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化抗争”是抗争者通过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主动吸引传媒关注进而推动利益诉求获得解决的一种抗争方式,它与其他形式的抗争行动存在差别,是抗争者经过计算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但其成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非制度抗争方式具有正负双重效应,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破解非制度性维权的困境须将公民的权益诉求引向制度框架之内,并进行相应的结构性变革.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手段性参与,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形式多样化、过程无序化、趋势扩大化的特点,其根源在于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社会利益分化。另外,农民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基层政府行为不规范、熟人社会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及农民自身素质不高也是引发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重要原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完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消除熟人社会的不利影响,培育新型农民以使农民政治参与走上制度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非制度化建设:我国行政伦理变革的核心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行政伦理变革中非制度化建设所涉及的地位问题、制度支撑问题、相关机制问题和与政治文明理念的互动关系问题四个方面看,我国应当在行政伦理变革中扬弃传统的感性主义倾向,倡导理性伦理观,推动新型道德文化的生成,以增进社会和谐幸福。  相似文献   

4.
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是否能够得到及时处理、答复,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满足,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新的特点,要从这些新的特点出发,全面深入分析我国利益表达的现.状及问题的原因,通过制度化、法制化、程序化、加强监管等措施,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利益诉求保障机制的构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人本法律观指导下完善统一立法,落实政府对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各项政策,疏通和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司法保证对农民工利益缺失的救济等举措,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实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梗阻"现象。引起政策执行梗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应从非制度化因素的视角,选取社会关系网络和政治文化两方面来分析其对政策执行梗阻的影响作用,并提出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减少政策本身的漏洞;承认政府官员的合法权益,以薪养廉;以依法行政和公民参与为要求加强制度变迁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8.
作为农民工内部代际更替的产物,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大军的主体。与第一代农民工一样,新生代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以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推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但是,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推进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从主观能力提升、渠道拓展、制度化和组织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在对其原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试图寻找促成农民从非制度化转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影响国家政治的稳定。当前,我国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为了使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农民工政治参与健康有序的进行,从而维护农村的稳定,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民为了保护自身利益 ,常常诉诸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这主要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组织化程度差以及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不健全、法律不完善有关。这种状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采取相应措施 ,将农民的政治参与逐步引入制度化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一起调解案,通过对国家法的"只提不用"与民族习惯的"只用不提"的实践,展示了二者交叉渗透的真实图景。该案的解释结论表明在西部民族地区国家法虽然没有深入基层社会,但已在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化"地改造着社会;而民族习惯在保持对基层社会既定影响的同时,却以"非制度化"的方式影响着国家。这种交叉渗透的"实体理性"进一步体现为在该地区基层社会的纠纷解决中国家运用"外-内-外"的经验法则而民众却运用"内-外-内"的经验法则,二者虽然方向相反,但在相互耦合中都指向了回应社会的目标,从而实现了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民工非物质利益权益保障问题我国应借鉴国际上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对农民工非物质利益权益保障进行法律制度安排,建立公正的社会代价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法治体系和社会信任法律体系,这对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表明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可喜进步。但是,有些地方的农民在政治参与中出现了一些非制度化现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乡村政治体系制度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权益被侵犯现象时有发生,而现行劳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法律执行不力等原因进一步造成农民工维权困难。应进一步完善劳动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大执法执行力度,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素质和法律素质,这样才能既"治标"又"治本",最大化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90年代后 ,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在部分农村地区呈现上升扩大态势 ,这对农村基层政权和农村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引导农民通过制度内渠道进行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我国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呈现增长的趋势,这给经济建设、政治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都造成了消极影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转型期我国的特定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和公民素质及政治心理等主观因素双向作用的产物。治理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需要以“民本”发展观为指导,解决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直接诱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社会经济问题,疏通、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进行“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8.
组织增权:农民工维权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维权问题,既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权保护。农民工现有的维权手段,以正式制度提供的救济方式为主,多数有“补救”性质,有相当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的维权方式是不是应该扩开更多的途径,从被动的“补救”向主动的“自救”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建立农民工非政府组织,有利于聚集他们的社会资本,使他们在单个个体实施自力救济困难的情形之下,通过组织的帮助实现维权,进而通过组织预先防范,避免落入被动不利的境地,维护他们的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弱势群体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有扩大的趋势。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自身因素和政治参与的外部环境分析弱势群体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劳动权益受损与行动选择研究:两代农民工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利益抗争行动参与比例远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利益抗争行动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权益受损及认知、人生及健康侵害经历和认知、结社力量;影响第一代农民工利益抗争行动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会与居住状况.客观权益受损及其认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利益抗争行动的影响说明工人的意识、觉醒及阶级经历对于行动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