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毛毯,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使用。然而,在战争年代,要想得到一条毛毯却并不容易,下面所要讲述的就是有关一条毛毯的故事。图片中的这条毛毯不仅可以挡风御寒,还经历了血与火的战斗洗礼,它凝结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的情谊。这条珍贵的毛毯就是由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1996,(6)
一条珍贵的毛毯在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非常珍贵的毛毯。这条毛毯是由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红五军团副总指挥董振堂送给红军总司令朱德同志的。董振堂原是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七十二旅旅长。1931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影响和领导下,这个部队的17000多...  相似文献   

3.
从延安走来     
《红岩春秋》2022,(11):6-7
<正>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抵达陕北,直到1948年3月,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经历了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实现解放战争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4.
正北安和延安有着重要的红色基因传承关系。这段历史虽然不为很多人所知,却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北安与延安,一个在东北(黑龙江),一个在西北,相距几千里,相隔万千重,是伟大的革命斗争把两地紧密联系起来,并铸就薪火相传的红色血脉——1945年11月15日,受党中央派遣,延安干部团195人来到北安,这一骨干力量领导创建了老黑龙江省根据地,使北安具有了源自革命圣地延安的纯粹红色基因,成为东北"红色之都",从而书写了红色北安辉煌的历史,也使北安拥有了"塞北延安"的美名。  相似文献   

5.
6.
《湘潮》1993,(Z1)
《从瑞金到延安》是湘籍老一辈女革命家刘英的长征回忆录。作者以清晰自然的笔调再现了当年跟随中央红军突破重重艰险、完成战略转移的详细经过。字里行间洋溢着红军战士积极乐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一时空,作者刘英与张闻天的爱情也在悄悄地发生发展,成为贯穿全文的又一条红线。这是一首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交响曲。读罢此文,您的感受决不止长征路上的艰辛,更多的将是“三军过后”的异样情趣……  相似文献   

7.
这是我在红军主力长征结束后的一段难忘经历:在祁连山打游击、被马步芳匪帮囚困以及逃离敌营辗转数千里回到延安。山上游击1937年3月,在风)弥漫的祁连山,我和战友们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目送红军主力部队远去。我们红五军团和三十军、九军组成的西路军,于1936年10月在张国焘强令下,西渡黄河,沿河西走廊向新疆挺进。一路上,我们遭到数倍于我的马步芳匪帮的围困堵截,先后在倪家营子、古浪、高台等地与敌激战。虽然红军将士英勇顽强重创强敌,但力量也被消耗得越来越小,3万多人的西路军到进祁连山时,仅剩3千余人。突出重围的西…  相似文献   

8.
段兵  孙江 《世纪桥》2006,(11):12-19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历史中,曾有这么一所学校,因为他的创办,而使毛主席发出了:“因为有陕公.中国不会亡”的感叹!这所学校历经了战火的洗礼.也经受住了和平年代的考验,在党的各个发展时期.都与党相依相随.这就是从革命圣地——延安走来的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坐落在文化历史名城——西安。学校的前身是党于1937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和1941年建立的延安大学,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历史就不能不提陕北公学和延安大学。 陕北公学开创了我党开办高等干部学校之先河,为党的干部高等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13000名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学校在历经50年代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和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西北政法学院等发展阶段,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和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革命干部。新时期以来,西北政法学院并没有偏安一隅.而是紧随党的路线方针在西北乃至全国培养了无数的法律人才.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6年11月,西北政法学院正式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这座有着正宗红色血统的大学迎来了又一次发展契机.必将抒写中国新时期教育发展史上的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9.
《党史纵览》2012,(2):55
对于延安整风在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个人崇拜的萌芽的问题。著名党史学者龚育之曾指出:“延安整风有没有不足?在全党确立毛泽东的道路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的共识和信念.这是符合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10.
正有"鲁门弟子"之称的著名作家萧军,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一部抗日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敲开了中国文坛的大门。1938年7月,他偕新婚妻子王德芬到成都生活了一年多。其间,担任成都《新民报》副刊主编,同时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针贬时弊、鼓吹抗战的杂文,其尖锐犀利的文风,颇有鲁迅遗风。他还经常到各大学和群众集会上作抗日救亡演讲,创办文艺补习夜校,开设专售进步书籍的"跋涉  相似文献   

11.
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从1935年到194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形成、演变和主要特征,并构建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本书的研究证明。大国在东亚地区关系的变动,是中共对外政策缘起和发展的主要国际背景,而且它的影响后来变得越来越直接。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用着一块桔黄色的毛毯,这是延安利民毛纺厂赠送给他的一件珍贵的礼物。这块质料很好的毛毯成为毛泽东当时个人生活中的一件最时髦而又最实用的物品。然而,在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到安塞王家湾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时,他却把这件爱物送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警卫战士。在那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毛泽东的行李算是中央前委机关人员中数量最多、份量最重的了。两个白铁皮制成的箱子,走到哪里带到那里,里面装的全是一叠叠马兰纸和重要文件,还有一本本参考书籍和军用地图,沉甸甸的。可是大家清楚,这两个铁皮箱非常重要。毛泽东无论是指挥…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1945年中央派出的干部团中有195人到达北安,将红色火种播撒在北安、绽放在黑龙江,使黑龙江的革命形势和工作局面焕然一新.今天我们如何评价当年干部团成员创建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意义?牛升海:当年这支干部团成员都是受党培养多年的优秀干部,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创建黑龙江省根据地的骨干力量.他们不畏艰险,领导全省人民顺利完成建立各级党组织和民主政权、组建根据地部队并剿匪、开展土地改革、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四大任务,将黑龙江省打造为稳固的后方基地,为前线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仅从1947年年初到1948年年末的两年时间内,黑龙江省就输送新兵9.5万人、民工1.6万人次、粮食80多万吨、谷草4.7万吨、担架3200多副、马匹5600多匹、大车1200多辆及其他大批物资,为夺取东北乃至全国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陈正人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他从井冈山时期起就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为党、为人民、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奋斗,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这篇回忆录是陈正人在1967年6月12日,就其1935年夏按照苏区中央分局决定潜赴白区治病,到1937年6月来到延安这一段历史所做的陈述。在编辑本文的过程中,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段经历,在文章中补充了陈正人1940年6月在延安所写的《正人自传》中的相关内容,并在个别地方做了文字改动,文章的题目及内文小标题为编者所加。由于写作时环境所限,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作者的记忆难免有误,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5.
王兴璞 《奋斗》2009,(10):32-33
1946年12月某日.冰封雪裹的穆棱河畔,万木萧条。寒风凛冽。年仅26岁,一袭戎装,身材高挑.英武挺拔的陈慕华,在警卫员的护卫下,辗转千里,带着大女儿和三女儿,走下硬板儿火车,来到穆棱煤矿所在地鸡西市梨树镇。初识陈慕华,就感受到她那延安培养出的年轻老干部的气质,平易近人.严谨求实。坚毅果敢。  相似文献   

16.
跟随毛主席从延安到北平申虎成毛主席欢宴延安枣园居民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反动派对我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严密、全面的封锁,给边区造成很大困难。当时群众公粮任务负担重,人民群众有议论。毛主席十分重视群众的反映,认为陕北这个地方人口不足140万,一年...  相似文献   

17.
孙中华 《湘潮》2012,(3):7-9
1941年10月3日,毛泽东电告刘少奇,中央决定他返回延安,准备参加七大。1942年2月,经过5个月紧张工作,对巩固和发展华中根据地进行了精心构思和全面部署后,刘少奇决定启程返回延安。12月30日,他平安抵达延安。在苏北到延安,千里迢迢,中间很多地方是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占领区,仅敌人设置的封锁线就有103道。  相似文献   

18.
王卫 《世纪桥》2012,(19):35-36,38
延安整风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并对建国后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界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构建无产阶级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及重要举措。在延安整风运动即将全面展开之时,以讽刺漫画、杂文、墙报等主要形式的延安文艺新潮,则成为了波涛汹涌的文艺界整风的缘起。  相似文献   

19.
江涛 《党史文汇》2010,(7):43-44
在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的陈列展厅里,陈列着一条红底白花图案的毛毯,毛毯上缀着许多块补丁,看起来极为普通。可这条看似普通的毛毯,却有着非凡的经历,凝结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  相似文献   

20.
1946年7月11日,在延安南部的鸡加村,远远就看见搭起的许多席棚,周围彩旗飘扬,人群攒动,还不时听到喧天的锣鼓声。原来那里正在举行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迎接从新疆回来的100多名共产党员。这批共产党人是由新疆警备司令部少将交通处长刘亚哲护送回来的,他们历时一个多月,行程近三千公里,其间波折不断,险象环生,终于虎口逃生,从新疆回到延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