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人性假设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官僚体制历来强调修身方能治国。新中国建立后,道德激励机制对政府官员的廉洁奉公行为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缺乏物质基础的道德激励渐显空乏无力。本文试图从传承已久的制度人性假设入手,对我国以道德人性假设为基石的公务员制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法理论依据下提出个人破产制度,有助于债务人、债权人双方保持协调的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在新时期环境下,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信息网络的发展也使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转变,个人资不抵债情况日渐加剧,在此背景下急需推出个人破产制度,并在个人破产体系建立基础上使企业管理者建立正...  相似文献   

3.
目前,劳动教养三种管理模式已经在全国普遍推行,关于劳动教养三种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亦方兴未艾。本文从劳动教养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原理出发,揭示了推行劳动教养三种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希望能对完善劳动教养三种管理模式理论范畴和指导劳动教养管理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姜登峰 《政法论坛》2012,(2):173-181
法律起源是一个复杂的法学理论问题。从人性冲突的视角看法律起源,法律几乎在人类社会的伊始就诞生了。由于人性的矛盾冲突破坏着人类自身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因此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法律如影随形地一直担当着调整和规范人性冲突的重任。人性的冲突既是法律起源的推动力,又是法律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无论是现代国家的治理抑或是法治精神的构筑,人性都始终是法律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解读的重要核心。只有深谙人性情理的法律,才能真正发挥理民治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已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任务提上日程。然而,一部法律的出台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对各种理论的分析很有必要。我们应当在确定重点理论的同时,取各家所长,使其互相弥补,为新制度的建立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提出有着具体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对发展观进行研究,以待更深入的理解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基由于人性在其各种属性的冲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在各种具体(不同人、不同社会、不同群体等)的人性之间存在着一种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与要求不一致的可能,也存在着个别人的利益与其他人的利益的暂时冲突。每个人在其可能的本性中是平等的,它意味着人有同样的欲求和权利,帝王将相与市井小人,"君子"与"匹夫",概莫能外。基于这样的人性考虑,权力拥有者就可能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以和谐人性作为人性基础。“和谐人性”的领域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等的和谐。“和谐人性”是个体内在的真善美与外在真善美的一体化,是真善美和谐的统一体,是真善美相谐的本性体现。求真、向善、唯美贯穿在人性的生物性、精神性、社会性之中。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制度的若干理论依据和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力宇  訾磊 《法学杂志》2001,22(3):24-26
本文认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虽然起步晚 ,但起点高 ,是一项发展很快的公益事业。作为一种新的制度 ,仍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逐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李平  樊奕君 《法制与社会》2013,(28):268-269
新形势下,派驻基层检察室展现出区别与以往的鲜活生命力。在“派驻基层检察室”的相关内容没有写入《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派驻基层检察室的法律地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种情形下。应当时设置派驻基层检察室的理论依据进行研究,通过合乎政策性或法理性的论述,阐明设立派驻基层检察室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为今后派驻基层检察室的法律定位打下一个牢固的法理基础,并且以此引导和巩固现有的工作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派驻基层检察室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事案件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痼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有的民事执行监督体系缺乏一种强有力的外部制约机制,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有坚实的法理基础,也有现实的必要性,是解决目前执行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于人性的探讨,对于人性的善恶,历史士曾有过数种观点,本文主要是站在人性趋恶和人性可变的立场上来讨论法律来源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牛海津 《法制与社会》2010,(24):172-172
一个行政行为成立后,完全可能在主体或内容、权限、形式、程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如果不论瑕疵的大小轻重而一概承认其具有公定力,势必会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本文主要对行政行为公定力存在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王次宝 《北方法学》2014,(2):107-116
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一般认为处分原则的依据是私法自治原则。而我国大陆诉讼法学界对于处分原则理论依据的阐释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则经历了一个微妙的变化过程,逐渐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以及国家干预私法的理论演变为民事权利的可处分性,并趋向回归到私法自治原则。但实际上从法学的多维视角观察,处分原则的依据绝不仅限于私法自治原则。法理法学上的权利主体理论、自然法观念与自由主义思想,宪法学上的宪政原理、法治国家与人权保障理论,民事实体法上的公私法划分与契约自由理论以及民事程序法自身的诉讼目的、诉讼价值以及程序主体性理论等均为确立处分原则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驳台湾“公投制宪“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先波  邓剑 《时代法学》2004,2(1):35-41
台湾当局主张"公投制宪",援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原则,但从法理上分析,其"公投制宪"是不符合这一国际法原则的,是对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原则的挑衅.  相似文献   

16.
法律人性化问题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法律存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人才是制定、实施、执行、遵守法律的主体,这就决定了法律的制定及使用必然与人分不开,人性化的法律也就意味着法治必将走上人性化,只有在正确的认识人及人性的基础上才能从人性的角度探讨法的价值,才能使得法治的人性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人性的角度阐述了在法律中关于人性善与恶的设计技巧以及和法官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腐败问题在当今中国越演越烈,随之,反腐败问题也就成了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为了更加有效地抑制腐败问题,对于产生腐败的人性原因进行分析才是重中之重。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腐败产生的人性根源。通过对腐败原因的人性分析,加强公众教育,对政府行政监督,为政府综合性监督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建构依法和以德治国的反腐败的基本模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常有人对中国的法治状况产生这样那样的议论和思考,有给与积极肯定的,但也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群在与西方国家法治状况的对比中对中国法律的制定和运行感到悲观,那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本文将从一个案例出发就东西方法律的人性假设基础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间接正犯并不是正犯概念诞生时就内含的部分,而是随着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的发展,对正犯概念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作为间接正犯存在的理论依据,较为适当的应是从利用人和被利用人两方面出发,既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又能体现间接正犯本身特性的"工具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