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辕 《当代贵州》2008,(12):44-44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也是散文大家。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却思维敏捷,不断有散文随笔问世。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也是散文大家。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却思维敏捷,不断有散文随笔问世。  相似文献   

3.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去世后,不少的人认为“中国再无国学大师”。但季老生前却不承认自己是“大师”,而称赞饶宗颐为“大师”。他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是饶宗颐。”季老与饶宗颐相识数十年,两人在语言学、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颇有交集,惺惺相惜,“北季南饶”成为学界佳话。  相似文献   

4.
徐恒足 《世纪风采》2007,(10):26-27
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中昭告天下,请求摘下他头上“国学大师”、“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读来令人唏嘘感慨。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24日,我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张中行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张中行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等被尊为“未名四老”。也有人把他与季羡林、钱钟书、施蜇存并列,称之为当今中国的四位“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6.
国学大师钱基博其人其事顾育豹钱基博先生(1887-1958年),江苏无锡人,是闻名海内外的近代国学大师,系著名学者钱钟书之父。他一生著作甚丰,著名的如《经学通志》、《版本通义》、《古籍举要》、《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等。南通实业...  相似文献   

7.
长衫李浬     
陈元 《当代党员》2009,(9):54-55
7月11日,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去世。一位身在拉萨机场的年轻学者闻讯后失声痛哭。这位身着长衫的年轻人名叫李浬,他因执著追寻国学的真谛而与季羡林有一段传奇般的忘年交……  相似文献   

8.
读书     
季羡林新作感悟 人生今年8月,季羡林先生将迎来他的95岁寿诞,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季羡林的新作《我的人生感悟》,收录了他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的散文.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论兵     
常名 《学习导报》2013,(12):38-38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于逝世前一年,曾与俞源等几位资深战略学者论兵一番,其中谈到毛泽东军事思想。季老特别推崇毛主席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认为这是军队作战思想的精髓和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他还认为对待战争问题不能太天真、太幼稚。季老的论兵之言很有意思,也很有现实价值,我与俞源先生的话,是这么聊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季羡林一向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其主要是研究东方文化和印度学的。不管怎样,这样一位著述颇丰、经历坎坷的文化学者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季羡林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指出,从人类全部历史上来看,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季羡林先生何以如此自信呢?笔者试图从三个角度分析及证明这一预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李舫 《新湘评论》2010,(2):42-42
2009年7月11日,当代中国两位学术泰斗任继愈、季羡林同日辞世。从学术成就来看,就学术影响而言,或拿治学品格以论,两位先生可谓学贯东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在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痛悲、举国痛惜!  相似文献   

12.
李舫 《学习导报》2010,(2):42-42
2009年7月11日,当代中国两位学术泰斗任继愈、季羡林同日辞世。从学术成就来看,就学术影响而言,或拿治学品格以论,两位先生可谓学贯东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在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痛悲、举国痛惜!  相似文献   

13.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故乡是鲁西北平原上的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季老曾在许多文章中描写他儿时官庄的生活情景,特别是《月是故乡明》一文,用饱含真情的笔墨描写了官庄村那个平凡可爱的小月亮。短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12,(5):F0002-F0002
启功(1912年-2005年)先生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书画大师、教育家。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尔鲁先生(羲民)、吴熙曾先生(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沅叔先生(增湘)推介,受业于陈...  相似文献   

15.
严海建 《党建》2014,(12):57-58
正他是文化田园里的一位农耕夫,他的学术成就为海内外同知共仰,他的治学精神值得永世传承!2014年金秋,97岁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荣获"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组委会在给饶宗颐先生的颁奖词中称,"他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  相似文献   

16.
“大师”、“泰斗”、“国宝”,这是三顶多么光荣的桂冠,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季羡林先生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觉,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辞谢,不是虚伪的作秀,而是求实作风的表现。他说:  相似文献   

17.
“大师”、“泰斗”、“国宝”,这是三顶多么光荣的桂冠,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季羡林先生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觉,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辞谢,不是虚伪的作秀,而是求实作风的表现。他说: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大师稀缺的时代,人们才会格外缅怀每一位大师的逝去。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先生可谓学贯东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却始终保持着宽厚、谦逊、平和、坚韧的秉性,而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真正的大师品格。  相似文献   

19.
文忠 《党史文苑》2005,(9):19-22
2005年6月30日凌晨2点25分,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在北大医院逝世,享年93岁.北京师范大学在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设置灵堂,数以万计的校内外各界人士前往吊唁,沉痛悼念一代书法泰斗启功先生.悼念的人们深知"国学大师"启功不仅对文化艺术情有独钟,而且在爱情道路上更是执著痴情,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20.
他为何受到大师们的青睐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来本刊记者杜梅萍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张岱年先生,海外著名学者陈荣捷先生、杜维明先生都堪称一代大师,学界泰斗。能受到他们的赏识、赞许,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当然这背后也必有支撑起这荣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