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奥帆赛”为契机 实现奥运文化与青岛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文化对青岛城市文化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青岛多元共存的文化特质有利于实现奥运文化与青岛本土文化的交融。应以“奥帆赛”为契机,弘扬人文奥运文化精神,提升青岛人文精神品格;打造世界帆船之都,开辟中外文化交流之航;利用奥运文化资源,打造青岛特色文化名片,从而实现奥运文化向青岛本土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青年群体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时代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传统文化的利用与青年人才开发的问题上,必须抛弃其保守的、落后的、不符合开发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现时代所需要的精华,赋予其新的意义,使其获得新生,使青年人才在激烈的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提高青年的素质是当代教育不能回避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笔者认为: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青年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青年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现代道德文化是对传统道德理念的继承与发展。青年群体既是传统道德理念薪火的传递者,又是时代道德文化的先行者。从文化传播的主体来看,青年群体是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碰撞的激活体。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青年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学习传承好传统文化,要熟读中国历史,弘扬传统美德,培育人文精神;还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加强个人修养,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文化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历史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项基本方针。90年代我国进入文化建设的新时代,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在继承原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造,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8.
奥运理念中所蕴舍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奥运会举办过程中所体现的不同民族之间友好沟通的意愿以及"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等都会时青年一代带来积极的影响。可以通过学校、奥运体育明星、家庭等途径发挥奥运理念对青年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在于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精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主张要"挈其瑰宝,绝其溜磷"地批判与继承.探讨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并郑重许下“人文奥运”的诺言,这将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应该用"公忠"观念强化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用"生生不息"的准则激发当代青年的进取斗志,用"仁爱"的美德滋养当代青年宽容人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融合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社会思潮,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到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补交融,至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如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时代问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合、契合以及结合等几个方面的阐释来探讨二者结合的时代意义以及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年人格素质王章煌当代青年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升学,不是就业,不是大龄未婚,而是应当怎样做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全方位的文化价值重估和社会结构重组的历史时期,如何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吸收中外现代精神的丰富养分,培植跨世纪青年的...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纵观我国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在诸多方面与“八荣八耻”有很多切合之处,传统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文化根源,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对中国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传承、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过程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基础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基础与当前的体制改革存在着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社会文化基础的变革是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体制改革则是社会文化基础变革的目标。只有从深层次上变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国民人格 ,才能消除妨碍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阻力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历史性的抉择。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生存。邓小平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论述,使中国传统文化从旧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去迎接新的挑战和冲击,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使其不至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衰落,而是与时代相结合,又一次焕发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9.
任何革命理论都是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反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养料,但其负面内容也必须深刻剖析与批判。党的现代化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基础。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对"软实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我们透过文化的视角可以看到统一战线思想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统战文化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只有不断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更好地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不断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