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文笔要生动朴实文和史,在我国古代本是一家。被誉我“良史之才”的司马迁,就是“善叙事”的楷模。他的《史记》之所以千百年流传不朽,一方面是由于史料丰富、观点进步;同时也由于文章精美,脍炙人口。读《项羽本纪》、《刺客列传》等纪传,谁能不为那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而赞叹叫绝!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作者和编辑,应当向司马迁学习,加强语言修养,努力提高人  相似文献   

2.
《理论导报》2010,(3):67-67
<正>江西省赣剧院是赣剧的代表性、示范性剧院。自1953年组建以来,已向观众奉献了300余部古今中外的优秀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代表剧目有《还魂记》《珍珠记》《西厢记》《西域行》《梁祝姻缘》《邯郸梦记》《荆钗记》《窦娥冤》《张三借靴》《还魂曲》《盗草》《书馆夜读》《拒诏扑火》《血洒汴梁》《麦克白》《一群穆桂英》《红色宣传员》《铁肩红心》《凯凯的梦》《崽呀崽》《等你一百年》等。这些优秀剧目的演出,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访《大刀记》作者郭澄清的故里,我来到了山东省宁津县城。原以为这样一位当代著名作家,在他家乡的县城会尽人皆知,谁知却远不如一些歌星在年轻人中有名气。历史不算太久远,《大刀记》所反映的时代离我们也不过六七十年的光景,其成书、搬上银幕的时间以及作者的生活时代距我们也仅二三十年时间,但在人们的记忆中却很快消逝了。在县城里,我询问许多人:郭澄清是谁?郭皋村在哪?看过《大刀记》吗?大多数人摇头不知,偶有六七十岁  相似文献   

4.
提起史诗,人们很容易想到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和中波斯菲尔多西的《王书》,或是我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和汉族的《黑暗传》等等。但是,我这里所说的不是那种波澜壮阔的浩大长流,而是流传在儿童口上的朵朵“浪花”。那些“浪花”反映了社会的真实,故亦可称之为“史诗”。 儿童是天真无邪的,口头上流传的也是那些明白有趣的、易传易记的“诗”,这就是童谣。童谣是民谣的一种,没有具体作者,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属集体智慧的结晶。《尔雅》说,“童子歌曰童谣,以其言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这些出自人民大众(包括儿童)“胸臆”的“诗”,是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譬如李自成起义时,流传甚广的一首童谣唱道:“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凡是讲述这段历史的人,无不引用此谣以证人民对闯王的拥护,和闯王对人民的爱护。在我们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中,类似的童谣就更多了,各地都有。如流传于江西的一首童谣唱道:“南军北军,不如红军;南京北京,不如瑞金。”鄂东有一首歌唱红安革命斗争情况的童  相似文献   

5.
《宜州乙酉家乘》是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晚年被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县)时精心结撰的日记。这部日记实录了作者“乙酉”之年,即微宗祟宁四年(公元1105)在宜州的私人交游,是研究黄庭坚晚年行实、思想及著述的珍贵资料。同时,它又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意义和多方面的参考价值。本文试图就此作些探讨与介绍,以期引起珍视、研究、发掘和利用。一、自创格范垂式千秋《宜州乙酉家乘》(以下简称《家乘》)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第一部成熟、定型的私人日记,作者  相似文献   

6.
焦国标 《唯实》2000,(9):134-135
“人老三不才:清晨起不来,刮风眼流泪,尿尿滴湿鞋。”这是不知流传了几百千年的一句俚谚,虽粗鄙却形象;虽貌似嘲弄奚落,却透出真悲悯和大无奈。然而这三不才还不够不才,还不够老,当我近日在《中国老年》杂志上看了一篇介绍空巢家庭(儿女远走高飞只剩老人的家庭)的文章之后,才悚然心惊于什么是老,什么是不才,什么是“寿则辱”——尊严丧尽,  相似文献   

7.
沧浪之水     
《沧浪歌》是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于楚地的一首著名民歌,作者已不可考。从《孟子·离娄》篇关于孔子曾听到孺子唱此民歌的记载,可知它在春秋末年即已广泛流传,后来又被载入《楚辞·渔父》篇。从《沧浪歌》的角度讲,《渔父》篇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翔实的背景。文中塑造了屈原与渔父两个典型人物形象,两人通过问答以遣辞寄意,他们秉持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正>《亚鲁王》这样一部史诗为何时至今日才被学界发现?在西方,英雄史诗早已成为图书馆、博物馆之藏品,民间传承彻底消失了。在我国"三大史诗"流传地以及有史诗流传的广大疆域,也因为有印刷版和各种手抄本而"有本可依",在搜集的问题上似无大碍。但2009年才进入文化人视野的《亚鲁王》,却是全凭东郎(歌师)用苗语口耳相传,民间没有任何抄本记录,同时它又是一部在葬礼上主导仪式的唱诵,不能创  相似文献   

9.
在“文革”中,诞生了许多知青歌曲,其中《南京知青之歌》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南京知青之歌》的作者任毅同他的歌一样,也有一段曲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0月,一封《给邓小平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在西双版纳知青中悄悄流传,作者是景洪农场十分场学校的教师、上海知青丁惠民。信中列举了知青生活  相似文献   

11.
今年十二月九日,是一二九运动五十周年纪念日,本刊特重新登载唐荣前、廖申之(廖意林)同志于一九五八年所写《一二九运动给长沙青年的影响》一文作为纪念。当年作者在文前还加了一段话:“本文所述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记忆已很残缺。二十多年前的朋友们又大都星散各地,少通音讯。这里所记,仅是作者两人及目前在湖南的苏镜、曹国智、唐一正(柯兰)、邓德滋(方用)等少数同志记忆所及,以及尚保存在中山图书馆的九本《现实》杂志所提供的资料,诸如当时文救、学救等活动情况,都不免挂一漏万。现谨将重大事迹记载下来,聊备史实研究的参考。”两位作者均未能逃脱十年动乱之劫,先后谢世,留下了这篇可贵的回忆录。这次重新登载时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2.
纵览古今中外伟大作家的创作情况,可以发现,他们都是受到民间文化的哺育,认真学习过民间文化的。民间文化与作家创作,是“合则双美,离则两伤”的。先来看看中国的情况。试想,如果屈原不用楚国的民歌形式写诗,会创作出《九歌》、《九章》、《离骚》、《天问》等伟大作品吗?倘若关汉卿不深入下层成为“书会才人”,不吸取民间杂剧的营养,其作品怎么会得到人们的喜爱?同样,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蒲松龄等假如眼睛朝天,藐视民间的评书、评话和民间故事,会出现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有一组反映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大型石雕艺术品——寿山石雕《长征组雕》,由《遵义》(作者:林寿煁)、《巧渡金沙江》(作者:林元康)、《飞夺泸定桥》(作者:林廷良)、《过雪山》(作者: 郭功森)、《过草地》(作者施宝霖)、《突  相似文献   

14.
新年灯谜     
1、读者朋友新年好(打鲁迅小说名一) 2、祝读者朋友虎年大发,身体健康 (打成语一) 3、读者、作者、编者虎年大联欢 (打《红楼梦》书中人名一)4、欢欢喜喜过元旦 (打花名二)5、元旦写生 (打一装饰品)6、虎来牛回又一春 (打《水浒》人名一)7、除夕之夜 (打报刊用语一)8、岁岁除夕夜,天涯共此时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文革"的特殊年代,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小说《第二次握手》被定性为"一本坏书",作者张扬因此坐牢的重大事件。这是由北京日报社编印的《内部参考》所反映的情况,引起"四人帮"重要成员姚文元的重视所造成的严重政治恶果。一1974年七八月间,在北京七三八厂部分职工中,流传一本没有作者署名和出版时间的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小说先在少数工人中传阅,后被刻写油印48册(每册160页,约8万字),在单位内外传阅。《第二次握手》虽是小说体裁,但书中  相似文献   

16.
王小静  高晓霞 《唯实》2022,(4):21-26
被誉为"共产主义出生证"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最早传入中国,同时也是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言》在中国译介、出版和传播的历程见证了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不断深化,同时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汉译的传播轨迹.在《宣言》的众多译本中,中央编译局译本是目前国内流传最广的译本.然而,当前...  相似文献   

17.
是不是官场油水不多了才下海 读了《学习月刊》2003年第6期《温州副市长辞官挑战了什么》一文,我颇有一些想法,也就是对吴敏一副市长辞官有些也许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猜度。  相似文献   

18.
一、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留给我们无数劝学言和发愤学习的感人故事。例如《论语》中“学而不倦,诲人不倦,”《礼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荀子》中“学不可以已,”《晋书》中“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典籍记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苏联42、你知道世界名著俄罗斯长篇叙事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和《虎皮骑士》吗?答:《伊戈尔远征记》,大约创作于十二世纪,作者不详。史诗叙述俄罗斯塞维尔斯基诸侯伊戈尔带兵征伐波洛希族人的故事。这部作品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由于古俄罗斯面临着异族入侵,各公国又处于割据分裂的现实,因此,《伊戈尔远征记》热情号召各族诸侯团结一致,抗御外敌,争取统一独立就具有重大意义。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鲜明地刻画出人民及其头领的英雄风貌。  相似文献   

20.
文化宫ABC     
1.诸君看谜,不要言,不要走,且站一边猜(打字.) 2.告诉你,这是难猜的谜(打成语一) 3.鼠年让位牛年到(打《水浒》人名一) 4.本报读者、作者、编者共度牛年(打《红楼梦》人名二)5.本报编辑向读者拜年(打鲁迅小说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