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旨在对女性主义交叉性理论进行介绍,并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交叉性理论虽然肇始于西方女性主义,但已逐渐被应用到其他学科及研究领域。文章首先探讨了交叉性的概念及其定位所具有的争议性,分析了交叉性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包括有关交叉性的分析面向、对社会范畴的选择以及对交叉性程度的理解和把握。基于此,作者试图强调一种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交叉性概念,将其视为一种理论的和方法论的研究框架。文章还分析了交叉性在中国学术界运用的现状,指出在中国的语境中使用交叉性概念必须将其情境化和去殖民化,而一种开放的交叉性概念有助于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在下文所讨论的一些问题,是关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对作为理论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问题。最近30年来,这三个术语在全球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代表了不同的精神发展模式及其暗含的物质环境。正如我在下文中要讨论的一样,全球化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新范式具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女性主义发展史上,起源于美国的反歧视模式不但在美国本土、也在全世界的女权运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反歧视、平等机会以及新自由主义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女性赋权运动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全球女权运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一种国际性的比较视野对全球女性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得失作出了评估,对各国多元化女性主义的未来发展和新女性主义的兴起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致力于寻找一种切实而有效的政治治理原则,也即是寻求一个能够把公意作为最高原则而行事的政府形式。社会契约为政治权力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合法性基础,它的主要功能则是建立一个能够表达公意的政府。本文以《社会契约论》为思想基础,从历史依据、理论基础、现实需要和制度保障几个方面来对公民参与理论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斌 《当代世界》2021,(5):34-40
气候变化是国际问题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也是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肇始于西方世界工业化时代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难题.全球气候政治博弈反衬出新的全球失序,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亦一度失灵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实现全球气候政治的公平正义,是确保全球气候治理善治和全球气候政治发展航向的根本遵循."退向未来",进行必要的伦理反思,促进自然的和谐与人的复归,才能更好解决日益严峻的气候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6.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甘·德洛奈在其《女性问题社会学研究:恩格斯的遗产》一文中指出,恩格斯关于妇女问题的研究所取得的一个成果是把历史性引入家庭模式和女性模式,并提出了妇女在与男子的关系中受压迫的问题,这些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女性主义研究的起点。但是,70年代的女性主义研究从历史唯物主义转向卢梭主义,把两性之间的不平等视为一种社会建构。作者在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后指出,马克思主义仍旧是解释妇女状况的关键之所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精细的理论体系。政治理论的核心关怀是国家治理问题。追溯国家治理如何成为中国国家话语,可把握习近平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列重要论述的学理与历史逻辑;分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构成,可把握习近平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列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而在习近平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列重要论述中,制度模式选择问题与价值体系塑造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鲜明指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及其借鉴意义--何萍教授访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理论动态》2005,3(10):1-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两性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推动我国的女性主义学科建设,我们采访了武汉大学哲学系何萍教授,请她介绍一下国外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沿革、实践基础、理论内涵和最新发展。何萍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借鉴西方新女性主义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中国的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理论。在女性主义诸研究领域中,哲学最为重要。我们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把女性主义问题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课题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明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明理论涵盖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等方面。全面建设政治文明能够从思想、制度、行为等多个层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所以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将学术界近来关于“政治文明”研究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综述如下 :一、政治文明提出的背景我国在 2 1世纪初提出政治文明理论 ,有其特定的背景 ,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与时俱进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与时俱进是使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法宝。政治文明理论的提出 …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发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变化。作为现实的一种折射,国际政治研究也有不少新的课题与新的困惑。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无疑是国际关系最新发展的主要动能之一,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自然也是国际学术共同体里面特别值得重视的一部分。从本期起,本刊以"专访: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的发展"为题设置专栏,由编辑部特约记者以访谈方式,邀请相关学者,就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学界不同领域的主要成就和问题,现状与前景进行归纳、梳理和展望,以便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整体画面和最新动向,促进中国国际政治学界的内部沟通并加强与外部的交流。21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现状如何?后冷战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了怎样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的外交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毅就上述议题专访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存刚。王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目前正在撰写专著《国际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全球治理——进程、行为、结构与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内外政治分离而产生的大量置于各国管辖权以外的全球性问题,不仅是21世纪国际政治,同时也是各国国内治理面临的共同问题。全球治理呼唤新的全球合作形式和解决方案。内外政治互动的三种方式分别是内外政治互为支配的一元论、内外政治并行独立的二元论和内外政治相互合作的二元协调论,其中,内外政治二元协调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种独特模式,这一模式贯穿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确保了中国以合作和负责任态度处理全球性问题,促进了全球治理和国内治理在结构上的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与国际政治相互融合产生了国际政治心理学这一独立的交叉性学科,政治心理学理论成为研究国际政治现象的路径之一。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心理学有了新发展,中国的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经验开始受到重视。由于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那么,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如何?如何评价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如何看待此研究的未来发展?本刊特约记者王海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心理学和国际安全与中国外交,著有《政治心理学》《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等。  相似文献   

13.
当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主题取代战争与革命之际,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建立相应的国际新秩序。虽然各国对此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看法都有个共同点,即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提高全球人类福  相似文献   

14.
刘贞晔 《国际展望》2022,(6):1-16+149
习近平关于多边主义的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及推进全球多边治理变革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原则,其思想内涵深刻反映了百年大变局时代应对全球性挑战以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不断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主动塑造国际环境的需要。习近平关于多边主义论述的思想内涵包含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反对封闭排他;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坚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坚持推进全球治理变革和引领新型多边平台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主要方面。习近平关于多边主义论述包含的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包容互鉴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对于拓展全球民主协商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概括地说主要有七个方面:关于改革的性质;关于改革的地位;改革的主体和动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关于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关于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主义民主不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从本质上说它属于政治世界主义。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和意大利学者丹尼尔·阿奇布基等人以联合国改革为起点,建构了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世界主义民主理论设想。世界主义民主否定了主权的地域性限制,强调超越国家边界的治理理念和原则。从短期目标来说,世界主义民主不是要建立世界政府,而是主张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介于邦联制和联邦制之间的民主体制。对于世界主义民主,批评意见认为一是它夸大了全球化及全球问题对主权国家的影响,二是它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的政治设想,并不具有实践上的可能性。尽管如此,世界主义民主关于超国家治理的理论、论点和主张,为探索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构建公平正义的全球新秩序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贤能政治的含义是设计一种政治制度,挑选能力超过平均水平的政治领袖做知情的、道德上站得住脚的政治决断。也就是说,贤能政治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政治领袖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才能和品德;二是设计用来选拔这种领袖的机制。当今世界,贤能政治已在政治理论中黯然失色,但是,在中国背景下,复兴并重新解释这种政治理念尚有三个重要理由。其一,贤能政治过去是,也会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其二,西方民主是一种有缺陷的政治体制,而贤能政治有助于弥补其部分缺陷;其三,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共产党本身正变得越来越崇尚贤能。本文接下来将讨论一下这几个方面,最后会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8.
程佳音 《当代世界》2011,(4):52-53,57
区域主义是20世纪特别是冷战后国际社会中兴起的一种重要现象,其作为全球政治范式理论的一个基本论断是,"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的竞争将会超越主权国家的层面,  相似文献   

19.
顾影 《工会博览》2011,(10):63-63
作为企业政工师,必须致力于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素质修养等三方面的提升,以期达到修己安人的目的。本文详细阐述了政工师修养建设、素质提升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并从5个方面深度分析自我完善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国际制度竞争根源于国内制度实践,中美欧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主要谈判方,三者关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制度倡议都源于其内部减排制度的实践。欧盟内部形成了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的减排制度,美国国内形成了基于自由市场哲学的地方排放交易制度,中国国内形成了"国家—发展型"减排制度。三种制度的形成都受到各自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这种制度差异传导至气候外交领域,使欧盟侧重于建立全球总量控制和约束性减排机制;美国倾向于建立完全基于市场竞争的减排制度;中国则主张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多元共生的减排体系,且不挤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这些政策差异成为三方关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制度竞争的基础,而制度竞争也反映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从理论上看,三方围绕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制度竞争体现了国内制度与国际制度的密切关系。由此说明,在研究中将比较政治与全球治理相结合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