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列宁虽然也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没有明确地提出和使用过"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却不仅有世界历史理论,也有全球化思想,而且还极其丰富。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作为其理论基石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即世界历史理论,离不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时代第二轮全球化发展的总体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离不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活动的尝试和探索。这些构成了列宁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全球化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保留着古老农村公社的俄国有无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恩格斯对于求解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他批判了俄国民粹派"落后优势论"的理论错误,既体现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定性,也体现出理论斗争策略运用上的灵活性。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既有一定的差异性,更有根本的一致性,两者相互辉映、互为补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刻洞见,不仅促使一批俄国革命家实现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向,而且在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出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界历史理论中阐述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反映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阶段的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横向联系的规律性,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世界交往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观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立在世界交往基础上的国际社会关系是世界各国通过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交换等市场经济活动形成的一种全球生产和交往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4.
19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工作中提出,俄国国内的情况不同于西方,而且它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即将走向灭亡的国际环境,所以它的社会发展途径“可以”有不同于西方的特殊性。列宁基于十月革命后的实践提出,同西方相比,苏俄在阶级构成上小资产者占人口绝大多数,在产业结构上小生产占优势,所以它的发展途径即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途径“必须”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途径特殊性的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回顾20世纪的沧桑历史,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斗争和相互比较中发展着的.所以,要探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探索世界社会主义的今后走向及其发展道路,就不仅仅要研究社会主义本身,同时也要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历史经验表明,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正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才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由于列宁正确地分析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新变化,才成功地领导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由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地、辩证地考察、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才勇于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同时又成功地抵制了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间阶层变动的规律及其对阶级斗争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为无产阶级争取和团结中间阶层、壮大革命力量、促进革命形势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中间阶层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探讨和研究这一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而且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认识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现状和变动趋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化叙事的现实基础是现实世界以及人的活动,每一种文化叙事都与自己的存在场景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的描述建立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基础上,社会实践是这种叙事的现实素材,唯物主义和辩证方法是这种叙事的哲学基础。历史上有过第二国际中后期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叙事和修正主义文化话语的出场,苏维埃俄国在文化理论和实践中的话语延伸,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解构与建构,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文化创新。随着社会场景的交替和转换,马克思主义文化叙事朝着积极的光明的前景演进,其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文化叙事方式的演变机理。  相似文献   

8.
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上建立了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罢休的联合组织,即第二国际。在恩格斯的关怀和指导下,第二国际曾经在广泛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各国工人运动的骨干,学习实践各种斗争形式和方法,为准备社会主义革命等方面做过大量有益的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加剧,在资产阶级蓄意培植,精心收买,多方渗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全球化进程与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启动的条件,但是资本主义进程、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并不同步.应完整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包括被恩格斯晚年放弃了的论点,而不能断章取义.应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与"两制"关系的新特点,只有在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深化自身的体制改革中,社会主义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两个必然"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共产主义实践也融入新的社会历史进程,因此,对"两个必然"的理解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是对现时代人类总体发展趋势的一个基本判断。这一理论所蕴涵的思想原则,在当年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战术奠定了基础,在后来为落后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说明,在今天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这些丰富和发展集中体现在他对未来社会主义目标的新论证、对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斗争策略的新见解、对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探索、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和道路的新观点等方面。恩格斯的这些重要思想对后世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也遭到了极大的非议和歪曲,需要实事求是地对这些重要思想给予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02,(14)
6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的文章《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是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考察和分析,创立了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辩证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立场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起源、本质、构成以及运行,对于理解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思想成果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化一般规律的揭示表明: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是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结果、以科学技术革命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为标志、以利益地位凸显和利益分化为本质体现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既彰显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16.
在列宁的早期著作中,蕴涵着大量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世界联系的思想,即世界历史及全球化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即经济全球化思想一脉相承的。这些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全球化思想对于认识和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83年马克思的逝世,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休止符。作为一位对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都具有深刻洞察力和预见力的思想大师和科学巨匠,恩格斯晚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其中有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阐述和补充,有对俄国农村公社未来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探索,有对欧洲大陆资本主义扩展能力的重新认识,有对股份制资本主义新特征的科学预见,有对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重大调整等。我们可以从恩格斯的理论遗产中得到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的终身合作者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始人,恩格斯的历史地位和理论无疑是不可质疑的。然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他们的思想不仅遭到资产阶级学术界的歪曲和攻击,而且也受到来自马克思主义者内部的曲解。在马克思逝世后尤其在恩格斯逝世后,西方学者中(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学学者)逐渐形成反对恩格斯的浪潮。按照美国学者诺曼·莱文的界定,历史上曾出现了两次反对恩格斯的浪潮:第一次浪潮形成于1897—1914年;第二次浪潮形成于1923—1939年。①实际上,自从1961年英国马克思学学者乔治·利希海姆(GeorgeLichtheim)出版《马…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曾一度转入低潮,那就是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蜕变、第二国际的破产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段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关怀和指导下于1869年建立的第一个民族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后经与拉萨尔派合并和反对"非常法"斗争的锻练,发展成为最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第二国际中是最有威信的领导党。这个党几十年来拥有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当今时代的性质和主题"课题组负责人王金存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介绍了他们关于时代问题的研究成果。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的认识和判断是其制定国内外政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当今世界仍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时代,而现阶段则可以界定为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始阶段。以下是他同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