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务与法律》2004,(1):41-42
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这一规定将在2004年3月施行。据悉,这是自1995年首次发布《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以来第五次修改,同时也是在综合修改了此前各暂行办法后出台的第一个正式规定。外商在中国设立投资性公司的好处在于投资性公司可作为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对外国投资者在国内设立投资公司制定了一些法规。综合这些法规,笔者认为,外国投资者在国内设立投资公司,应注意以下几个法律问题:一、设立投资公司的条件由于投资公司的目的是对外进行投资,需要投资者拥有较强的资本实力,以保证其以后的对外投资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因此,设立投资公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对投资者的要求:1、外国投资者应资信良好,拥有举办投资公司所必需的经济实力,申请前1年该投资者的资产总额不低于4亿美元,且该投资者在中国境内已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其实际缴付的注册资本的出资额超过1…  相似文献   

3.
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也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立法的开端,之后陆续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形成外商投资法体系。《公司法》在1993年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经过三次修订已趋于完善。二者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双轨并行,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交织缠绕在一起,在交叉的同时出现了大面积的冲突与重复,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市场交易的便利与安全,二者的融合问题已被提上议程。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外商投资是指外国企业、公司、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外商投资企业法是指调整因外国者的投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称。自1979年第一部外商投资法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出台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200余部外资法律、法规、规章。由于吸引外资政策的变化和立法技术的欠缺,众多的法律法规杂乱无章,流弊甚多,本文试分析其现象及产生的原因,以求找到合理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内外资分别立法的"双轨制"立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鉴于绝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均采用公司形式,因此,外商投资公司有别于公司法规定的组织机构也有待于进行改革与完善,以实现内外资企业在内部结构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6.
公司担保法律规则的价值冲突与司法考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培新 《中外法学》2012,(6):1232-1246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对于2005年《公司法》中的公司担保规则的理解,均远未达成一致。各方争议的焦点集中于该法第16条第1款的属性、公司的内部行为(公司章程和内部机构决议)是否具有外部效力、能否构成诉讼中的请求权基础等。对于近年来公司担保案件的实证分析表明,法院倾向于判定违背公司章程的担保有效,即便少数案件判处担保无效,担保人也要承担债务清偿责任。这种偏重交易效率、追求司法便利的价值观,强化了市场主体的滥权和机会主义心理,忽视了股东、雇员、其他债权人等多元法益的保护。分析表明,第16条第1款应当为赋权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条款,一旦公司担保程序由公司内部要求提升为法律规定,即具有推定公知的属性,担保权人须承担合理的审查义务,否则应承担不利之后果。公司担保属于处分公司资产的行为,法院须本着审慎保守之立场,方能倒逼担保权人细为审查公司章程和相关决议。一方面可以减少争端、降低讼累,另一方面则可渐次形成诚实守信与醇厚善良的商业文化,久而久之将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增进社会福祉。  相似文献   

7.
现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公司.那么,当我们在谈论公司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公司的本质又是什么?《公司法》给出的答案是——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如果单纯这样理解的话,那就是还没有弄清楚公司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路建设上取得令 人上瞩目的成就。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 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1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71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0多万公里,形成了连通全国各重要城市的公路网络。广东省公路发展更是独树一帜,到1997年末,不考虑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广东省是全国公路密度最大的省份。在公路里程发展的同时,我国公路客、货运量急剧增长。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全国民用汽车持有量将达到7000万辆,公路客、货运量将分别达到550亿人和400亿吨,公路总里…  相似文献   

9.
论一人公司与传统公司理论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一人公司”问题的争论早已有之。之所以如此即在于其与传统公司理论存在着冲突,对传统公司理论形成了强烈地冲击和挑战。如何定位“一人公司”,其能否兼容于传统公司理论?还是应对传统公司理论有所突破?亦或重新思考公司的本质特征?这决非仅仅是理论上的文字游戏,而是涉  相似文献   

10.
吴越 《现代法学》2004,26(3):81-85
确立公司身份法的主要学说有主要为欧洲大陆国家所采用的设立说和主要为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用的住所说。鉴于两大学说各有其优点和缺点,目前要从国际公司法上统一公司身份法是不现实的。为防止公司立法的恶性竞争,抑制假外国公司现象,我国应在保留公司注册登记地标准的前提下,兼采住所地标准。  相似文献   

11.
周敏  沈正华 《经济与法》2003,(12):134-135
公司相互持股,也称交叉持股或交互持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公司,通过相互投资,互持对方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而形成的公司之间相互持有股份的现象。从股份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股份公司是从个人持有股份的阶段进化到公司持有股份的阶段,然后进化到公司之间相互持有股份的阶段。股份的法人持有作为公司相互持股的产生的前提,首先是在美国得到承认的,  相似文献   

12.
经大幅修订的新《公司法》于2006年施行以后,外商投资法律与《公司法》的适用冲突问题凸显出来。通过考察近年来的行政管理工作和司法实践可以看到,如何对外商投资企业准确地适用法律,确实是一个难以破解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权利冲突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法律生活、司法实践之中 ,而权利冲突本身却是一个尚未被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前国内法学界仅有几篇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有鉴于此 ,本文试图通过初步地讨论权利冲突的概念、原因及解决等几个相关问题来澄清人们对权利冲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于湛旻 《河北法学》2014,(7):133-141
目前国际投资仲裁体制的特点决定了投资仲裁员的临时性、非专职性以及来源的多元性。投资仲裁员与律师身份重合所带来的利益冲突损害了仲裁员的公正性,当事人失去信任,从而进一步加剧正当性危机。身份冲突问题不宜通过笼统的禁止性规范预防,而应从个案着手解决。首先需要当事方与仲裁员对该问题给予重视和重新认识,进而将其纳入仲裁员披露范围,并充分、合理利用回避制度,确保实现仲裁员公正性这一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刑法将许多犯罪规定为身份犯,犯罪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身份才能构成这些犯罪。有些身份在刑法中具有定罪作用,这种身份叫做定罪身份。除此之外,有些身份还具有量刑作用,这种身份叫做量刑身份。所以,我们将刑法中所规定的行为人所具有的对定罪量刑有一定影响的特定的个人要素叫做刑法中的身份。有些国家的刑法中还规定某些犯罪只有特定的单位才可以构成,因此,单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身份,也有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16.
身份犯的法律本质,即为什么对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实施犯罪进行不同刑法评价的根源所在.不同的行为之所以会招致不同的刑法后果,是立法者从道义性和功利性角度出发,对行为的实质违法性、罪责性和人身危险性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确认身份犯法律本质的意义在于,特定的身份决定了行为实质违法性、罪责性、人身危险性的存在、性质和程度.同时,身份犯法律本质的确认还会对身份犯的共犯连带机能和主观规制机能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征地补偿的法律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学 《中国律师》2004,(10):77-77
为了稳定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关系,国家专门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也做出了“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集体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是一项长期不变的政策。”土地经营的目的是取得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质是农民对其承包的土地的收益权。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取的应是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包括直接耕作的长期收益和土地经营权流…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鲍志容 《河北法学》2004,22(7):109-111
传统公司法理论以缺乏团体人格为主要理由,否认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然而,一人公司以自身的特点赢得了投资者的关注,并被许多国家认可。一人公司已在实践中对我国《公司法》提出挑战,为了中国企业制度的科学完善,我国应从法律上对一人公司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司解散与清算法律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解散是公司清算的原因 ,也是公司清算的前置性程序。公司清算是消灭公司法人资格的必经程序。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解散和清算制度的规定已不适应实际需要 ,急需借鉴各国立法的有关规定使之完善  相似文献   

20.
BOT方式与中国法律的融合和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OT方式是由政府通过协议方式将基础设施建造、经营和管理权让渡给项目发起人,并由其设立一项目公司专门进行经营所得偿还贷款,获得收益。它是一个围绕特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回报转让的活动过程。由于BOT方式涉及到众多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义务的安排,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法律关系,特别是与我国法律有融合有冲突,应该对BOT合同及其法律性质、项目公司的有关法律问题、BOT项目风险与政府保证、BOT方式争议解决及其法律适用等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适合于我国的调整BOT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