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第一次是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1991年苏联解体,其主要特征是由雅尔塔会议确立的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第二次是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1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一超多强"的条件下,有恃无恐地推行"单边主义";第三次是从21世纪初"9.11"事件发生,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衰落,新兴市场国家异军突起,世界格局从单极走向多极。从发展趋势看,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但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俄罗斯、印度以及拉美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发展和受挫,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30年代建立起了一整套以高度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史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欧亚一系列国家相继建立,苏联模式也随之扩展到所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种种国内外条件,也全面搬用了苏联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体制固有的弊端更加突出地暴露出来。于是,改革原有的僵化模式,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共同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看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主要的是经济没有搞好。《当代思潮》1993年第4期上发表周新城的文章,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文章认为,如果把苏联7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应该说两句话:第一,苏联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速度远远快于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地位从欧洲的第4位、世界的第5位一跃而为欧洲的第1位、世界的第2位。而且苏联遭到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美国本土不仅未受到战争破坏,还发了战争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6,(4)
苏联解体留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本文通过从外部原因,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误,戈尔巴乔夫的个人作用等角度剖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并指出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失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而苏共自动放弃领导权则是这个根本原因的最主要方面。从而得出这样的三条教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正视社会发展的一些矛盾并进行适度改革以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学习时报》刊登高放的文章说,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曾经有过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转变: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变为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949—1956);第二次转变:从以苏联为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判断。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二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面临两难困境:保持独立性,就无法实现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就要失去自身的独立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这个困境提供了全新答案,就是不依靠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掠夺,也不依靠成为依附性国家,而是依靠自身的内生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7.
百家言     
《求是》2012,(12):59-60
张维为:中国的改革模式最为成功过去二三十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即政治体制完全不动,只对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进行有限的改革;第二种是苏联和东欧的"激进改革模式",即对政治体制、社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苏联扩展到欧亚十几国。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推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开始对旧模式、旧体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各国的改革是互相影响的。到1989至1990年,东欧八国和苏联的改革先后都以共产党的失败和下台而告终。造成这种悲剧性的后果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着重谈对苏东剧变深层原因的看法,把我个人的研究心得和盘托出。一、苏联东欧变化对我们党较大的三次影响第一次影响是在1956至1956年。开始毛泽东是想从苏东变化中吸取教训,他在《论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使其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工业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但苏联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就是使“三农”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全面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认真总结苏联在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原因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走向了失败。我们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本文将从苏联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其历史必然性,介绍苏联模式带来的伟大历史成就,具体分析苏联模式的弊端,并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自登上世界霸主宝座后,欧洲一直是美国维护世界霸权的战略重心。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霸的主战场就是在欧洲展开的,人们熟知的“铁幕”就横亘在欧洲大地上。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对抗也是围绕着争取欧洲安全的主导权来进行的。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同。但是,美国一会儿出兵非洲索马里,  相似文献   

12.
在对整个世界历史具有强大震撼力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从科学的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欠缺和众多复杂的现实原因,一度被看作是现实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被广泛输出到东欧、亚洲和美洲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由...  相似文献   

13.
论斯大林模式对苏联解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年代末90年代初,存在了70多年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几乎在一夜之间解体。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所有关注社会主义命运的人们的思索。本文认为,斯大林模式的长期固守,是苏联解体的一个根本性原因。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意味着苏共对正确发展道路的偏离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包围、自身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迫于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苏维埃政权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俄国国民经济濒于崩溃,…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黄教授,您好!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您的新著《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出版。从这本书的内容看出,您近年的研究重心无疑是在"中国道路"这个主题上。那么,能否谈谈您研究"中国道路"的缘起?黄宗良:好的。本来,我并不是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而是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苏东问题的。但是,讲国外社会主义显然不能不讲中国社会主义,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了,苏联解体了,我顺理成章地把侧重点放在中国社会主义问题上。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肖老师,您好!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于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话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热议。与此同时,关于苏联模式的议论也多了起来,而且,还出现了一些与邓小平的论述相去甚远的看法和说法,使问题变得有些混乱不清了。肖枫:是的,情况表明,对苏联模式的科学定位仍然是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虽然早在20多年前苏联模式已经随苏联的崩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相似文献   

16.
正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苏联人民的灾难,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悲剧。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为主要手段的进攻下,不费一枪一弹就轻易解体了,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反思和研究。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深入研究、深刻反思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认真吸取其历史教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一、要全面正确认识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原  相似文献   

17.
一、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艰辛探索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构建是以突破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开始的。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在 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中是一个具有普遍影响的模式 ,这种经济体制模式是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 ,它不可避免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仿效的蓝本 ,毛泽东经过深沉的理论思考和认真调查研究之后 ,到 1955年底首次提出“以苏为鉴”的问题 ,开始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艰辛探索的历程。这一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 :取得初步成果的探索起步阶段 (1956— 1957年上半年 )。第二阶段 :正确与错…  相似文献   

18.
王丽 《求实》2003,(Z1):96-97
1991年12月的明斯克会议和《阿拉木图宣言》宣告了“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和走过70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一个20世纪的世界超级大国,一个曾经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社会主义强国,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苏联剧变无论对各国的共产党,还是对各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堂极其深刻的教育、警示课,更给致力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各国执政的共产党提出了严峻挑战。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及时、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直接原因是由于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所造成的政治动乱。当然,这里也包括西方国家积极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原因。究其根本,内因仍然是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其中苏共自身的演变更是苏联剧变的前导和解体的真正原因。本文就是从苏共自身的发展和演变来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探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一、苏共指导思想的演变是党和国家剧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基础上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思想文化体制,还是在社会体制上,都是对苏联模式的超越,是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克服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 ,理想的社会主义观便转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二次大战后 ,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的威望 ,震惊了世界 ,以至于当时不少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而 ,在20世纪80年代后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 :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纷然易帜 ,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轰然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