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市场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生产力发展与资本扩张是推动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又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既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平台,又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力量;它既造成了资本主义由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扩张的趋势,又为某些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提供了凭借力量;它向人们表明,封闭性和狭隘性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特征,而现代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对我们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审视全球化有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维度出发,对资本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历史性进步与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另一方面,站在历史辩证法主体维度的立场上,依据资本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认为资本全球化必然要被人类历史发展所否定而过渡到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历史辩证法主、客体维度统一的立场上,得出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产生全球化的根源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力量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3.
近代殖民主义从产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和其它任何事物一样,殖民主义也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从这一过程,我们十分有趣地发现,殖民主义发生了从野蛮到"文明"、从直接到间接、从公开到隐蔽的形式变化。资产阶级学者把这归之于宗主国主观意志的结果,是资产阶级弃恶从善的表现。显然这是掩盖历史真相的谎言。实际上,它是循着一条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而演变的。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9)
正监管层肯定会继续推动多层次资本体系的制度建设和发展。可以预见的举措有,既然沪港已通,深港通肯定会推出。另外,新三板会继续扩容并且开始转板试点,这也是符合现有利益格局的。去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可谓步步惊心,从年初开始波澜壮阔的国家牛市,到年中满目哀鸿的断崖下跌,到下半年实体经济和汇率的双重压力下的反调盘整。这种跌宕起伏的市场变局也影响到本届政府此前的不少资本市场制度设计和实施计划,诸多变化在今年年初的监管层调整和3月份的"两会"上都得到了充分映射。其中,有关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战略  相似文献   

5.
坚定历史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命题,就其内涵而言,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科学的认知体系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本质上是政治自信和政党自信;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既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政党自信和人民自信的统一,也是科学历史思维、高度历史自觉和强烈历史主动的统一;既是历史中国文明特征、当代中国实践特色和未来中国发展愿景的统一,也是民族文化特性和世界文明共性的统一。面向新的伟大征程,坚定历史自信对于塑造国家政党标识、增强新时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凝聚共识以推动社会整合以及对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有着重要意义。这要求我们从实践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话语基础等多个方面探索新征程坚定历史自信的战略进路,使其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周熙明 《南风窗》2011,(22):46-48
人类已经处在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转折点,必须朝着一个新的时代迈进,这便是文化时代。在文化时代,文化在社会历史舞台上已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配角变为主角;发展最终要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一个国家能否高瞻远瞩、尽早确立文化立国的战略,将决定它在未来世界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很多精神面貌形成并且得以传承和发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等都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应运而生,在本文中我们将以苏区精神为研究重点,探讨苏区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启示.苏区精神概括来说是指老一代共产党员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而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总体表现.在当今新的时代,研究苏区精神,要学会站在时代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上,全方住地阐释它的精神内涵并且取其精华,充分汲取优秀精神来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公共部门投资主体的主权财富基金是国际金融体系中新的市场参与者,它的兴起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相对重要性的上升。中国与中东引领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快速发展,双方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制度创新与变迁的视角分析,主权财富基金合作会对资本流动、监管协调、货币体系等广泛的国际制度领域产生影响,并可能推动国际金融制度演进和全球金融治理革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通过联合投资、共建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等行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格局,并推动了国际金融监管机制的变革。中国应把握机遇,在防范地缘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双方主权财富基金合作,加强国际资本市场布局,并有效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建构是在中华文明自身发展逻辑、现代文明发展逻辑与共产主义运动逻辑共同演绎下实现的,而将这三大逻辑之间以及让它们与中国人民实践连接起来,并起到枢纽性与核心性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通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使现代文明在中国基本确立,而且还探索出一条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的中国形态,证明了人类现代文明实现形态的多元化,而非只有一种"普世模式";也说明人类文明发展将持续进行并且能够走向未来新的文明,而不是只能停留在当下的所谓"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过去40多年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一种高度一体化的全球生产和金融体系。资本主义的内在动力推动着该体系在全球不断扩张,永不停止地索取着资源、劳工和新市场。但随着生产、运输和交流方式的变革,信息和数字技术促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即制造业和资本开始通过彼此紧密相连的全球积累来循环运转。以国家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以及国内市场、本国工人阶级,不再是构建世界体系的基本单位,而拥有全  相似文献   

12.
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全球化作为资本对市场的开拓,既是对时空的"压缩"也是对时空的"超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就是在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过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29日,法国公投否决了欧盟宪法,法国人这样做是对新自由主义和美国霸权说“不”。欧盟宪法是新自由主义性质的,它推动劳工从东欧穷国向西欧自由流动,这有利于大资本降低劳动成本。而法国传统上是具有鲜明的政府保护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如公民福利较多)色彩的国家,欧盟宪法被大多数法国人看出是在走向无任何束缚的新自由主义放任市场政策,因此大多数法国人对它投了否决票。这是新自由主义在欧美迄今受到的最大最公开的打击。欧盟宪法被法国否决也是因为法国要对美国霸权说“不”。法国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欧洲追求独立和自主运动的中…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本文试图将非洲和中国作为两个整体的实体来加以比较。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勃兴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并且也在更宏大的国际背景下对非洲大陆的革命和发展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现代的新文化运动,更具体地说是白话文运动,产生了中国协调一致的语言形式,推动了读写能力的普及以及语言、文学和大众社会之间的交汇,对于中国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同样十分明显。从语言和读写能力发展的历程来看,中非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只有取得废除殖民地语言、推广非洲语言的斗争的胜利,才能实现非洲人民的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方危机的根源:制度、国家建构和世界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西方国家普遍面临严重挑战。这首先表现为一种制度危机,随着经济不平等加剧和社会流动固化,西方文明正在发生世袭化倒退。其次,制度危机反映了西方国家建构模式和文化矛盾等深层矛盾,它们的根源是共同体逻辑和资本逻辑的矛盾。该矛盾带来了比制度危机更危险的结果——共同体的解体。最后,西方现代文明是一种无法自足的文明,依赖于世界体系而存在。现代世界体系的失败将给西方带来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16.
资本全球化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本质特征——雇佣劳动和资本统治、物役经济与拜物教——在更普遍层面上的表现和拓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非但没有淡出历史,反而更显示出它的理论和现实的说服力。我们要运用马克思的资本批判这一武器,科学认识资本全球化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的整个世界变革的过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是在科技革命的冲击下进行的全面的社会变革.中国社会从封建制度解体时起就开始了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关键性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经济活动从社会化向国际化和全球化演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必要条件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还处在初期,具有不同于此前阶段的新特点。 第一,市场经济成为全球性经济体制,世界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和发展。所谓市场经济,是指在经济运行中,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场导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或内向型民族保护主义经济模式,采用市场经济模式并以此为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对接  相似文献   

19.
张鲲 《南风窗》2014,(22):37-39
<正>只有在一个国家拥有较为完整的资本市场和强大的机构投资者的时候,才可以把国企改革的成本降到最低,并最大程度惠及普通国民。国企改革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话题。在西方国家,国企改革既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制度巨变的"经济副产品"。不同的国家,其国企改革的路径都大同小异,但最终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走向了两个极端。  相似文献   

20.
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机制,人们以往关注较多的是生产力与交往及其互动关系和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而对资本的积极作用却关注不够。事实上,如果没有资本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就没有世界历史的形成。如果说资本曾经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那么,在当代,资本仍将促进世界历史的深化。资本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并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我们应通过制度创新,解放资本,利用资本,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