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契合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的竞选承诺,反映了其右翼民粹主义倾向和强势的施政风格。特朗普政府针对部分穆斯林国家公民的入境限令、对拉美非法移民的强力打压、对合法移民"家庭团聚"规则和传统的改变等,呼应了美国白人尤其是中下层白人的诉求,巩固了其在共和党选民中的民意基础。但这种保守政策加剧了美国政治斗争和社会分裂。从外交上看,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损害了美国的软实力,加大了美国与其部分盟国之间的隔阂,冲击了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系,还可能刺激美国推行更具民族主义色彩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2.
谢奕秋 《南风窗》2008,(24):32-34
由于黑人比拉美裔和亚裔更早进入美国且更为抱团,对民权运动的勃兴厥功甚伟,再加上作为民主党铁杆支持者更容易影响选举,所以他们才能连续推出两位黑人国务卿和一位黑人总统,从而令6名犹太裔进入克林顿内阁的纪录相形逊色,也令在美国的250万华人自叹弗如。  相似文献   

3.
作为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重要载体,美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受到种族思维惯性的左右,对内表现为决策层与外事团队的多元性失衡,对外则体现在对具有异质种族或文明特性的国家难掩外交偏见。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美国进一步把公共卫生治理困局转化为强调“他者威胁”的外交言行,与国内排亚(亚裔)、仇黑(非裔)、反犹(犹太裔)、拒拉(拉美裔)等情绪相呼应。尽管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旨在修复美国的海外领导力、重树移民国家形象,但鉴于种族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中的长期发展,种族秩序与其国内政治生态的同构基础和相似逻辑,加之新冠疫情诱发的现实困境持续扰动着美国社会的理性思维,其国际观中的种族意象投射愈加清晰,对美国软实力传播和其“民主灯塔”形象构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美国多个城市共1300名13-18岁的学生中进行调查,试图将种族与社会联系理论联结在一起,以解释青少年对警察看法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白人和黑人青少年之间的差异显著,白人和拉美裔青少年之间的差异较小。社会联系,尤其是学生对学校的投入和传统信念,对青少年的态度有显著的影响。种族和社会联系的影响更独立,社会联系也不对种族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青少年犯罪、受害经历和安全感等因素与青少年对警察的评价相关联。文章还对调查结果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在移民、贸易政策上的调整思路呈现出明显的趋紧态势,而特殊的地缘关系以及拉美经济对美国的高度依赖使得拉美成为受"特朗普新政"冲击最明显的地区。为应对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利影响,拉美主要大国在聚焦本地区内部市场的同时,也开始探索加快跨区域合作的节奏,尽可能地对冲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拉美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在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移民问题则集中反映了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移民问题急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与美国国内种族关系上的张力以及各种族裔文化特性上的歧异和冲突结合在一起,弥散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在国家安全、社会认同、个人自由三个层面上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试图揭示“9·11”事件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紧张状态。而重新达致各个层面的平衡,则是美国当下在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从竞选到执政,反移民一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核心议题之一,为此他坚决主张在美墨边境修筑一道墙以阻挡非法移民并遏制毒品走私。由于共和与民主两党的政治精英和普通民众已经高度极化,双方无法就修筑边境墙拨款达成任何协议,于是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联邦政府停摆。两党围绕边境墙的激烈政治斗争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美国社会的身份认同之争。边境墙的反对者赞同美国社会的人口组成和价值观多元化,而支持者则对多元化充满了恐惧。边境墙原本用来隔离美国和墨西哥,但它实际上却分裂了美国自身。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在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移民问题则集中反映了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移民问题急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与美国国内种族关系上的张力以及各种族裔文化特性上的歧异和冲突结合在一起,弥散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在国家安全、社会认同、个人自由三个层面上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试图揭示“9·11”事件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紧张状态。而重新达致各个层面的平衡,则是美国当下在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
亚裔美国人的消费能力近年备受美国商界重视,当然事出有因。过去10年间,在美的亚裔人口已增长至730万,增幅高居外来移民之冠;而他们每户的平均年收入比一般美国家庭高出8000美元。调查表明,目前亚裔每年的商品消费额已高达380亿美元。因此,亚裔消费群成为美商争相挖掘的金矿。各厂商的行销部门,针对亚裔美国人独特的购物习性,竞相推出以亚裔为主要诉求的广告,这些东方口味的广告,果然达到其预期目的。美商发觉亚裔较偏好老字号及名产地的品牌,法国人头马白兰地的美国厂,在中文广告词中即标榜是产自白兰地故乡法国西南的干邑。果真奏效,目前每瓶110美元的人头马XO正在华人社区供不应求。安布啤酒厂推出8种粘度相异、具有中、日、南朝鲜不同风味的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总统大选标志着美国与全球化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新界定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时期。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收缩移民政策,反对所谓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其成功当选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全球化冲击下,美国中产阶级出现"空心化"现象。一方面,中产阶级中下层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作岗位不保,经济利益受损;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社会流动性减弱,"美国梦"的实现难度陡增。第二,"美国身份认同"危机因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而爆发,令部分白人产生严重的不适与不安。第三,政治极化使两党难以在国会内达成妥协,联邦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民众对政治精英和主要政党的信任度降到历史低点。美国政治体系"失效",令民粹主义抬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短期内将推行逆全球化的经济政策;继续将外部因素作为"替罪羊",以回应国内民众的诉求;外交政策会出现回摆,但美国不会退出全球化。外界不应高估美国的逆全球化立场和影响,但应做好准备应对一个倾向"孤立"的美国。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移民权利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五一劳动节及其前一段时期,美国爆发了数百万人的示威游行,反对新的反移民立法。其规模之大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对这次争取移民权利的群众运动,国际上一些左翼组织和人士纷纷就它的性质及特征、历史背景及社会根源、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发表评论,其中包括美国社会主义平等党题为《移民的示威运动和美国的阶级斗争》的声明;墨西哥裔美国人政治协会主席及墨西哥人拉丁美洲人兄弟会会长纳蒂沃.洛佩兹题为《移民权利运动在健康发展》的记者谈话;“国际社会主义组织”成员贾斯廷.查孔在《国际社会主义评论》2006年第47期上发表的题为《向移…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亚洲裔移民与外族通婚的已逐渐多起来了。1970至1980年间,亚洲裔与非亚洲裔美国人通婚的已从118144人增至235707人。而鉴于本土出生的亚洲裔美国人数量正不断地增长,因此在未来几十年内这样的婚姻无疑还会更加增多。在第二和第三代的亚洲裔美国人中,异族通婚已是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比起他们当初移居来的父祖辈,他们一般都是受过更高的教育和从事收入更丰的职业。从最近的调查来看,有大半数以上的日本裔和40%的华裔以及30%的朝鲜裔,都不是与本种族人结婚的。然而在30多年前,这样的异族通婚是很罕见和受非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大兵弗兰克·拉思伯恩在中国结识了女学生吴适珊。婚后他带她回纽约去见父母。起初他父母拒绝接纳他们,后来在舆论压力下才改变态度。但  相似文献   

13.
4月22日,萨缪尔·亨廷顿,这位哈佛大学的 著名政治学家,在接受法国《观点》(le point)周刊 采访时继续鼓吹他的"文明冲突论":随着美国对阿 富汗和伊拉克的占领,美国人制造了一个把伊斯兰 教与西方的碰撞蔓延到全世界的策源地;美国虽然 打赢了反对萨达姆的战争,但永远也打不赢反伊拉 克人民的战争。同时,亨廷顿也为他的新书《我们 是谁:对美国民族认同的挑战》做广告,认为伴随 拉美裔移民而来的一场文明冲突正在美国本土上 演。以下是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当非洲黑人来到美洲新大陆的时候,除了身上的锁链,几乎是一无所有。但是他们的头脑里却装着丰富的非洲音乐和舞蹈。黑人和白人移民奠定了后来美国音乐大发展的基础。非洲音乐对美国音乐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白人移民把自己的赞美诗带进了新大陆,稍后,又带进了西洋乐器。众所周知,非洲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勤劳智慧的非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3月初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美国中情局局长罗伯特·米勒称, 恐怖分子有可能通过偷渡集团从墨西哥渗入美国。尽管在过去10年里,美国一直在加强对边境的巡逻,但最近几个月以来,从美国西南边境越境的被捕者中,非墨西哥人数仍在增加。美国移民政策再次成为美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正是美国日益紧闭的边境促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法移民铤而走险,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改变其移民政策,是政治原因?是经济原因?还是其他……布什良策在参院受阻在加利福尼亚东南方向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长满灌木的峡谷中随处可见一条条狭长的羊肠小道。这是那些来自墨西哥的偷渡者经过时留下的。他们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16)
正欧洲的恐怖袭击离中国人有多近?最近在德国南部火车上"持斧砍人"事件的4名受伤者,就都是中国香港人;而在法国国庆日尼斯市"飙车碾人"事件的上百位死伤者中,也有两名中国公民(已无生命危险)。"伊斯兰国"认领的这两起袭击事件,作案者都很年轻,一个是刚到德国不久的17岁阿富汗/巴基斯坦难民,一个是31岁的突尼斯裔法国尼斯本地人。他们在滥杀时并不区分你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而对有"欧拉伯"谑称的欧洲来说,要从上千万阿拉伯移民后裔和上百万穆斯林难民当中,甄别出已被极端组织洗脑、并且具有袭击能力的人,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尽管可以重点盯梢那些从叙、伊战场回国的西方籍圣战士,但他们只是  相似文献   

17.
龚小夏 《南风窗》2007,(14):76-78
只要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政治自由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就很难避免这个号称"美国后院"地区的人民设法移民到这里来。如何将他们吸收到美国社会中而不是将他们排斥在外,是对美国人的一个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6)
正许多华人虽然生活在美国这个社会,但实际上只生活在美国现代文明的物质层面,对美国政治操作非常疏离,加上华人内部不够团结,华裔无法形成共同的声音,影响美国政治。对于大多数美国白人,美国梦的定义很简单:有一栋遮风挡雨的小屋,有一个休闲烧烤的后院。华人新移民把这个定义延伸了,不光要有好房子,还要有光宗耀祖的孩子。华人中年新生代移民,  相似文献   

19.
忠实可靠的朋友 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80年代以后,南非人民群众反对白人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进入了决战阶段,斗争异常尖锐、激烈.种族主义政权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反抗实施残酷镇压,全国各地一片白色恐怖.曼德拉等一批黑人领袖被种族主义当局长期监禁在牢房.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泛非主义者大会、南非共产党等争取民族解放的政治组织通统被打入地下,完全处于非法地位,被迫流亡到南部非洲"前线国家".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不懈地坚持反对南非种族主义隔离制度的斗争,成为非洲人民特别是南非人民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0.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制度的超稳定性,不过,与"超稳定性"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当时持不同政见运动的风起云涌.从政治文化角度,我们可以把持不同政见运动视作一场"信仰运动",尽管这一运动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还是苏联政治生活中的亚文化,但它对苏联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不仅对苏联政治体制提出了挑战,而且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与政治认知,最终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因此,研究持不同政见运动对苏联政治文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苏联剧变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