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常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拿只粉笔,看一句,讲一句,看一句,写一句。有的老师顾得上看,顾不上讲;顾得上讲,又顾不上写,手忙脚乱,形象狼狈。而下面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老师课前没有认真备课,教学内容记不住,因而只好在课堂上现炒现卖,其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备好课,教学内容要烂熟于胸,教学安排要填密周到,这样上课时才能做到丢掉课本,侃侃道来。根据笔者体会,丢掉课本上课有如下优点:第一,课堂教学效率高。由于要丢掉课本上课,教师事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  相似文献   

2.
一、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按传统观念,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生物教学也是包办代替现象多多。如对生命起源等描述性知识,都由教师详细讲解;对DNA的复制和功能等难以理解的内容,很注重讲深、讲细、讲透彻,唯恐学生没学会;对习题的处理多数是先讲例题,再让学生“照葫芦画瓣“;对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不注重教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代替解决,等等。这种教法养成学生吃现成饭,懒于动脑,缺少必要的智力活动参与和刺激,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很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克服这些弊端,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1)在学习浅显易懂的知识时,教师决不能越俎代疱,而应以学生自学为主。(2)在学习理论性强、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可先由老师设置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在学生遇到某些困难时,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启发点拨。(3)习题讲评课,要注重多采取巧  相似文献   

3.
政治老师往往记不住学生姓名,这是客观事实。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有:一是老师一般都担任多个教学班教学工作,老师多数在上课时才与学生接触,平时难得在一起,因此,客观上造成老师识记学生少。二是有的老师不注意对学生姓名的识记,他们认为:我上课学生听课就行,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去记他们的姓名。但我觉得,熟记学生姓名决不是多比一举。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讲记学生的姓名:一是接班初游览学生的花名册识记;二是通过考勤识记;三是通过课堂个别提问识记;四是通过个别辅导谈话识记;五是通过面对&批改作业识记;六是通…  相似文献   

4.
《文予·道德)中说:“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古人把会学习和不会学习的人分为三类,善于学习的人里入神地听讲,第二种人是用心(即认真)听讲,不会学习的人则是马马虎虎地听讲。当然,三种人的听课效果也就大相径庭。要学好思想政治课.必须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讲.切忌以下几种不恰当句听课方式:1.不听。有的学生上课时或无精打采,或可眼凝视、茫然失措、无所适从,甚至酣然入睡,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全然不顾、一无所知,此句听课…  相似文献   

5.
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根本不做笔记;有部分学生的笔记是在书本上从头到尾画横线;部分学生将老师板书照抄下来,一字不缺。我觉得这样的“笔记”作用不大。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提高学习效率呢?第一,在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课堂“骨架”笔记(专用的学习笔记本或者直接记在课本上)。这类笔记一般比较简洁、精炼。笔记纲要如果做好了,学生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利于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而且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政治知识的脉络。第二,在做“骨架”的同时,应筛选比较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可以归纳为一个字:韵。就是说一堂课要上得有韵味,有一种整体美。它不仅包括对一堂课整体结构的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各环节衔接的和谐,语言的准确、生动、流畅而且在深度、力度上,以及教师提问的方式上教师的情感、神态、举止、仪表、手势、眼神还有板书的设计,甚至于字体方面等等,都要有一个完美的体现。有的老师课讲得不错,但是眼睛一直望着天花板,有的老师两手一直主着讲桌,有的只看一个方向的学生;有的只记怎样教,不管学生怎样学;有的提问题不是任了,就是浅了;有的语病多…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旧闻”:1978年9月25日,广东’惠州检察干部麦子灿,给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写了一封批评信,措辞用语尖锐、尖刻:“我看你讲的重视群众来信采访也是漂亮话,是句空话!因为你只讲。没检查督促。”“我感觉到你还是一个爱听汇报、爱听漂亮话,喜欢夸夸其谈的人。”看完来信,习仲勋不但给麦子灿写了回信,诚恳地接受他的意见,而且在当时的广东省革委会会议上自曝来信,又给全省县以上党委和省直机关局以上负责人转发了来信。习仲勋说:“下面干部敢讲话,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优越性,是政治理论课经常讲而又难以讲好的一课,难在哪里呢?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讲授,在理论上并没有提出太多的问题,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也没有提出多大异议,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听,即使听了,思想上也不接受。所以,  相似文献   

9.
山区的冬季,格外的寒冷,又格外的宁静。然而我所在的生产队会议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老师,薅草的薅字怎么写?”“老师。把蹚她的蹚字教教我们吧!”也许你以为这是在小学生的课堂上,其实不然,这是在生产队文化夜校里。整齐的课桌边坐着男女老少参差不齐的学员,小的有十几岁的“半拉子”劳动力,老的有60多岁的爷爷奶奶。明亮的灯光下, 有的在想,有的在听,有的在记,有的在提问,我就是这个班的“老师”。这一幕虽然已是35年前的事,可好象就发生在昨天,让人难以忘怀。也不知我哪来的人缘,作为“知识青年”刚下乡参加第一次社员大会,就被选为生产队的记工员。别看不是什么“官”, 既无级别,又不脱产,可是责任不小,麻烦事不少。每天200来名劳动力出勤的情  相似文献   

10.
向老师致敬     
<正>"我的师长们,有的驾鹤西去,有的含饴弄孙,更多的还在讲台上执教,粉笔末染白了双鬓,笑容依旧,淡定依然。"家乡在黄土高原,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儿时的求学时光,艰苦但快乐。那时,一个老师教两个年级,每个年级就一个班,一个班就八九个人,教室的前后都是黑板,一年级对着前面的黑板,三年级对着后面的黑板,老师前边讲一会儿,后边讲一会儿。二年级和四年级也如此,五年级因是毕业班,就单独一个教室上课。合班上课是没办法的事情,村子小,学生少,老师更少,我却喜欢。背身听老师讲  相似文献   

11.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最少做了六遍以上的详细笔记。第一遍笔记花的时间最长。用了三个多月,每天进度规定在50页以上。有时,一句拗口而又重要的笔记,我要一口气接连抄十遍,直到滚瓜烂熟才罢休。到后来,一些简单易记的内容我就不抄,多看几遍就掌握了。  相似文献   

12.
在《用美德写青春的人》的报道中,述说了一位普通战士许永捕的人生轨迹。22岁的许永浦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奋斗的歌、闪光的诗,展示了这位普通战士纯洁而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看法,就是为什么而活着。这些年,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讲钱、讲物质利益了,于是有人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讲人生观!”其实,不同意再讲人生观的人,自己也有人生观。比如有的人主张人生就是为了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有的人认为:“入生在世,吃穿二:字”,一生只追求物质享受。于是人们看到,一个企业不管怎么穷.公款大吃大喝不能免,一…  相似文献   

13.
在给高一学生讲“商品”这一概念时,我结合课文上的图示,运用教学中有关的“集合”知识来阐明商品的内涵与外延。下课后,有几位学生问我:“老师,您是教政治的,怎么也懂数学?”语气中带着几丝怀疑、惊奇和敬佩。时下,一些人包括不少学生对政治教师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教政治的“不过会讲几句干巴巴的空道理而已”,没有(也不必要有)其他什么“本领”。因而瞧不起“教政治的”。针对这一偏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改变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以改变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是从道理上向学生讲清,政治教师不只是会讲“大道理…  相似文献   

14.
尹思敏 《半月谈》2004,(14):56-56
学生或家长为什么会给老师送礼?将礼品奉上后.他们内心里的真实感受如何?没有给老师送礼的学生和家长.又如何看待这件事情?面对老师收礼这一现象.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其实都有一肚子话想要说。建议相关人士尤其是老师们都来听一听这些心声.从而对这件事情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蒋建春 《台声》2006,(12):58-59
终于,《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问世了.我开始收拾散乱的稿件和老照片,翻看着一篇篇的文和一幅幅的图.编书时冒出的种种感想又涌现出来.那时忙于编书顾不得整理那些时不时冒出的零散的感想,而现在正是时候……  相似文献   

16.
我们学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将受到老师教育教学的制约,如果像有的老师那样,只知道满堂灌、单一说教,教学枯燥乏味,我们的创新活动将会受到钳制,这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里,我要诚恳地对老师说,为了早出人才,出好人才,我们需要老师改革教学方式,特别是要搞好师生互动。怎么个“互动”法,我想向老师提出以下建议。一、用课堂论辩方式。在政治课教材中,我们有很多不理解的问题。有些政治概念很抽象,仅靠老师讲,我们很难理解,甚至越听越糊涂。老师,你大胆地设疑,让我们充分讨论、分析,通过我们的互动辩论,明辨是…  相似文献   

17.
张百行印象     
"张百行字写得好。"这是上世纪70年代,在济南市的一次书展上听写字的老先生们讲的。从那时起,我开始留意张百行。后来我知道,张百行是济南市写魏笔高手张培志的学生。1979年10月,济南市文联《济南市三十年美术书法作品选(1949—1979)》收有张培志集杜甫句联  相似文献   

18.
如何上好政治复习课,在我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走过不少弯路。一是强调加深拓宽,每上一课前总要找不少的资料充实,总想让学生多学些知识,对问题理解得透彻些,在将来高考中能答得完整些,争取少失分和不失分。这就使得老师在课前花大量时间查找有关资料写教案,累得要死。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听到不少新知识,但到考前复习时感到内容太多,既舍不得丢掉,又记不全面,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现  相似文献   

19.
切莫重用“没有缺点”的干部段义海“讳疾忌医”作为对缺乏自我批评精神者的批评,已经是讲了又讲的一句老话。但现如今,有的人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已不是什么“忌医”,而是根本不承认有“疾”,自然也就根本用不着“医治”了。真的无疾?当然不是,只是“讳疾”已讳到...  相似文献   

20.
“练后”就是学生在做完练习后对练习内容所作的回顾和审视的记录。写好“练后”是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补做难题练习中经常碰到不会做的是目,不少学生在练完后,不认真思考,专等老师讲解。其实大多是囫囵吞枣,往往造成一听就懂,~做就错的现象。因此,必须对难题重新审视,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订正错题先分析错误的原因,如知识残缺、审题不清、粗心大意等。然后用笔标出错处,并在错题后面加以改正。记典型题教师要设计严谨科学、导向正确、立意新颖、构思精巧的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对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