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天扬在1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思量着"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句话。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其一,如果有朋友邀请我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去?答案很肯定,不会!人到中年的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凑这个热闹的。其二,如果我的孩子要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阻拦?答案也很肯定,不会。原因很简单,我无法做到让他永远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孩子,见  相似文献   

2.
我去香港,和李嘉诚吃了一顿饭,感触非常大。我们坐上电梯,开电梯门的时候,李嘉诚已经在门口等我们,然后给我们发名片。发名片后,我们一人抽了一个签,这个签是一个号,是我们照相时将站的位置,是随便抽的。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照相还要抽签,后来才知道,这是用心良苦,为了大家都舒服。抽号照相后又抽个号,  相似文献   

3.
封面人物     
没见到冷重光之前,对他就有了一些粗略了解:1951年生人,共产党员,1968年上山下乡当知识青年,1977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工作了几年后,去日本山梨医科大学深造,1998年取得骨料博士学位后回国,现任沈阳市骨科医院院长。 洋博士、大医院的院长、骨科专家、技术权威,等等,有了这样一些头衔后,人往往会很神秘。但在见到冷重光的那一刻,我的感觉不是这样。因为是休息日,因为是非正式场合,他的衣着很随意,而表情就更随意了,是那种很憨厚,见了第一面就可以信任的感觉。 冷重光确实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一个值得信任的院长,一个值得信任的骨科医生。 还是大学刚毕业当医生时,他就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同行和患者的赞  相似文献   

4.
李嘉诚是蝉联多年的华人首富,也是煲心灵鸡汤的大户与高手。记录他励志名言与成功经历的书有多种版本,且一直都很畅销,譬如,“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这是讲信心;“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这是讲勇敢;  相似文献   

5.
大陆富豪对慈善事业和捐赠没有太多兴趣几乎成为公认的事实。与大陆富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最近,华人世界首富李嘉诚宣布,将自己个人财富的1/3(大约480亿港元),捐给旗下“李嘉诚基金会”。这是华人富豪最大的一笔善款捐助,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李嘉诚的善举不禁让人联想到比尔·盖茨,想到巴菲特,他们都将自己的巨额财富捐给了慈善事业。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为什么如此慷慨捐赠,而内地企业家为何如此“小气”?一个常见的观点是:税收制度使其所以然。因为“巴菲特”们通过捐赠可以避税,所以他们非常乐意大做善事,而中国目前的税收制…  相似文献   

6.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露头脸的人,倘无名片之助,其不便之处是非常多的。试想,每天见到的生人,出于礼节或者需要,得为他们一一写下自己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邮政编码以及职务等等,得浪费多少时间。不独此也,还有那职务问题更难处理,不写吧,怕被人看轻;写下吧,真有点难为情。现在好了,将名片向新朋们一递,种种麻烦便迎刃而解。名片的作用可谓大矣哉!  相似文献   

7.
1938年7月,沈流等人由武昌东北救亡总会民先总队部介绍,去延安抗大学习.他们几个学生先到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办理组织手续,在值班室登记后,找了几个房间没找到人.后来,沈流随手推开一个房间的门,见到一张宽大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中年人,身穿旧灰料子服,两只胳膊上戴着黑布套袖,头发向后梳着,一双浓眉下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见有人进来  相似文献   

8.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舞台,刘翔的舞台是田径场,章子怡的舞台是表演台,李嘉诚的舞台是商界……当然,我们中的多数只是普通人,或许不会像他们那般星光灿烂,但是只有适合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房俐 《新长征》2000,(2):33-35,,28,
在美国,只要你没有持枪犯罪的历史,你就可以随地、随意买枪。因为美国的有关法律规定,不能向有持枪犯罪前科的人出售枪支。美国的枪店很多,许多男人把逛枪店当作一种消遣,而买枪、藏枪则是不少男人以至个别女人的嗜好。我们到洛杉矶时,见到一位几年前从长春出去的女士,她于去年同一个美国人结了婚。在他们家里,值钱的家当就是她丈夫一年一年积累的一把又一把长枪、短枪。据美国有关方面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现在有两亿七千三百万人,而社会上仅手枪就有两亿多把。枪多,由枪所制造的“悲剧”就多。一对年轻夫妇,把忘了退掉子弹的手枪放在枕头下…  相似文献   

10.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4,(17):13-13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我密集地见了十多名官员,外省为主。这些官员均是“80后”,年纪最小者也有3l岁了,他们均是在大学毕业后就通过公考进入官场,算得上是当初标准的“三门干部”。经过十年左右的官场生涯,他们基本上有几个其同点: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由于工作关系,我密集地见了十多名官员,外省为主。这些官员均是"80后",年纪最小者也有31岁了,他们均是在大学毕业后就通过公考进入官场,算得上是当初标准的"三门干部"。经过十年左右的官场生涯,他们基本上有几个共同点:首先,他们基本上都成长为了"官",尽管有的职务并不高。这些人中,有人当上了镇长,有人做了省级国企的副总,有人在基层部门副职历练后提拔到地市。也  相似文献   

12.
艾迪 《党课》2009,(4):99-100
每天早上醒来时,如果你能看看自己是否对这新开始的一天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你就能知道自己心态是否还很年轻。心态年轻的人在早上总会感觉兴奋,就好像有个声音对自己说:“又是新的一天了,今天肯定会有更精彩的事情发生。”而暮气沉沉的人早上从梦中醒来时会有点儿疲惫,总是认为新的一天不会和已经过去的那干百个日子有什么区别,因此他们没有期待,也没有快乐。也是,对生活都没有了期待,更何谈从生活中寻找快乐?  相似文献   

13.
富贵是一个词。富就贵,人们通常这样认为。其实,富并不等于贵;富裕的人并不一定就高贵。华人首富李嘉诚认为:富则物也,贵在精神。在李嘉诚看来,富而不贵问题在富后没有醒悟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用自己所获得的财富去回报社会。因此,只是富而不贵,富贵不能连结在一起。由此不禁联想到,时下社会上流传的这样一句话:"富人富得只剩下钱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暴富后趾高气扬,唯我独尊,嚣张霸道,挥霍无耻。行凶打  相似文献   

14.
见到王宇之前,就听到一些对他的评价:“个性分明,是个让人一见就会喜欢上的人。”“这小子了得,属实干家型的魅力领导。”  相似文献   

15.
新鲜的问候     
<正>不知从何时起,忽然意识到,身边有朋友在来电的时候,首先会问候":你现在说话方便吗?"这样问候的朋友大多温润体贴,大概是怕打扰、占用对方时间,或者让自己在电话中进入了对方不方便的情境中。于是,自然就想到了微信。现在真的有些后悔加入了几个群,尽管为数也不多。因为朋友圈还好说,做个屏蔽不看就罢了——入了群,再退出……嘿嘿,你还要不要混了?不过呢,就在写作这篇小东西时,感觉一群人就在客厅里聚着不走  相似文献   

16.
天堂与地狱     
天堂和地狱是两个极端的概念。天堂人人想,地狱个个怕。可天堂、地狱究竟有多大的不同,很多人却是茫然的。最近看到一则西方童话,说的是上帝带人参观天堂和地狱的情形:先看地狱,那里一屋子入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坐着,由于每个人手里的汤匙柄太长,食物送不到嘴里,个个表情饥饿而失望;再看天堂,这里同样也是大锅长匙,但是,人们表现满足而快乐,因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长匙喂对方。阅后立觉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7.
正1960年8月的一天,大雨倾盆,来北戴河图书室借书的人自然不多,图书管理员小王坐在空荡荡的图书室里。电话铃响了,打电话的人要借一本世界地图和几本书,说是要研究一个问题。小王抱歉地告诉他:"这几本书按照规定不能外借,您如果需要,可以到图书室来看。"对方只好把电话挂上。这时,窗外的雨又下大了,"不会  相似文献   

18.
此在的幸福     
铜仁的文化名片是"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在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诸多媒体上可频繁见到"梵天净土、弥勒道场"广告,主打佛教名山牌;在铜仁市区,现在见得较多的宣传语则是"建设幸福新铜仁"。弥勒佛与梵净山暂且不去说他。仅仅"桃源"、"幸福"这两个词语,就足以令人浮想联翩。东晋,桃源的端口。捕鱼人缘溪而行,溯源而至,见到了武陵深处一个美好的社会:良田美地,往来耕作,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自自在在的环境,轻轻松松的生活。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相连,陶渊明给出了一个幸福社会的蓝本。  相似文献   

19.
李嘉诚:让儿子当球童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据说,在儿子李泽钜、李泽锴还只有八九岁时,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是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若没有志气,就不会有所作为;一个队伍若没有士气,就不会有凝聚力;一个单位若没有名气,就不会有感召力;若“三气”皆无,实乃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一个单位总是要有一点精神才好,而这“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