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历史的发展最终可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张.本文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要阐述了生产力移植的性质和形式、原因和条件及其现实意义.生产力移植的目的在于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湘潮》2007,(7)
客观地说,毛泽东作为一位革命家和政治家,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十分重视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且还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从理论上说,他不仅奠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力是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因素,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原始推动力;革命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一切政党或政府工作成败与得失的重要标准;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一切工作的中心;生产力的发展有自己固有的规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才能认识它,利用它,等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具体生产力和一般生产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联合生产力和个人生产力、主体的生产力和客体的生产力六对、十二个生产力概念,说明了这些概念的共同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从中总结出六条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生态化是判定一种生产力质态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当代先进生产力要能够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是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力;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角看,当代先进生产力要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从劳动者主体角度看,当代先进生产力要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是健康和谐型的生产力。信息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三种具体形态:信息生产力以集约化实现生态化,代表着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高度;文化生产力以产业化实现生态化,表征着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生态生产力以系统化实现生态化,代表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生态理念是先进生产力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先导,生态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生态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制度是先进生产力生态化发展的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火生 《学习论坛》2005,21(3):66-69
自然物不仅是劳动的对象和条件,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以自然资源和能源作为要素态的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价值生成能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对自然生产力的超越。重要的是,生态型生产力是自然力、劳动力和生态制约机制的内在综合所构建的整体性生产力形态。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中最富创新性的一个理论贡献,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文章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首要的、根本的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生产力标准是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是非标准等三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阐明了这一理论贡献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昌黎 《理论学刊》2002,2(2):14-17
马克思主义一向重视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对先进生产力因选择的坐标不同而有多种表述 ,通常是用科技要素、知识经济来表示当代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者既相互联系 ,又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生产力领域的概念 ,后者涉及到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领域 ,是指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什么样的政治文化以及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劳动生产力(productiveness of labour)与生产力(productive forccs)是可以通用的;二者只有形式上的区别,没有本质内容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范志军 《唯实》2006,23(2):3-6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认为.随着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生产力在发达资本主义已经丧失了解放的潜能。而从马克思的生产力二重性观点来看.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劈分为“劳动生产力”和“资本生产力”。“资本生产力”是奴役性的.不具有解放的潜能,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所说的蜕变了的生产力应是这种“资本生产力”而非“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永远是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产力涉及到"文化"与"生产力"两个领域,既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定义,也可以从生产力的角度定义。然而,较为正确的定义,应该首先考虑到文化的作品和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或产业化。如果单纯地强调文化生产力仅仅是一种生产力,那么文化就有可能被物质生产力所主导,因而将会失去文化作为精神的所有魅力和特性,剩下的只有文化的物欲和利润。而文化成为生产的附属物,文化变成生产的文化、利润的文化,也就无所谓什么"文化生产力"了。因此,正确的看法应该是: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力只是文化的一个界面,一个物化的、经济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是如何存在的或者生产力的存在是如何决定以及生产力的实现问题,既是生产力研究中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时刻都面临的问题。生产力的存在取决于生产力的具体存在形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存在方式,而生产力的存在方式又是通过具体的生产方式来实现的。因此,要保证生产力的存在和实现,需要有合适的生产力存在形式、存在方式及相应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2.
康永超 《学习论坛》2005,21(8):53-56
知识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凸现,既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明显地突破了单纯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又标志着精神生产力获得了新发展。以知识生产力为代表的精神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要赢得新世纪竞争的胜利,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努力培育和发展当代精神生产力,特别是知识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生产力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亚玲 《求实》2006,4(8):43-46
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的特性以及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是目前生产力研究中的几个最基本问题,综合归纳研究的成果,可以有效防止认识的编差,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把劳动力、自然力、科学技术等因素都吸纳为自己所有。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党和国家面向新世纪的行动纲领,其内涵和实质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崛起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崛起是必然的,但完全崛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人民通过切身实践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强中国,是崛起的思想认识基础和社会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广大群众劳动积极性的发挥,是崛起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层建筑基础和生产力基础。中国崛起决定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国际环境四个因素,其中生产力是基础和核心。发展生产力不能光看规模,更重要的是看质量,关键要抓四点:关键技术创新,发明创新上升到世界第一位,生产力水平才能达到世界第一位;攻克规模增长与资源约束的矛盾,建设新农村,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道德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永志  蔺丽 《求实》2005,23(11):30-32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包括精神生产力,道德生产力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一种,它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作用是有特定条件的,其发挥作用具有间接性,必须经过“显化”的过程。道德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是时代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为经济学和伦理学交叉学科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要深入理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科学含义,需要理解好"社会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关系,还要理解好"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两者的含义及其关系.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三个代表"第一项内容的工作重点,而淘汰落后生产力是其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刘康 《探索》2001,23(5):11-13
江泽民"七一"讲话是一篇理论创新的杰作,处处体现着创新精神.在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论述中,就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观点.一是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概念,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联系起来;二是提出了生产力在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先进生产力推动的;三是对劳动者的构成以及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进行了新的分析;四是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肯定,认为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产力”的提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到既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又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战略高度。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注意发挥其自身的两个优势,加强文化劳动资料和材科的生产,关照好文化生产过程中的两个要素,把握好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