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吴伯润,印江自治县罗场乡清河村支书,在妻子心中,"他是老实人",在群众眼中,"他有点拗"。"炉火已经烧好了,一会儿你记得添煤。"每天一大早,吴伯润都要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用手语与妻子沟通好后,才出门办理公务。妻子罗继华虽然是先天性聋哑人,但是热情好客。夫妻俩结婚30年来,吴伯润一直用心照顾妻子,每天回家他都耐心地比划手势与妻子沟通一天的见闻和感受。妻子把家里打理  相似文献   

2.
万长寅老人是九师一六八团一名普普通通的老人,但他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妻子瘫痪在床多年,一个冬天都窝在家中,春天来了,万长寅骑着三轮绕着乌什水镇缓缓而行,录音机放着河南豫剧,妻子彭玉芳安静地坐在车上,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笔者来到万长寅的家,一进门万长寅老人正要给瘫痪在床的妻子喂饭,77岁的老人用两手抱着妻子放在椅子上,接着把饭菜放到桌子上,开始喂妻子早饭,万长寅说妻子不能吃硬的食物,每天熬点稀饭,溜点馍馍,就这样一口一口地喂,耐心、细致,吃完饭,蒸好的苹果端了上来给妻子吃.15年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点点滴滴汇成岁月的长河.  相似文献   

3.
<正>英雄,既是一个国家辉煌历史的记忆,是历史天空中璀璨的星辰,更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在江苏淮安市,有两座遥相呼应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一座是众所周知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另一座则是鲜为人知的“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曾任新四军3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大将生前评价大胡庄战斗“应与淮阴刘老庄战斗齐名”,而提起“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百岁老将军、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胡继成仍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4.
画中有话     
正最好的孝顺是陪伴。家住成都的蔡玉俊,今年52岁,是一名送货员。他每天骑着电瓶车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运送货物。除了需要送达的物件,电瓶车上还有他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92岁老母亲杨素秀。7年前,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生活不能自理。蔡玉俊和妻子每天要为生活奔波,为了方便照顾母亲,蔡玉俊就带着母亲到处送货,为防止母亲从后座上摔下来,他还细心地将母亲"绑"在身后。  相似文献   

5.
正一提到李根稳、胡风夫妇,二师一二九团十一连的职工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们夫妻恩爱的事迹被连队传为美谈。2010年妻子胡风突发脑溢血导致身体偏瘫,卧床不起。但李根稳没有放弃妻子,他经常同妻子沟通、交流谈心,鼓励妻子,天塌下来,还有他顶着,再苦再累他都不会放弃。每天,李根稳除了到地里劳作,还要回家照顾妻子,没有一句抱怨。他的坚持和不放弃给情绪低落的胡风带去了希望,在妻子胡风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  相似文献   

6.
他是妻子眼中坚强、善良的好丈夫;他是儿子眼中勤劳、朴实的好父亲;他是职工群众眼中那个用自己全部爱与责任支撑起整个家庭生活的好男人.他叫刘文旭,今年62岁,是五师八十六团九连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职工,8年来,他无微不至地照顾重病卧床、半身不遂的妻子,诠释着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真情,书写着人间的真爱. 2005年4月的一天,妻子吴金玉如往常一样在家中拖地,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晕倒在了地上,丈夫和儿子急忙把她扶起送去了五师医院,经过检查,吴金玉是由于高血压导致昏迷,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在平北地区人们一直传颂着一个神奇的名字——"小白龙",他就是闻名平北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团长白乙化。由于白乙化曾发誓:不打败鬼子,不剃掉胡子。所以他总留着一脸刨花般卷曲的大胡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兵团农业职工,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最美、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同时,他的行为和事迹也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广大职工群众。他就是兵团劳模伽师总场九连职工阿迪力·卡德尔。2003年以前,他和妻子承包了连队的40亩棉花地,由于土壤好,每年收入不错,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但看到部分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的一天中午,陈福保老人照例来到村委会,我先给他盛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饭菜。等他吃饱了,我再拿出梳子和剪刀帮他理发。理完发后,老人穿上了外衣,却忘了扣衣扣,我帮他扣好后,拍着肚子比划着告诉他记住扣扣子,不然冷到肚子会不舒服,老人明白了我的意思,微笑着点头,也拍了拍自己的肚子。一切料理妥当,我给老人倒了一碗水喝,并为他准备好今后两天的粮食。临走前,老人用手比划着告诉我,他的菜刀不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他的堂兄弟们当中排行老三,因此他的乳名为“石三伢子”。这些毛家兄弟共有十位。这十位兄弟,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大都为人们所熟悉,而其中的一位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毛泽东的堂弟毛泽青(后来改名为毛运才、毛万才)。解放后,毛泽东的这位不善言谈的堂弟和他的妻子庞淑谊一直默默无闻地生活在东北。在几十年的艰苦的生活中,他们的周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身世。1981年,毛万才在抚顺去世。此后,作为一名百姓,毛万才的妻子和她的子女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在抚顺这个北方的工业城市,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近日,…  相似文献   

11.
45岁的胡老板是温州文成人,与妻子在杭州的钱江小商品市场做生意已经9年了。今年1月份,他见义勇为抓了一名小偷,又把小偷打了一顿,导致那名孕妇小偷脾脏破裂。之后,胡老板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后被杭州市拱墅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相似文献   

12.
真爱无言     
从单位到家有一个大坡。中午下班,看见—对夫妇,拉着满满一板车土豆,男的在前边拉,女的后边推。男的脸上淌着汗,背后湿了一大片,女人也是同样。两人都低头用着力。这本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幕,但就在骑车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我看到男人回头看了看妻子,妻子也心有灵犀地抬头一看丈夫,朝丈夫笑了笑,像是在鼓励他,丈夫也回应着报以一笑。没听到他们说什么,只感到阵阵热浪在空中弥漫。  相似文献   

13.
农一师十三团工程连职工魏世民夫妻10年如一日,关心照顾80岁的孤寡老人黎普义的事迹,在连队干部职工中传为佳话。 黎普义老人没有儿女。10年前,黎普义老人的妻子病逝后,年过古稀的黎老过着孤独的生活。魏世民下班路过黎普义家的门前,看到黎普义吃力地劈柴、提水、烧饭,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他便和妻子商量照顾黎普义老人,让他安度晚年,妻子张启珍也是个热心人,欣然同意照顾老人。  相似文献   

14.
刘舒侠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他的妻子胡敏慧去世也将近两年。胡敏慧同志临终时,把舒侠同志友人写的纪念文章留给孩子们,并嘱咐将来给舒侠出本《纪念文集》。小儿五毛想让我写篇回忆他父亲的文章,我应允了。  相似文献   

15.
追逐十年前的记忆,尽管前途渺茫,可离开它的时候是那样的兴奋,等待不得,刻不容缓,甚至把一切世俗不公的怨恨都归结于这片土地——我工作生活了十五个春秋的云梦棉纺厂子弟学校。一种抛弃的念头在幼稚的脑海里翻腾着,在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心儿随着南下的列车早已飞向改革开放的前沿。  相似文献   

16.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昏黄的灯光下,你像一个绣花女,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把几张旧报纸叠来折去,不时放在鞋窝里比划着,直到满意了,才轻松地舒了一口气,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就在这时,门突然开了,你不由得有些慌乱,抬头一...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08,(10)
2008年7月3日凌晨2时许,泾县泾川镇镇山口社区居民苏国庆在杭州打工的妻子陶建平骑着电动车下班。途中不幸被一辆没有牌照的捷达轿车撞到在地,当即不  相似文献   

18.
王玉亮 《实践》2007,(10):17-17
伯父今年70多岁了,是林区开发建设时最早的一代人,现在已退休在家,膝下儿孙满堂,生活可谓幸福安逸。老人爱怀旧,看着今天住着高楼,穿着讲究,想吃什么都有,开着汽车、骑着摩托的幸福快乐的年轻人,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和他们讲过去。他说,当年,他和一群老弟兄们是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怀着一颗为国家贡献青春的火热之心来林区的。刚来时,除了无边无际的森林,吃穿住行什么都缺,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即使吃着了,肉也少得可怜。好几十个汉子挤在一个窝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不用当贫困户了,给更需要的人吧!"肉孜·买买提腼腆地给五师电力公司帮扶人员说。肉孜·买买提是五师电力公司黄河路供热站一名普通职工,曾经因为家中有两个孩子,妻子无业,生活很拮据,2003年被公司列入扶贫帮困的对象,每年公司从"扶贫帮困"基金中划拨一定的资金对他进行帮扶。如今的他,住上了廉租房,妻子在超市打工,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仅会检修技术的他,虚心好学,在站里汉族师傅的帮  相似文献   

20.
生日     
正时间:秋收前人物:珊珊——10岁,主任的女儿大胡——30—40岁,连队职工阿姨(小于)——30多岁,连长邻居胡:气死我了,气死我了,你们说说,我们家孩子马上上大学要走,学费还没有着落呢,我跟连长商量跟连队借1万块钱,这都三天了,一点动静也没有。不行!今天我一定要找到他!诶!快到吃饭点了,我还是再到平房看看去!(珊珊手拿两根蜡烛上。珊珊将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