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赵璐 《学理论》2013,(19):129-130
恋爱和婚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婚恋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何认识与评价,不仅会影响其婚恋行为,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进程。而恋爱、婚姻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势必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使之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近年以来,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逐渐发展壮大,其生活发展状况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有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
自21世纪初,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尤其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在工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城市融入等方面的问题,相比之下,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的研究成果则有限。本文以笔者在对苏州,无锡等地的调查为经验材料和叙述蓝本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婚恋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群体。相比较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需求甚至人生态度等,与他们的前辈有着很大进步。但也突出存在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收入普遍偏低,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参保率低,生活满意度低于工作满意度,融入城市困难等诸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应从制度、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要求。目前,要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存在不足、户籍制度的制约、就业的现实压力等等。为此,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消除就业与用工制度上的差异,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城乡居民的互动,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排斥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农民工群体开始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镇农民工的核心群体。但是他们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社会排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严重影响了其融入城市的进程,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社会影响。为此,必须采取全面的反社会排斥对策,逐步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中央—号文件中新生代农民工首次出现在政府的官方报告中,其中报告指出应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力度.我们可以把这个群体界定为—群由1980后和1990后构成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已经占有全国百分之六十的农民工份额.本文对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基础之上,面向社会共发放了1500份调研问卷,其中主要的问卷调研对象为新生代农民工最密集的地方——富士康,在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工荒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不断加剧的民工荒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整体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他们仍然面临着就业技能缺乏、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制度化壁垒稳固、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不利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改变需要积极提升其就业技能、消除就业壁垒、完善就业保障机制,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共同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移民群体,社会融合状况是考察该群体政治信任的关键因素。描述性统计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信任处于较低水平;回归分析表明,经济融合、社会关系融合、文化心理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信任均产生了一定的显著影响,但作用方式存在差异,凸显了社会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当前活跃于城市劳动力市场却难以实现从"民工"到"产业工人"城市职业融入的特殊群体。相对于其父辈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了更多实现职业融入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但仍面临诸多障碍性因素的困扰。只有构建一个帮助新生代农民工突破重围的多元支撑体系,依靠政府引导、与企业的互动、主体自身的努力、工会的积极协调、社会的充分包容等五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才能不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职业融入。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4)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过渡性群体,作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性群体,他们融入城市的意识与其父辈农民工相比是非常强烈的。而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必然会实现市民化,但目前在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困境。  相似文献   

11.
婚恋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在当前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背景下,农村年轻女性对婚姻、家庭和生活的态度也产生了一些积极进步的变化,对婚姻期望值较高,但农村落后的性别文化和经济困难的现实使她们的婚恋观充满了矛盾。她们困守家庭,很难充分发挥个人力量,造成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浪费,更不利于培育积极健康的乡风民俗等。面对农村妇女婚恋观的理想与现实碰撞产生的问题,文章从顶层设计、文化培育、教育奠基、产业强骨、联网互助、法规护航等方面提出了缩小差距、提高女性地位、激发女性建设力量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柯仲甲  桂晓书 《学理论》2012,(11):73-75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由农民工群体中分化出来的群体。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该群体的学术研究也趋向多样化和专业化。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该群体融入城市的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的描述,对近年来相关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进应当从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三个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朱曼 《学理论》2010,(20):21-22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逐渐摆脱了农村人的传统消极因素,向着现代人、城里人的特性靠拢。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产生极其复杂的心理、情绪,这对社会的稳定极为不利。深入研究这一群体的思想状况,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崭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女性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压力显著大于男性;但透过调研中大量个案访谈却发现,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比男性更少出现过激行为,更适应城市生活。回归分析亦证明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大,但城市适应力却更强。通过机制解释分析则发现,导致这一悖论的原因主要在于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诉说和社会帮助两方面显著优于男性,拥有较好的心理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占据农民工队伍中的大多数,他们对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塑造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能否顺利地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身份及角色转变.试从我国政府责任的角度出发,揭示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并探讨以期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时下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队伍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分析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适应现状的基础上,剖析黑龙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黑龙江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城市适应必须要加强素质提升的思路、模式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女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特殊的女性群体,作为高学历的优秀知识女性,她们的婚恋心理引起了学界的较多关注,从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心理特点着手,分析了其婚恋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定位不明确、婚姻市场规律的影响、社会性别角色定位这三大原因,最后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未婚女研究生正常的婚恋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结构、参照群体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公平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2010年的CGSS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公平感。在社会层次的不公平感上,新生代农民工是体验最为强烈的群体;但在个人层次的不公平感上,新生代农民工与其他群体没有显著差别。在社会结构方面,其受雇佣的地位使其收入不公平感显著增强,而他们当中的高收入(相对高收入)者则体验了更多的不平等,从而产生更强烈的社会层面的不公平感。社会比较变量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公平感的影响反映的是其参照群体的选择,他们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双重隧道中,这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仍然是沉默的群体,但其中的一部分高收入者在追求平等享有城市资源和服务的过程中产生了更为强烈的不公平感。  相似文献   

19.
甄月桥  钟承志 《学理论》2011,(25):65-67
新生代农民工在自我身份认知上,一方面表现出对融入城市的期盼;另一方面,出现自我对身份认知迷茫、困惑,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认知失调及行为的选择性差异。其群体内部日趋显著的分化也逐渐引起社会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这种分化所产生的个体对身份认知的不同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知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现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如今老一辈农民工不断减少,新生代的农民工不断壮大并呈现出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特点。文章主要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进行阐述,挖掘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学界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使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不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