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全球性议题与全球政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世人的眼光聚焦于全球性议题和全球政治的重大发展变化:挑战激增,议题转换.重点转移,合作共治得到强化,国家权力与作用有了某种回归,全球政治中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深刻变化,并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全球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2.
What effect do economic sanctions have on the IMF lending decisions? Though countries under economic sanctions often face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ifficulties, no comprehensive research to date has explored whether the IMF as a de facto lender of last resort intervenes in those countries in need. We posit that economic coercion is likely to hinder the target’s access to IMF credits as sanctioning (sender) countries are likely to use their political influence in the IMF to deny funds to the destabilized target economies. To assess the empirical merits of the hypothesis, we combine data on the IMF lending with the economic sanctions data for 120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from 1975 to 2005. Results indicate that target countries are less likely to receive IMF funds, especially when under sanctions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Our findings contradict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at the IMF is tasked with providing lifelines to member governments in need of help to ease their short-term balance of payment problems. Further, as much as IMF loans can be used as positive inducements to acquire a country’s strategic cooperation, we show that they might also be used by sender countries as a punishment tool against target countries to amplify the impact of sanctions regimes.  相似文献   

3.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rgentina's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cannot be fully understood without an analysis of recent political processes. It defines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ity that have characterised Argentina's democracy-building processes. This de-institutionalisation of politics was perceived as the facilitator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state reform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practice,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ity contributed to the crisis of 2001. The article begins by analysing the scale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risis from 1999. It is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ity implemented by the Raúl Alfonsín and Carlos Menem's governments and then goes on to explain the consequences of informal politics. Finally, it concludes by outlining the main factors that conspire against democracy and economic stability in Argentina.  相似文献   

4.
尼日利亚政党政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身发展阶段滞后和部族、宗教及地区矛盾尖锐 ,尼日利亚民主基础脆弱 ,政党政治先天不足 ,独立后未能有效承担民族国家建设的使命 ,无法应对军人发难。然而 ,由于政党政治代表着尼现代政治的发展方向 ,长期的军政权统治并未完全打断政党内在演变的脉络 ,尼日利亚当今主要政党均有各自的历史传承。进入第三共和国后 ,政党政治呈现出三党并立、一党坐大和一切围绕选举等特点 ,既是本身发展历程的结果 ,也反映出非洲国家政治发展的共性。今后 ,尼日利亚重回军政权统治的可能性小 ,政党政治会在现有框架下 ,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颠簸前行 ,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民族国家建设和政治、经济解放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权威主义政治在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经济转轨时期出现了回归,又进一步被俄罗斯的宪政结构所确立,再一次对俄罗斯的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权威主义政治也面临挑战.构建法理型权威政治应成为俄罗斯转型时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桂梅 《西亚非洲》2005,41(4):67-72
近几年来非洲经济呈现3个重要特征:经济增长与严重的贫困化并存;注重资源开发的同时追求经济多样化发展;立足自主发展与争取国际协调并重。这3个重要特征均具有延续发展的共性,决定了未来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走向:经济持续发展,但短期内无法改变世界上最贫困落后地区的地位;资源开发仍是主导产业,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多样化战略初显活力,但单一经济的改造仍然严峻;《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立足自主发展的同时争取国际社会的配合,为未来非洲经济振兴带来希望,但其目标的实现仍存在许多的困难与限制。  相似文献   

7.
晚近国际经济立法的勃兴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国际关系理论背景,本文试对后者进行探讨。文章首先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进行简要概述;再对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对晚近国际经济立法产生的重大影响,做出深入探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立法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印度正在崛起 ,印度巨人”等字眼常常出现在报刊、网页。印度经济真的能支撑印度崛起 ,使之成为印度巨人吗 ?本文简要地提出了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几个因素 :居民生活水平低下 ,贫富悬殊大 ,人口爆炸 ,自然条件差 ,宗教矛盾冲突和印巴战争隐患等等 .印度要成为巨人 ,这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自俄罗斯启动民主化改革以来,其政治发展进程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公民文化的构建对于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完善及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俄罗斯目前带有权威主义色彩的政治现状,无疑对其构建公民文化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普京经济思想与俄经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京主政俄罗斯后 ,特别重视经济发展 ,提出了以“赶超”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思想 ,要求政府提出“雄心勃勃”的经济振兴计划 ,力争在未来 10— 2 0年内 ,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文章认为 ,俄政府提出的中长期计划虽然不太符合总统“必须高速发展”的要求 ,但它是务实和可行的。文中对普京的主要经济发展思想以及俄罗斯今后十年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马来西亚本土华商和外来华商①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活动.1970年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本土华商尽管面对诸多限制与挑战,仍在多个经济领域表现优异.为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资金.此举虽将给马来西亚本土华商带来挑战,但本土华商应藉此契机加强与外来华商的合作关系,引领马来西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2010年3月,欧盟公布了欧盟2020战略,该战略是继2000年制定的里斯本战略之后指导欧盟下一个10年经济发展的全新规划,发展低碳经济是其中的优先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博茨瓦纳独立40多年来,根据本国历史和社会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其发展经济的经验在于:灵活务实地处理与原殖民宗主国和敌对邻国的关系,有效克服了建国初期的财经困难;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为引用外资与技术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采矿业,夯实了经济基础;因时制宜实施经济多样化发展战略,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使博茨瓦纳经济稳步发展,民生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4.
15.
先知穆罕默德以其成功的经商经历和执著的信仰追求而成为阿拉伯民族经商、信教文化传统的个体典范,起步于欧卡兹集市和克尔白神庙的阿拉伯商人则在经训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借助朝觐商路与海外贸易又将这一文化传统予以传扬;清真寺和集市分别成为神性与俗性的象征符号,二者的关系就不只在空间上的并存,更多还在于集市经济活动要受到清真寺伊玛目所宣传的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制约,进而彰显伊斯兰经济文化与穆斯林特定生存环境间的内在关联性;伊斯兰经济文化也面临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应深入探究利息理论在现实操作中的变通策略及实施办法,积极寻求寺院经济融入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并充分认识清真寺在伊斯兰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东亚模式曾经受到广泛赞扬,成为众多落后国家争相效仿的楷模.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洗礼,东亚模式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更新.这次面临全球金融危机,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在金融风暴中展示出的一些优势,是抵御冲击的有效措施.因此,有必要再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特征,探讨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构建以及目前面临的能源和通货膨胀新挑战,为东亚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1988年以来缅甸的对外经济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对缅甸经济以及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政治-经济及其互动的角度分析缅甸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成效和特点以及对缅甸所具有的意义。文章认为,缅甸的对外经济关系对缅甸军政府的维系至关重要,但由于受到西方国家制裁的严重制约,对缅甸国内经济的支持有限。  相似文献   

19.
郭淑红 《西亚非洲》2003,2(3):41-44
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非洲 ,资本却严重不足 ,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非洲资本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发展水平低 ,人均收入尤其是可支配收入少 ;以农矿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 ,外贸创汇能力差 ;依赖外援却没有充分利用好外援 ;政局不稳 ,影响了非洲内部的投资 ;制度中存在种种弊端 ,影响资本形成 ;此外 ,还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有 :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促使企业增效、创收 ;企业必须适应市场需要 ,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优化管理 ,实现最大盈利 ;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促进储蓄和投资 ;吸引外资 ,有效利用外援和国际优惠贷款  相似文献   

20.
外援在非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外部援助在非洲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非洲国家独立后,外部援助的数量逐步增加,1990年代后虽出现下降,但仍保持相当的规模.因此,外部援助在非洲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由于非洲国家缺乏对外部援助的整体思考和有效协调,由于援助方与非洲政府、当地居民之间缺少沟通,对非洲的援助工作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外部援助毕竟给非洲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因此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