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凌云 《求索》2013,(6):133-135
仁宗朝词坛是宋词发展的第一个成熟繁盛期。仁宗朝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了仁宗朝词坛的兴盛和新变的产生。“无南北之异”的取士政策促进了仁宗朝词的兴盛;分别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中心进行的词学活动.促进了仁宗朝词坛疏隽与婉雅两种词风的产生:词之功能发展至仁宗朝有了极大的扩展。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大词人产生于仁宗朝,并不是偶然现象。对仁宗朝词坛新变的探析,对更好地把握词史流变、进行词家的个体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辰翁作为南宋词坛的一位重要词人,不仅有大量词作传世,还有迥然不同于传统词人的词学观。他对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词论予以反拔,高度赞扬辛弃疾“牵雅颂,人郑卫”的创作范型;主张词应具有与诗文一样的地位和功能,词的创作应不拘一格,以意之高下为先。这种独到见解对改变传统词论、提高词品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顾浩词人自1994年以来,陆续出版了《金陵春草》、《江海涛声》、《盛世风情》、《神州凯歌》、《浩斋琴韵》、《顾浩词选》六本词集。2008年又出版了新作《胜日乐章》(江苏教育出版社)。这些词集以其丰富的思  相似文献   

4.
木公 《群众》2001,(11)
《神州凯歌》是顾浩同志继《金陵春草》、《江海涛声》、《盛世风情》后出版的第四部“新古体词”集,是这位勇于借古开今的诗坛作手在世纪之交奉献给广大读者的又一道艺术的飨宴。任何一位志在创新而成果卓著的诗人都有自己的审美理  相似文献   

5.
袁志成 《求索》2014,(1):140-143
道光年间,孙麟趾与孙廷镲、秦耀曾、孙若霖四词人于金陵结江东词社,词坛前辈汤贻汾社后评阅社课,并辑《江东词社选》。江东词社成员以孙麟趾为领袖,受其词学思想的影响,江东词社在创作上以浙西词派清空、高超之境为主,偶有常州词派比兴、寄托之感。在浙、常二派的交织过程中,孙麟趾等江东词社成员承绪浙派的同时,有变革浙派与汲取常派的填词倾向。  相似文献   

6.
莫立民 《求索》2013,(2):142-144
摘要:临桂词派在词系传承上属常州词派,是常州词派在晚清后期的发扬光大。它之所以得名“临桂”,并最终独立成派且统领清末民初的词坛。除了因为其领袖人物王鹏运、况周颐为广西临桂(今桂林)籍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社会与文学创作的诸多因素。其中临桂词宗王鹏运的词学结社活动与I临桂词派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为临桂词派得以蔚然勃兴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金初“吴蔡体”开金百年词运,大定、明昌词坛正是沿着金初词坛的风格走向成长和繁荣起来的。金词在大定、明昌间融入北方地理文化的质素,因词传统的渊源和时代风气造就了雄健、旷逸、自然清新的多重风格,与之相适应的是词体表现形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莫立民 《求索》2012,(5):89-91
张惠言生前词名冷落,身后倍享词学哀荣。他由清代词坛一位小有名气的词人到被尊为常州词派之宗主,其间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演进历程。将张惠言论述成一开始就是清代词坛一大家,一开始就被清代词坛尊为常州词派的开山宗主,这是一种未加细辨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北宋中期较有影响的是豪放派词的开拓者苏轼,而把慢词创作引向通俗、市民化道路的则当是柳永。自此,婉约词风雄踞北宋词坛,苏轼对词的革新竟未能起到很大的反响。但是,他把词的创作由俗的领域向文人士大夫的方向转化,这个贡献在词的发展中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北宋后期词似乎有些传承性地努力摆脱柳永的“俗”向“雅”的方向回归。在这  相似文献   

10.
一柳永是北宋词坛高手,武夷山是他的出生地。到武夷山不去见见柳永,肯定会留下遗憾。热情的东道主似乎把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照顾到了,却没有安排去看看“柳永”。于是,在拜谒“朱熹”的路上,我和同行的唐瑜先生便匆匆拐了一个弯,来到了“柳永纪念馆”。这是一尊大理石雕像:风尘仆仆的柳永刚刚步出家门。柳永要去哪里?他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是曾自谓“流浪词人”吗?难道那尘世的风风雨雨并未使他疲惫,依然眷恋着家外的万千风景吗?二武夷山碧水丹山,人杰地灵,曾孕育生成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历代达官来这里印下过足迹,…  相似文献   

11.
春雷     
“春”,一字万象新。除了天湛蓝、草碧绿、水清澈、花盛开的画面浮现于眼而外,还有曾经的有关春天的记忆和春光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草根”一词,近年来渐渐成为网络和生活中的一个流行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草,寓意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它生生不息,亘古不绝。草,依附大地而生,漫山遍野。散漫无羁,所以它也是“平民”、“大众”的代名词,富含浓郁的平民色彩和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3.
周一渤 《台声》2005,(7):50-55
因为开创中国三大诗派之一的“新古诗”,他被尊为人文学的“世界桂冠诗人”;首创中文“电脑”一词,他被誉为自然科学的“中华电脑之父”;因为在企业管理方面卓有贡献,他被称为社会科学的“企管大师”。对于接触过范光陵(Kenneth Kuanling Fan)先生的人都会纷纷称道:“三冠才子”,名不虚传!无怪欧美大报均称他为最崇高的文艺复兴人(Renaissance Man),他自己却愿意以‘爱国诗人’留在后人记忆。  相似文献   

14.
国外幽默     
邹进 《云南人大》2006,(11):47-47
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品德高尚,日常生活自始自终简单朴素.被人誉为“内行醇谨”。郑板桥诗文所述的日常饮食讲究节俭“白菜青盐籼子饭”、“窑碗成菜地瓜汤”.的确是他生活真实的写照.他还能种菜粮并喜欢歌颂农活:“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一畦菜熟一畦种,时时汲水提春瓮”:“拈来旧稿花前改.种得新蔬雨后肥”。众所周知,郑板桥的文人生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曾经自谑“顿餐不离盏,书画伴终身。”据说他在酒酣时作画格外有神。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11,(17):59-59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与“西”这两个方位词,总是与“眷”与“秋”这两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在唐诗宋词中,“春风”总是被说成是“东风”,“秋风”又总与“西风”相关。如李白的诗句:“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清代的纳兰性德的诗:“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毛泽东诗词中“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都与古诗词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16.
袁志成 《求索》2011,(10):187-189
晚清时期,词坛楚军突起,欣欣向荣。湘社是晚清湖湘词坛重要的词社,成员之间相互切磋,不断提高词艺,在词风上表现出对浙西词派咏物词风的承继。湘社虽然是偶然的暂时性的词人社团,却也给晚清湖湘词坛带来了新气象,既是对湘中六家词的继承,也促进了晚清湖湘后期词坛的发展兴旺。  相似文献   

17.
春天的江水:春回神州大地,首先来到江南。春天的“信息”很多,江南是水乡,所以与春水有关的信息也多。白居易说:“春来江水绿如蓝”;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看来他们对色彩很敏感,水乡的绿色为他们带来了春的消息。苏东坡又进了一步,他不仅自己感到了春天...  相似文献   

18.
杨雨 《求索》2005,(11)
词以“婉约”为主流是由词的传播性质决定的,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婉约”、“柔媚”是词创作和理论界对词体性的基本认识,也即在词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对词这种文体特性的“一致概念”。而北宋苏轼以他的“不合理行为”给已经相对稳定的词之示现媒介传播系统带来了“不和谐”因素,或称“不调和”因素。苏轼以及后继之辛弃疾等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引起了词的接受者的三种不同态度其一是接受者完全认同并赞赏苏轼的创举,主张不应拘于“婉约”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二是坚持长期以来凝定的词之“婉约”本色,反对苏轼的革新;其三是存保留意见,或接受苏、辛词作中偏婉约的部分,却刻意忽略粗豪的那部分,其实质仍是以“婉约”作为词的基本美学要求。尽管经过几代豪放词人的努力,“豪放”终于在“婉约”主流之外别立一宗,显露出独特的美学风貌,但豪放词派的创作和理论引起接受者态度的改变是渐进的,而且始终处于矛盾、徘徊的状态。由于豪放词不能适应词的根本传播性质,因此豪放词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撼动词坛“婉约”的主旋律,就好象交响乐中的“不和谐音”一样,始终只能作为主旋律的对立面出现。  相似文献   

19.
1979年春天,新中国名将张爱萍来到泸定。在重过泸定铁索桥之后,他欣然命笔,写就《浪淘沙·重过泸定桥》一首。张将军《浪淘沙》词开头的锦句是这样写的:“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相似文献   

20.
要“慎独”     
要“慎独”刘保富慎独”一词,始见于《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其独也”即“慎独”,意思是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引用过“慎独”一词,他要求,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