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当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在世界发行达数百万册之后,美国科学家格林的《宇宙的琴弦》又在公众中激起了新的轰动。《宇宙的琴弦》是一曲科学与人文和谐交融的乐章。它引导着读者跟随科技探索者的足迹,不仅一同领略科学新大陆的胜境,而且一同分享着探险家的甘苦与喜悦。  相似文献   

2.
吴鹏同志题为《关于“无限宇宙”的新探讨》的文章(以下简称“吴文”,载于《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三期),对哲学意义上的“无限宇宙”提出了质疑。我认为,吴文试图以物理学的有限宇宙来否认哲学的、无限宇宙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
“无限宇宙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无限宇宙不可知”。“无限宇宙的无限是形而上学的坏无限”。“无限宇宙是人类认识中心论的产物”。这些论点,是吴鹏同志在《关于“无限宇宙”的新探讨》一文(载于《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3期,详见《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以下简称《新探讨》中向我们提供的。  相似文献   

4.
王强 《求索》2008,(11):118-120
《黄帝四经》提出“道生法”的命题,暗含着老子的宇宙本体论向宇宙生成论的转向,它继承了老子的“道”论,吸收了古代的阴阳学说和气论。“道生法”的命题包含了“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在理论形态上集中体现为对“阴”与“阳”的反思。老子的宇宙论虽然是为了建立人生行为、态度的模范所构造,但他所说的“道”、“无”、“天”、“有”等观念,主要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性格。而《黄帝四经》宇宙论的意义渐向下落,向外展开,“阴阳”成为宇宙万物化生的根本动力,由动力又逐步转化为宇宙生成的法则,以此来完成了“道生法”的宇宙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5.
吕鹏 《人民论坛》2022,(7):21-25
元宇宙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体现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的长期、终极追求,元宇宙社会将进一步改变人类个体的生命属性。随着“奇点”来临,人类的精神生活吸引力、重要性将超越物质生活。在元宇宙社会,个体可能会成为“永生意义上的人”。元宇宙记录生命全过程,实现个体生命的重启与重来、互动与互换、继承与叠加、编辑与定制等操作,实现数据与算法层面上人的“永生”。元宇宙将意识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形态,实现了马克思“物质第一性”观点,其可对所有生命(意识)数据进行“万脑互联”,构建“全球性大脑”。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应掌握在国家公共权力手中,防止个体被误导、公益被侵蚀、人类被异化。  相似文献   

6.
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这个词的希腊文原字为“ta meta ta Physica”,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这部著作是公元一世纪安德罗尼克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遗稿编纂而成的。之所以起这样一个书名,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在此以前曾写过一部《物理学》,它是研究宇宙中具体事物运动规律的。而安德罗尼克在编纂过程中把亚里士多德专讲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等抽象问题的内容放在《物理学》之后,起名就叫做“在物理学之后。”中世纪时有人把“在物理学之后”合成一个词,如果直译成汉语,应该是“后物理学”。此书在明朝时传入我  相似文献   

7.
随着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已深入到原子核的内部,对宇宙的观测已达到一百亿光年的范围,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已涉及蛋白体、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分析。这一切为我们精确地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总体图景。同时,也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在10~(-13)厘米以内的微观世界中,我们看到了不少“反常”现象,这些都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无限可分”原理的思考。科学  相似文献   

8.
沈毅 《观察与思考》2004,(19):42-45
<正>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与何种意义上摆脱“自我”。——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他在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贡献上是无可匹敌的,他在生前就被公认为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在二十世纪初的15年中,他提出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最先断言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对空间、时间和引力都赋予完整的新概念,他的相对论远比牛顿的物理学先进,他  相似文献   

9.
宇宙是人类生存的最大环境。人类整个近代文明是从揭示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而拉开序幕。 2 0世纪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的漫长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括说来 :一、建立了两大理论框架。它们是恒星的内部结构与演化理论和宇宙大爆炸标准模型。前者令人惊叹地指出了天体的最基本单元———恒星———这一复杂而壮观的系统 ,只要用质量和化学丰度两个参数便可决定它一生演化的命运 ;后者则描述了自然界最大的物质系统———宇宙———的创生、演化和未来的命运 ,它还为一切物质包括基本粒子、原子、分子乃至星球的形成提供统一的科学图象。二、…  相似文献   

10.
2021年“,元宇宙”(metaverse)一时声名鹊起,成为产业圈、创投圈和文化圈中炙手可热的话题。这一概念及其所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条件下的新秩序、制度、生活方式,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又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具有何种意义?为此,《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2期组织刊发了“重识中国与世界·元宇宙专题”,并入选2021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2022年2月10日,又与《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主办了“认识元宇宙:文化、社会与人类的未来”学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元宇宙”的哲学基础、道德伦理、媒介实践、社会特征、主体特征等多层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反思。现择要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与科学     
《庄子》一书不乏精细的科学观察与深刻的科学思考,并有许多领先于当时的科学猜想与结论。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重视宇宙无限性的思想家,不仅提出了“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量无穷,时无止”的思想,而且是先秦诸子中使用“无穷”概念最多的人,在宇宙学理论方面,庄子是中国古代三大学说之一——宣夜说的先驱。在物理学方面,庄子最早记载了弦线的共振现象:“为之调瑟,废置一于堂,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放射性元素、电子及其特性等一系列伟大发现,推翻了长期统治物理学的原子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使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许多受形而上学束缚的自然科学家,陷入悲观、失望和混乱之中,唯心主义也乘机向唯物主义发动猖狂进攻。打着“最新自然科学”旗号的马赫主义者,大叫“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已被驳倒了。”在这个关键时刻,列宁及时地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提出了科学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相似文献   

13.
<正>以双引号的方式来讨论“元宇宙”,不是为强调这个词的重要性,而是时刻提醒自己使用这个词的临时性。正如最早出现于科幻小说《雪崩》中的文学想象那样,“元宇宙”目前所指称的其实是一种“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所创造出来的以游戏形态呈现的虚拟世界。未来是否有可能创造出一个与真实的人类社会完全平行且无缝对接的虚拟社会,  相似文献   

14.
《春秋》1997,(2)
【美国《华盛顿邮报》文章】科学家首次发现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天文学家们报告说,他们首次发现了“事界”存在的直接证据——虽然“事界”是物理学领域最怪诞的概念之一。视界实际上就是黑洞的边缘,任何物质都有可能落入它的非常明晰的边界,物质或能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的鬼神信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违背科学常识,公开宣扬新的有神论,井假借科学的旗号为其张目。近几年来,有人/A开宣扬在人类居住的这个正宇宙之外,存在着一个由我们的亡灵组成的负宇宙等等。部有神论说的正负宇宙,不过是停用了正负牧质。然而,负物质也是物质,而所谓由亡灵红成的负宇宙却是个纯粹的臆造。宣传超物质、起自然的意念能力。如果讲宣扬鬼神存在是说在人体之外,在宇宙外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超自然、超物质的力量,那么宣扬起自然、超物质的意念能力,就是在人体之内存在着一种神秘而巨大的力量。如人心灵…  相似文献   

16.
一、对美国“赌博资本主义”的补充说明我在 1 999年 4月应邀在北京大学发表的题为《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以下简称《一论》,载《当代思潮》总第 5 7期 )的演讲和今年 2月初应邀在长春举行的“东北新世纪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所作的题为《再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以下简称《再论》 ,载《当代思潮》总第 68期 )的发言中 ,曾先后就什么是美国“赌博资本主义”做过一些说明。现在 ,再从物质生产的萎缩和由种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及股市交易的恶性发展这两个方面 ,对美国“赌博资本主义”做些补充说明。先说美国物质生产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  相似文献   

17.
肖珺 《人民论坛》2022,(7):40-44
元宇宙通过虚实融合的数字交往改变媒介化生存方式和社会生活。作为物理现实、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相互融合,需要从物质资料层、技术层和交互层理解元宇宙。元宇宙的传播特征表现为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深度沉浸、极致在场的用户体验,数字交往中的开放共创系统,“两栖生活”将推动人类社会文化迁移。元宇宙作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网络集合拥有更高水平的算力,人类机器化、机器人类化将同时加速。但是元宇宙是否能带来更好的数字文明将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春秋》1994,(1)
据《中日新报》1993年11月号载:美国《春风杂志》等报刊报道,美军最近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山岳地带搜查一坠落的不明飞行物时,发现一艘天外飞来的宇宙飞船的残骸和3具宇宙人遗体,此外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名生后3个月仍然活着的宇宙人女婴儿。这名女婴已被美军医疗中心收容治疗,其间因要对这名宇宙女婴做包括开头颅手术在内的一系列宇宙人生体实验计划而遭到科学家们的反对。为了阻止军医们的  相似文献   

19.
《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在《论点摘编》的栏目中,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做过“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结论。这一论点出自王守义、荆学民同志的文章:《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问题的思考》(载《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文章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与“物质与意识何者第一性”,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混淆它们的本质差别,会造成“理论上的一系列混乱”。“世界本原”问题的提出和存在,是建立在科学尚未分化或分化还不发达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人以为“科学家是不关心政治的”、“科学家是不讲理想的”。其实,为搞科学而搞科学的人是很少的。相反,很多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是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科学的。爱因斯坦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爱因斯坦有正确的生活目的,有正确的人生理想。他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