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道德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俭 《前沿》2009,(7):133-137
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找出了人们进行网络伦理道德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对如何改善人们的伦理道德行为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特征及其系统化解决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现代网络技术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现实问题,尤其是在网络伦理道德方面。网络空间由于其虚拟性而使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交往具有极大的隐匿性,这种隐匿性助长了网络社会的不道德行为。我们可以从法律、技术、教育、网络管理和道德自律等方面来建立有效的解决途径,遏制网络社会中的不道德行为,以净化网络环境,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道德需要培养的必要性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道德需要的培养 ,是保证网络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发挥网络道德作用的关键。要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需要 ,必须构筑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开展对网络主体的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赏罚以及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陈隆予 《前沿》2006,(3):204-207
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应以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为主导,以开放的观念、批判的态度吸收国外网络伦理文化的合理成分,从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且能为广大中国网民所认同的网络伦理。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传统伦理道德形成了相当强的冲击,改变着当代青年的思想行为,我们必须构建新的网络伦理和具体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互联网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特点,使得人们往往忽视了以伦理、道德、法律意识来约束自身的互联网行为。自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以来,由网络伦理、道德缺失而产生的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增多,扰乱了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影响了人们伦理、道德意识的提高,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因此,解决由网络伦理、道德缺失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就需要教育引导、政府规制和行业自律等多方社会主体的“合力”,从而约束、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促进网络环境的良性运行和发展。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并发展至今的网络伦理建设,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网络反腐制度化不仅是保障公民参政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克服网络反腐消极影响的必要条件,更是让"媒治"走向"法治"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的网络反腐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上零散且缺乏统一的立法理念和原则、内容上多为禁止性法律规范而少有授权性法律规范的缺陷和不足。对此,应当通过专门立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规范网民行为,使其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监督;加强网络建设,搭建专门、高效的网络反腐平台;构建配套制度,完备网络反腐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进网络的必要性,研究了高校学生工作进网络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造成的正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在网络时代对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网络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网络社会的特点以及网络带来的伦理问题 :道德冷漠、人际情感疏离、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犯罪、信息垄断。分析了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里道德冲突现象严重,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网络道德问题产生原因在于网络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无界性,政府缺乏管制,网络立法的滞后。对此,政府要强化网络管理,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加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管理来净化网络环境;同时加强对网民的教育,使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地方文献资源网络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晓云 《桂海论丛》2005,21(3):52-54
广西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文章分析了广西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论述了广西地方文献资源网络建设应从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和整合网上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两方面进行,以使广西地方文献资源更好地为广西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文化场域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生态伦理思想只有与文化场域契合才能在现实中得到发展。西方生态伦理建设进程中成功地利用了以宗教为特质的文化场域,使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传播,推动了西方民间环保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生态伦理建设因简单套用西方的话语体系,难以与中国文化场域对接,导致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在走向现实的过程中受阻。中国文化场域的核心要素是历史唯物主义,生态伦理建设必须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对接。  相似文献   

14.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保持党的生命力和活力的源泉,在党内民主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现阶段,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新形势下,网络互动机制的建构是对传统党建方式的有力补充,是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网络互动机制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从建立互动栏目、设计运行程序和提供运行动力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光云  陈林 《桂海论丛》2009,25(4):103-106
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模式.文章从理论上初步论述了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特点,建构的必要性以及措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克隆技术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克隆人关涉到人类社会自身并直接对人类伦理道德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所以克隆人技术行为是一个严重的伦理问题,克隆人技术面临着巨大的伦理危机。科研自由是科学技术的生命线,克隆人技术到底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方法限制一项技术的研究。提倡科学道德伦理,不是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让它对人类更加有利。克隆技术与其它技术一样,更加需要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节用而非攻:墨家生态伦理智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墨家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的言论中 ,可以挖掘出保护自然的现实的生态伦理原则。节用而非攻思想包蕴着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现有生命多样性的生态保护思想。当今 ,吸取墨家生态伦理智慧对现代条件下保护自然和爱护生态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伦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洁 《桂海论丛》2009,25(2):80-84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组织形式,使人们的生活空间从物理世界拓展到虚拟世界,在带给人们极大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道德难以应付的难题,使得建构网络伦理显得日趋迫切与必要.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治理措施,有利于保证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认识坚持“两个务必”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 ,坚持“两个务必”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是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与“不符合”问题的迫切需要。进入新的世纪 ,我们党面临着三大严峻考验 ,即面临着国际局势深刻变动的考验 ,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考验 ,以及党的自身状况变化带来的考验。面对这些考验 ,我们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以及具体制度等方面表现出某些“不适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 ,同党的性质相符合 ,从而不断增强了党对人民…  相似文献   

20.
革命批判精神和革命牺牲精神是谭嗣同革命伦理思想的两个方面。谭嗣同对传统纲常名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批判精神;而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则感染和鼓舞了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成为近代中国新型道德人格的一个典范。(一)“扫荡桎梏,冲决网罗”是谭嗣同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口号。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立场上,他说:“今中外皆侈谈变法,而五伦不变,则举凡至理要道,悉无从起点,又况于三纲哉。”①。因此,他大声疾呼:“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②。把冲决网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