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泛娱乐化"背景下童年异化现象,是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内容浅薄低俗的非健康媒介现象[1],消泯儿童与成人界限的非理性样态."泛娱乐化"致使童年异化的原因在于消费主义思潮剥夺了儿童正确的消费观,"快感文化"全面滋生儿童享乐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解构儿童的价值观范式以及"媚俗文化"催生儿童的审美暴力.化解"泛娱乐化"视野下童年异化现象,应破除"虚拟游戏"的樊篱,充盈儿童的成长空间;多主体筑牢"泛娱乐化"防火墙,培育宏观媒介环境新风尚;感召儿童的"批判精神",深植儿童媒介素养厚重性;实现拟态环境理性回归,重拾媒介行业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2.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主要介绍了NLP的历史、理论框架、基本概念等基础理论,共分1 0章,每章都有其独立的主题.书中提供了少量NLP既安全又容易产生实效的技巧,以及更多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新观点与新案例;从书中可了解到,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拥有健康的性格、积极正面的心态和快乐成功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人生。我以为所谓好的人生大致有三个层面,一是平顺的人生,平平凡凡、顺顺当当;第二个层面是快乐的人生,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快乐中度过;第三个是成功的人生,所谓成功的人生是指有事业、有成就,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曾国藩属于大成功者,大成功是指人和事两个方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人生如歌,人生如诗,成长和生活的每一步都有各自独特的印记,体现着不同的风采.   对于21岁的葛某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值得回忆的时光,特别是自己的童年,在川沙乡下的那几年,虽然需要耕田播种,但也其乐融融,丰衣足食,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5.
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多的学习内容、过长的学习时间,这些构成了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与爱好的破坏作用.本文结合<中国青年报>所作的几省市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因以应试教育为教学导向,给孩子造成"童年恐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冰心、庐隐是我国现代文坛几乎同时出现的第一代女作家,且同为文学研究会成员,文学主题几近相同,但是由于两人的童年经历迥异导致其作品的风格和情感基调截然不同.家庭的温暖和充足的母爱育成了冰心善良、温柔、文雅的性格,造就了她崇尚"爱的哲学",试图用爱来化解世间的一切矛盾.不幸的童年和母爱的缺失,赋予了庐隐敏感、悲哀、倔强、愤世嫉俗的性格,一生常常被悲哀所困扰,不得解脱,悲哀凄凉对世事不平的情绪始终渗透在她的字里行间,成为她作品的主色调.  相似文献   

7.
人生如歌,人生如诗,成长和生活的每一步都有各自独特的印记,体现着不同的风采。对于21岁的葛某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值得回忆的时光,特别是自己的童年,在川沙乡下的那几年,虽然需要耕田播种,但也其乐融融,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8.
查炎平 《工会论坛》2007,13(2):158-159
凌叔华的作品呈现出多姿的女人世界,而且其基调是悲剧。自传体小说《古韵》生动再现了凌叔华的童年生活及家族记忆,可以作为她的写作“女人”的参照性解读文本,本文志在以此考察凌叔华的创作特色与其家庭背景及成长经历的关系,透析其女性写作生成的原因及其独特性存在,展示其超越时代的先进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村成年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打工,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造成现今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的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家庭照顾,也很少能得到足够的社会福利救助和社会保护,无法健康快乐地成长.这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应从制度、政策、法律、社会公益组织等层面寻找解决的途径,对留守儿童进行社会救助和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个体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港湾.在儿童福利机构中设立模拟家庭,对孤残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模拟家庭中弱势儿童存在的情绪行为、能力发展滞后、人际关系问题,提出了模拟家庭中弱势儿童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不同的社会人群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幸福感。青年群体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幸福体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检视可以发现,很多青年人都沉迷和陶醉于自我营设的虚幻幸福感中,内心却非常苦闷。间隔年旅行可以帮助青年人获得幸福感的自我体验,在欣赏大自然的奇绝与壮美中,在与异域人群的接触与交往中,在劳动创造和挫折经历中,在义工和志愿活动中,青年经受着岁月流年的洗礼,把成熟、仁爱与自信熔铸于内心,同时也体味和获取着别样的幸福感受。  相似文献   

12.
幸福作为人类一直以来的价值追求,是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满意度的回答。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们都对幸福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和追问。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学说,怎样使人更加幸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将幸福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让幸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衡量标准,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实现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也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应为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或特定财产权受到不法侵害导致精神创伤和精神损失 ,而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对其进行救济和保护 ,以安抚其精神损害的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表(16PF)等心理测验方法,并与青少年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对应研究发现:健全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对于增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质健康状况不同,在个性类型分布趋向、个性心理特点、心理健康平均分值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体质健康状况较好的优于体质健康状况较差的。这就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作者从近年来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出发,结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阐述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今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向预防和教育的模式转化,并介绍了自己在心理教育中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6.
目前警察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很有必要。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由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子体系构成。同时,为了保证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管理、运作和环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目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友的主要因素。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提高其承受压力的能力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起到较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组织内部的和谐发展状况决定了组织成员的精神感受与苦乐体验,进而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与责任心,并最终决定着组织运作效率。我们以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为研究案例,着重探讨组织内部不同职位工作人员的苦乐感受差异。期望我们的分析结论对改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体职工的整体工作与生活品质有所启示,对推动我国和谐组织、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19.
幸福教育对提高警察生活品质,推进社会和谐,促进公安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认知重塑警察幸福观,情绪行为引导改善警察的幸福感,文化感染提升警察幸福的心理品质,切实提高警察幸福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渗透和教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警察感悟幸福、珍惜幸福、享受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90后大学生是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社会人际观、恋爱婚姻观和人生价值观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心态与众不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道德教育体系为主,以多元文化思想观念教育为辅;重视家庭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较为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