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毛泽东是一位历史巨人。以毛泽东著作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毛泽东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认识论的根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对青年毛泽东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进行探讨,也是不乏现实意义的。 一、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 1.毛泽东的历史知识背景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则是明天的历史。所以,要懂得今天,就必须明白我们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认为:我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要割断历史。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是互相联系的。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当我们学习了建国以前二十八年的历史,弄明白了为什么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以后,就会有助于我们懂得,为什么今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现代化的中国。当我们从建国以前二十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由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任务决定的,也是由进入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任务决定的。我们要从国际和国内、党外和党内。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全面深刻认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懂得为什么要抓党风建设,怎样抓党风建设,对于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全党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特别重大意义。 一、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  相似文献   

4.
今天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要懂得中国与世界的今天,就要懂得中国与世界的昨天;要知道中国与世界的明天,就要知道中国与世界的昨天与今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不可能深刻了解现在和正确走向未来。数典忘祖,是不肖之徒;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漠视历史,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割断历史,就会失去希望和未来。学习历史,不忘昨天,发展今天,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5.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教训。今天,我们对现实中国的国情,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不是懂得很多,而是懂得太少  相似文献   

6.
历史认识过程离不开认识主体的介入。因此,科学地研究、正确地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不仅不会歪曲历史过程或者把历史现代化,而且是历史认识所必需的。但是也应看到,过分夸大认识主体的作用,也会走到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就像某些西方历史哲学家那样。因而,正确的历史观的指导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史学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前提。 我们今天强调史学工作者要有现实感,就是为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的认识功能和社会功能。这就要求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联系,了解现实中提出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需求,运用现实社会达到的条件,包括历史学现有的水平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城 《前线》1960,(24)
二、帝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前面我们已经叙述了资本主义怎样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历史过程。现在要进一步地考察一下帝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认识今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与人才》2002,(3):6-6
郑科扬同志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和认识。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特别是执政条件下自身建设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和时代课题,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要围绕这个课题,侧重从三个角度深入进行研究。一是我们党如何适应新世纪的新形势、新环境,迎接新挑战、新考验,更好地肩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文摘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领导干部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0.
青年运动作为过程而存在,不仅有着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且展现出来的是生动性和具体性.如何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和客观事实去认识总结经验,探索和揭示青年自己运动的客观规律,是青年运动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怎样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同样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导向功能青年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发挥过重大的作用,研究青年运动的历史,就必须紧紧抓住爱国主义这一主旋律,“述往事,思来者”,使广大青年懂得要了解中国的今天,就不能不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尤其是要正确地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导向上重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政治特征.  相似文献   

11.
湖南,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我们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要建设好自己的家乡,首先要认识它,了解它,懂得它。“红色湖南——芙蓉国里尽朝晖”是我们今年策划组织四篇文章的头一篇,后面几篇分别是“古色湖南——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绿色湖南——漫江碧透层林尽染”、“景色湖南——红霞万朵百重衣”,着意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生态几个方面介绍湖南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给你描述一个和谐湖南和创新湖南。敬请读者留意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形成于抗战时期,建国前后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曾对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吸收大批知识分子投身民主革命,壮大人民力量,制定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意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今天,如何历史地、全面地把握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精神实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无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湖南,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我们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要建设好自己的家乡,首先要认识它,了解它,懂得它,“红色湖南——芙蓉国里尽朝晖”是我们今年策划组织四篇文章的头一篇,后面几篇分别是“古色湖南——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绿色湖南——漫江碧透 层林尽染”、“景色湖南——红霞万朵百重衣”,着意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生态几个方面介绍湖南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给你描述一个和谐湖南和创新湖南。敬请读者留意关注——  相似文献   

15.
陈理 《党的文献》2019,(6):15-19
正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事业取得胜利的一条成功经验。毛泽东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对历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3]。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通过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特别是通过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对于我们提高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多项工作的自觉性,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反复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他指出: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起来就是要解决一个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认识社会主义和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中国是为了发展中国,认识社会主义是为了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国前后,刘少奇科学地分析了非公有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地看待非公有经济的剥削,提出了一系列利用和发展非公有经济的观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推动了当时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也为今天我们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促使其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因此,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科学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称霸世界的政治图谋仍然存…  相似文献   

19.
列宁指出:“世界历史的长度是以数十年为单位来衡量的”。(《列宁全集》第2版第39卷,第36页)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重温建国前夕党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的重要文献,回顾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次全会为新中国确定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思想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不仅构成了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而且对新中国的发展乃至当代中国的历史走向,都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在这次全会上的宣言:“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  相似文献   

20.
张闻天的调查研究思想是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有其成长所不可脱离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因此,以新中国成立为界限,将建国前后张闻天的调查研究思想进行一个重要的梳理和比较,可以更清晰、更透彻的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张闻天调查研究思想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为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