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中提出一种"自由总会维持正义"的观点.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对诺齐克的这种观点予以反驳.实际上,这种反驳体现为柯亨与诺齐克围绕"自由是否总会维持正义"这个问题,在自由与正义内涵上的论争.客观上,柯亨与诺齐克的这一论争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和启示意义,同时也带来了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萨米尔·阿明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提出的一些新观点并不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更正确、更先进,而且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存在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本文从"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中心—外围世界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当今时代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民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萨米尔·阿明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差异,进而指出:资本主义并不能与帝国主义画等号;中心—外围格局其实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民主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因此民主并不是普世的。  相似文献   

3.
麦金太尔早期曾积极参与英国新左翼运动,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观点。他曾力图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与他个人的道德信念结合在一起,探索一条独特的、富有阶段化特征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道路。然而,随着对阶级革命和斗争失去信心,麦金太尔最终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纯粹的道德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发表于英刊《心智:新系列》(Mind,New Series)1983年1月号(总第92卷第367期)。G.A.柯亨(G.A.Cohen),一位在政治哲学、伦理学和马克思哲学等领域都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哲学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原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历史、劳工和自由》等。他在这篇书评中认同了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但并不认可伍德所论称的马克思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论断,他对辩证法的拒斥反映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译自《政治:南非政治学研究杂志》(Politikon: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tudies)2000年第1期,是对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肖恩·塞耶斯(Sean Sayers)所著《马克思主义与人性》(Marxism and Human Nature)的书评。作者托尼·福鲁克斯曼(Tony Fluxman)系南非罗德斯大学政治研究所高级讲师。福鲁克斯曼赞同塞耶斯的核心观点,即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依然是分析社会的有效批判工具。但同时,他也对塞耶斯的道德历史主义观点,特别是经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关于经典著作学习的历史和经验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中央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今天,重温中国共产党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的历史,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关于经典著作学习的经验主要有:深入研究和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切实做到"四个分清";加强对经典原著的解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7.
葛兰西对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中占统治地位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进行质疑和批判,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引发了由传统的经济批判和政治批判向文化批判的转向。这一批判不仅破解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教条化和机械式理解,而且打破了以经济为基础、做线性决定思考的传统而形而上学理论方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欧洲一体化的分析经历了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阿姆斯特丹学派、新葛兰西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过程。这三大流派实质都是一种以生产关系为核心概念的政治社会分析或政治文化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从经济学逻辑向社会学逻辑转向的趋势,与西方国际关系主流理论中的变迁趋势相契合。从更为宏观的社会科学研究背景来看,这种转向也可以通过普遍性逻辑和特殊性逻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魏特夫是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成员之一。他秉持和延续了社会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格律恩堡的史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历史和东方社会的研究当中,并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东方社会"理论。作为曾经的核心成员,其学派时期思想分为"起点""转向"和"成型"三个阶段:"起点"是指他对中国革命现实进行了由表及里的思考;"转向"是指他通过创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思想彻底将视野转向了中国历史研究;"成型"是指他在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起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点认为,公益与私利是对立的.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组织,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是私利;而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普遍道德支持的社会事业,它追求的是社会共同的和谐和爱心,是善举,是公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只是企业必须履行作为社会人角色的责任,与企业作为经济人目标的实现并无益处.当今世界事业营销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一条公益与私利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1.
叶·盖达尔、弗·马乌和列·格列布涅夫的自由派观点(参见本刊2005年第11期),遭到了许多俄罗斯学者的批评。其中有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批驳,有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盖达尔等的观点提出质疑。现把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其他学者在《经济问题》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以及在“马克思的遗产和当代经济学”圆桌会议上的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没有过时,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自由派关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者明确表示,马克思主义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理论与…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意大利的地缘政治研究共出现过法西斯执政时期与冷战后两次学术高潮。由于与法西斯主义的不光彩联系,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在二战结束后陷于沉寂,一度成为学术"禁区"。冷战结束后的地区秩序大变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快速增加,为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的复兴创造了有利环境。在重新思考地缘政治本体论基础上,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明确提出地缘政治研究应为政治决策服务、为捍卫国家利益服务的主张,围绕加强对意周边安全事务的介入、反思欧洲政策、巩固发展意美"特殊伙伴关系"等战略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很大程度上,冷战后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在精神气质和叙事方式上显示出浓重的经典地缘政治风格,但其理论建构仍不完备。尽管如此,作为意大利国内政治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冷战后的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仍发挥了广泛的学术、社会和政治影响,其部分观点对21世纪头十年意大利外交政策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所谓的"旧的国家机器"特指官僚政治下的官僚制和常备军.官僚制与普选制相对立;常备军制与全民武装相排斥."旧的国家机器"是一种与封建主义相联系、与专制主义相伴生的政治机构,而非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遍形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原本是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提出来的,其目标是建立巩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防止专制主义复辟.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共产主义运动理论家们一度认为它是资产阶级无力完成而只能由无产阶级完成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见解是同他们关于"旧的国家机器"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关系,欧洲近代史的历史分期,欧洲近代专制主义的特点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特点等一系列复杂的理论观点相联系的.十月革命前,列宁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十月革命后,迫于现实条件的压力,列宁逐渐放弃他在十月革命前坚信不移的观点,在苏俄重建了作为旧的国家机器显著特征的官僚制和常备军.在已经实现了民主宪政的当代西方国家,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消灭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享有特权的官僚阶层的任务早已完成.作为旧的国家机器另一个显著特征的常备军仍然存在,但是,第一,它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存在于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第二,世界近现代政治史表明,在健全的民主制度下,常备军制度不会导致专制主义的复活.至少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内,以全民武装代替常备军的主张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政治空想主义.  相似文献   

14.
论"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概念策略突出地表现在:它全面质疑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并消解其主体承担者的本体论规定,同时它又坚定地捍卫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力图以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念来延续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批判精神.在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社会主义事业不再是由普遍主体宰制的特定的阶级政治,而是以等同逻辑为链条的对抗性民主话语的不断阐发与建构.  相似文献   

15.
"共享"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及趋势应运而生的治理新理念,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具有深厚道德伦理意蕴。从人类向高度文明迈进的历史进程来看,"共享"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遵循,而弘扬"善"与"正义"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维度去认识,"共享"本质上反映出一种制度伦理,摒弃的是涉及资本财富、公共资源、人的全面发展等多方面不公正、不平等的制度和观念,直接对社会治理范式提出道德要求。这种伦理思想以人的幸福和自我实现等"善"作为价值基础,以正义的"治理模式"的实现作为"善"的实践路径。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共享"理念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所蕴涵的"善"与"正义"相统一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乌托邦具有突出的道德性特征."人类均力"的无政府理想社会、机器化的大同理想社会、无政府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等具有代表性的乌托邦蓝图,显示出近代政治思想变迁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无政府主义乌托邦的道德性与批判性是高度统一的.近代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蕴含着专制与极权主义的底色或暗影,但同时,它在政治现实背景下又映衬出了强烈的道德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2016年纽约全球左翼论坛以“愤怒、反抗、革命:组织我们的力量”为主题,不仅追踪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工具,分析批判了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危机,反思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揭露种族问题的实质。左翼论坛比较客观地呈现了当前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左翼学术的研究现状。但从整体上看,左翼论坛不是严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性论坛,不可避免地具有学术色彩弱化、思想上不统一、行动上不协调等内在缺陷,应当辩证地分析和对待论坛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利己、自爱"、"同情、公正"、"仁慈、良心"、"正义、规则"等理念对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劳动关系的和谐构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道德情操论》第六版中新增加了专门讨论"政治家和法官该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一卷内容,斯密由不遗余力鼓吹"看不见的手"、宣称自由放任主义,转向自由市场怀疑论者,并求助于政治精英摆脱自由市场道德困境,足见斯密基于"道德情操论"而使其"经济人"、"道德人"、"制度人"的假设逐步统一。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代表,罗伯特·达尔在其学术生涯后期逐渐从对民主的经验研究转向了对当代西方民主体制中政治不平等的批判,呼吁在企业内部实行自治和建立合作所有制,以实践经济民主,从而彻底消除自由主义体制对民主造成的障碍。这一观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达尔的经济民主思想着重关注公民有效参与的方法,被认为在微观层面有助于参与式民主的实现。然而,这一思想建立在先验的伦理立场之上,因而具有内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再论所谓的"重评斯大林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俄罗斯是否存在"重评斯大林思潮",存在着不同观点.本文从俄罗斯近年出现"斯大林热"的社会政治背景出发,通过对俄罗斯学术界有关斯大林问题研究情况的概述,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教科书在此问题上总体倾向的分析,以及就俄罗斯近年涉及斯大林问题的历史出版物在宏观数量方面的总体把握,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官方和学界在主流上不存在"重评斯大林"问题;同时认为,评价斯大林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不应坚持俄罗斯民族爱国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