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赶超战略不利于劳动力就业,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利于劳动力就业;紧接着指出了中国现实中的悖论,即中国的赶超战略实现了充分就业,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却导致了大量失业,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就中国未来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发展,提出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我国出现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共存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0%.老年人口增长幅度的加快,将给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参与丰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劳动经济学为视角,具体分析我国老龄化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劳动力结构失衡对就业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这 影响不仅是对失业个人的影响,而且还会给社会注入不稳定的因素,对此,应采取相应 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精准劳动法治的实质,在于寻求作为劳动法治顶层设计的两大元素—管制与自治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构成、就业方式、就业的市场性质以及就业的企业形态等方面,均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对此矛盾及其劳动法治精准化要求认识不足,成为引发管制与自治法律失衡与劳动法治精准化缺失的重要原因。应对的思路是,以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解决为中心,在劳动力市场基础和专项劳动法治建设中,寻求管制与自治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藉此实现精准劳动法治,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以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为主体的跨省区、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成为湖北地区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而显著的特征。目前,这种流动模式对湖北发展的制约正逐步显现。国家在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上要发挥更大作用,政策关注的重点应当从当前确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转向通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促使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同时,必须改革关于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彻底改变目前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吸纳、社会拒绝”的地方政策,促使“民工”变成“居民”。  相似文献   

6.
关于十堰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二汽重心逐步东移襄樊、武汉,尤其是二汽总部东迁武汉后,十堰如何继续发展,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十堰应将其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既要依靠国家及湖北省对十堰的外在支援,又要积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认真做好水、生态、汽车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房瑞 《前沿》2005,(4):109-111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赶上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是民族地区的既定目标,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策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由于受历史、区位、体制、民族、宗教、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显。民族地区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资源潜力、生态状况等条件,正确地选择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成为高速发展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外向型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是藏区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分析了藏区民族旅游经济的现状与不足,探讨藏区民族旅游经济外向型发展的研究思路,通过对藏区民族旅游经济生态条件和国际心理基础、机遇和必要性的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藏区民族旅游经济外向发展的路径:基础路径—依托政策支持,取得"良柔"发展;南下路径——利用近邻效应开拓南亚旅游市场;东进路径——依靠体育旅游以及宗教的引力开拓东方韩日市场;西引路径——深化"慢旅游"旅游产品,吸引欧美游客。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综合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的历史阶段,出现了具体策略选择上的诸多争论。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提出符合实际情况和远景目标的应对方略,将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就业,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了多次变化和调整,对我国经济布局总体框架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面审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考察分析这一历史演进轨迹,对于我们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周龙弟 《创造》2003,(2):9-10
党的十六大科学作出了新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云南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具有着极有利的机遇。本文从我省的实际出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云南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 经济高速增长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是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从云南的实际情况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任务是极为艰巨的。云南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形成了我国“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确定我国“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时 ,对邓小平的思想进行了必要的取舍。对于我国“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量的预测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09,(12):59-59
刘国永、郭云吉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其顺利转移的重要途径。但是,培训的成本、未来预期以及劳动力自身的文化状况往往成为制约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因素。对此,  相似文献   

15.
广东台风灾害的特点及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必颈  梁经萍 《中国减灾》1993,3(3):35-37,34
  相似文献   

16.
陈志峰 《前沿》2008,(7):40-43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深刻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努力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促进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因素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莉 《理论月刊》2007,66(11):134-137
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从1978年至2002年虽然一直保持在高水平的位置上,但是从总体上看,劳动力参与率呈缓慢下降态势,不过进入到2000年以后,劳动力参与率下降趋势开始非常显著。劳动力参与率的这种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的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正确把握劳动力市场报酬和我国的贫富状况"、气馁工人效应"和"新增工人效应"、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状况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对于全面解析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向工业化后期阶段、知识经济阶段渐进过程中,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知识经济直接接轨的障碍因素分析入手,指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就必须从战略上进行调整,构建一体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大循环运作方式,并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战略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五个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学锋 《求索》2005,(7):83-84
本文就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五个因素:即人口的过快增长、国有企业的改制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就业的“门槛效应”、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与就业和保障机制不完善五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禹四明 《求索》2016,(4):93-97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与其他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表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和未富先老等特征。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从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形成对我国消费的负面影响,对我国已经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和购买意愿;发展老龄产业,培育老年消费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社会财富积累,是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