。目前,我国是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我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两国官方都认为,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少有的良好状态。良好的政治和经贸环境是中俄两国科技、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 :金秋时节 ,我们相会在美丽的俄罗斯城市———新西伯利亚 ,共同探讨“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这个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在此 ,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向第二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新西伯利亚国际会议的开幕表示祝贺 ,向参加此次国际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敬意。中俄两国相邻地区的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定期举行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 ,这本身就表明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和经济贸易合作在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入。中俄两国经济合作与发展是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12.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经历了建立和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滑坡与复苏—平稳发展的演进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双边贸易合作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蒙古国对待俄罗斯贸易合作的态度由被迫转变为主动,其运行模式也由排他式转变为开放式,这与当时蒙俄两国的政局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从现实情况看,尽管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蒙古国在贸易上对俄罗斯的依存度一直很高,而且仍具巨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双边商品贸易持续增长,商品贸易结构有一定变化据中国海关的统计资料,中印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2.648亿美元扩大为1998年的19.22亿美元,增长了6倍多,现在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外贸伙伴中名列第20位(见表1)。表1 中国与印度的商品贸易(1991~1998年)     (亿美元)     时间中国对印出口中国从印度进口贸易平衡贸易总额…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目前处于不稳定增长的状态。中俄两国的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现将1997年11月叶利钦总统访华以来俄一些政界人士、经济专家和学者对发展中俄经贸合作的言论摘编如下: 一、问题与原因 指出俄中“经贸关系滞后于政治关系”,而制约两国经贸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贸易结构不合理,经济合作带有粗放性,直接投资不足,双方企业缺乏信任并相互欠债,结算方式不规范,缺乏信息服务,法律基础不完善及中国商品形象不佳、知名度低等。  相似文献   

15.
俄中地区贸易合作是两国经济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创建了以“伏尔加河—长江”地区合作机制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合作机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0年初,由于疫情暴发,两国线下交流被迫中断,线上对话则进展顺利。中俄在携手共同抗疫的同时,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地区务实合作。通过回顾近两年双边地方合作的重大事件,分析俄罗斯各联邦区对华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和综合排名,以及中国各地区的对俄贸易现状可知,在两国地方合作中,俄罗斯莫斯科和中央联邦区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在对俄出口方面,东部地区的作用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白俄罗斯相继独立后 ,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两国国家关系的不断升级而逐步向前发展。目前双方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白俄罗斯已成为俄罗斯的第 3大贸易伙伴。然而 ,就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而言 ,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并不是很高。俄白经济体制、具体经济政策法规的非趋同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双方只有共同努力循序渐进地使两国经济体制趋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投资规模和商品出口并在入世问题上协调一致 ,才能使双方经贸合作关系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在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中,东北三省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对有关情况做以介绍并提出一些看法.近十年东北三省同原苏联的边境地方贸易的发展进入8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缓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紧密联系的加强,中苏关系开始缓和并于1989年由于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华而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这一期间两国的经济联系全面恢复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本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的贸易总额最高不超过30亿美元,到80年代末期双方贸易总额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2年中俄贸易总额高达58.6亿美元.中俄(苏)的经济技术合作也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取得顺利发展同时.两国的边境地方贸易发展更加迅速,获得的成果已使世人瞩目.在中俄(苏)边境地方贸易的发展中,尤以黑龙江省、吉林省为重点.也可以说,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的边境地方贸易发展代表了两国发展的水平和万向.  相似文献   

18.
一、1 8 55年来俄日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从俄日两国关系史上看 ,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文件是 1 85 5年 4月 7日签订的《俄日贸易和边界协议》。此后两国就开始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和贸易关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两国贸易关系实际上并未得到发展。 1 85 4— 1 868年俄对日贸易额仅占日本出口额的 0 .5 % ,进口的 3%强 ,落后于英、美、荷、普鲁士和法国。 1 90 7年俄占日本贸易额的 1 % ,此后直到一战开始 ,两国贸易关系基本保持在这一水平甚至更低。1 92 5年 1月 2 0日 ,俄日签订了两国关系基本原则公约 ,正式开始了苏日关系的时代。在该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已经15年,在这期间,双方经贸关系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贸易额由1991年的80亿美元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1304亿美元,增长了15倍,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也不断扩大,中国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俄两国贸易总额已达到600亿美元,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坚持睦邻友好、互利互惠、和平共处的主流方向.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互利双赢,和谐共进"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双方在多领域合作的战略升级,是中俄两国自上而下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