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峰 《唯实》2000,(5):3-7
在《德意志意识形成》中,马克思最终完成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清算,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递升与超越,经历了《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形态》这样五个阶段,最终在《形态》中凸现出了其历史辩证法法的主体向度,这个过程中马克思早期理论的各个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三部著作当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逐步完成他的实践本体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中,第一次以理论的形态、用明确的哲学概念,提出并阐明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近百年来,它象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耀着哲学发展的大道。今天,重温恩格斯的这  相似文献   

4.
曾凡跃 《求实》2012,(8):29-32
虽然改变世界同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观的主旨,但它们所阐释的改变世界的思想维度和语境存在差异:第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侧重于从新旧哲学旨趣的根本区别的角度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则侧重于从新哲学形态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第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中强调改变世界,《德意志意识形态》则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自身的问题域中强调"全部问题"都在于改变世界;第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纲领性文献所蕴含的改变世界的思想主要是一般思想原则,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改变世界则是其深化和具体化。根据以上差异,有必要就学界长期流行的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些误读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它从实践观、社会历史观、认识论三个层面澄清作为新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关系。《提纲》从"对象性活动"角度重释"实践",突破费尔巴哈提出但却无法深入的"感性确定性",扬弃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观的影响,为唯物史观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论》是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因其文字通俗、简洁易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中具有明确应用意识的哲学理解与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何谓哲学"所作的"科学"理解,铭刻了纵深的思想史印记。重温《费尔巴哈论》的内在逻辑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关系以及哲学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仍将具有持续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最终完成了对费尔 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清算。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递升与超越,经历 了《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 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形态》这样 五个阶段,最终在《形态》中凸现出了其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这个过程在马克思早 期理论的各个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而支配这一过程的是其一贯主张的人学主 体辩证法逻辑。  相似文献   

8.
石兵营  王聚芹 《求实》2006,1(Z4):122-123
"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成就的如此赞誉,以至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获得更多营养,而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只不过是份量极轻的"补充".这种思维模式使我们长期认为马克思哲学无非是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营垒的对阵中,对原先的旧唯物主义的"接着讲",很难理解马克思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超越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是在经济学与哲学的结合中走向历史的深处的。在马克思初创唯物史观的历程中,尽管费尔巴哈哲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真正起本质重要作用的则是马克思自己开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在这一历程中,《莱茵报》时期物质利益的难事是最初动因,而后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启发下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是开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是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基地。正是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的过程中,唯物史观才得以诞生。  相似文献   

10.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逻辑学体系的辩证法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体系的梳理,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并指出其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形成与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确立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针对思维能否准确把握世界的问题上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此外,恩格斯还清晰了阐述了对社会历史产生作用的是人的活动,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存在,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进程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同时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锐 《世纪桥》2010,(3):66-68,7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缘由和时间历来为人们所争论。英格.陶伯特通过文献考证,断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7月,并且是《神圣家族》的后续之作。然而,陶伯特实际上没有体察到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真实内在原因,并未考虑到马克思同费尔巴哈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差异的事实。《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根源于马克思自身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而赫斯、施蒂纳以及恩格斯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陶伯特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创作过程看得过于简单,缺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整体视角。《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现实和理论需要的产物,是马克思为了打好和恩格斯一同创作新世界观的哲学基础所认真写下的研究笔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无疑要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神圣家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向人们明确宣示:是否正确认识实践,是否从实践出发去说明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乃是他的哲学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以及一切唯心主义的根本区  相似文献   

13.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坚信事物都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都贯穿着发展观,渗透着发展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努力,就是运用这个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事物。《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成熟著作,概括了马恩一生哲学方  相似文献   

14.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在一八八六年所写的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它的主要内容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来源之间的关系,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领域中的伟大革命。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已经取得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在《费尔巴论》中说过:”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体系,并且干脆把它抛在一旁……。”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地喧染,强调费尔巴哈同黑格尔的“彻底决裂”,他们的继承、发展关系却变得模糊了,甚至被人们遗忘了。我们知道:费尔巴哈哲学的突出特点是打上了生物学和生理学烙印的人本主义。应该指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人本  相似文献   

16.
高永强  殷雅辉  楚颖惠 《求实》2006,(Z2):122-123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继承。1.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只要承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就得承认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是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共同立场。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实质是唯物主义,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吸收了费尔巴哈唯  相似文献   

17.
徐春生 《理论学刊》2007,1(7):63-66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关于人本理论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的人本理论是在扬弃西方近代人本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自然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创建的。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在西方启蒙主义时期,由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自然科学及其方法论的繁荣,衍生出以“崇尚理性、…  相似文献   

18.
郑建 《前线》2014,(6):70-70
<正>1888年,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旧笔记本中,发现了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之后,《提纲》作为附录首次公开发表在恩格斯撰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单行本中。《提纲》一共包含十一条,只有短短的一千多字,但是恩格斯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是马克思从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立新 《学习论坛》2005,21(9):38-41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这就需要研究马克思的哲学著作,特别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考察从西方传统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演变,把握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与西方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考察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凸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一书,是由山东大学马列部的三位教授集多年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把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钥匙。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选材系统全面。全书概括地介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的7篇最具代表性的论著,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则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