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网民相互交流沟通不可或缺的"通行证",不仅风靡网络,而且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年末的各类汉语盘点,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流行语的鲜活生命力;同时,也有诸多名家、各界人士对一些低俗、庸俗的词汇表示反感甚至痛恨。网络流行语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得到广泛转载与快速传播,短时间内释放出强大的传播能量,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只有深入了解并充分认识网络流行语,我们才能更好地使用它,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益处。  相似文献   

2.
论青年的网络化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网络化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起到积极作用,也能起到消极作用.面对青年网络化政治参与的问题,我们应完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培育健康的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文化,同时青年网民应该加强自我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草根思想是包涵富金的矿沙,只有经过大浪淘沙,才会显露出金子的光辉;草根思想力,只有插上理性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草根"是网络时代网民的自嘲性称呼,即基层大众,这个"称呼"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暗示自己无权无势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2008年汉英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彦杰  赵永彬 《前沿》2009,(7):195-197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写照,2008年汉荚网络流行语折射出当今网民省时便捷、求异创新、对抗权威、崇尚个性、追求娱乐的语言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一种变体,也是一种新兴的另类话语表达。作为网民使用的一种时尚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话语表达。通过揭示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传播动因、传播要素、传播环节,探究其传播规律,对其进行引导,有利于促进语言系统健康、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疯文学”源于中文网络环境下年轻一代自发的网络沟通与交互。它具有无逻辑、碎片化、用词简单、情感充沛等特征,并逐步发展出一套特有的网络语言表现范式。“发疯文学”是当代青年网民用简单、直白、自嘲、调侃、无厘头的方式,表达自我的当下状态。青年利用“发疯文学”来调整负面情绪、维护自我边界,解构传统的庄重,用幽默手法重构消极事件,在建立真挚、平等的感情联盟基础上,呼唤建立起多元一体的新型心态秩序。  相似文献   

7.
整理并重视网络流行语就是发现赛博空间的虚无之美,就是发现网民对解构游戏的日趋熟稔。  相似文献   

8.
基于青年群体独有特征,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基础上,以微博、微信等青年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媒体为代表,形成了"青年网络流行语"。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单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青年群体话语表达的迫切需求,也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年网络流行语是青年寻求自身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青年用这一群体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不满及进行抗争的话语表达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青年的社会境遇、社会心理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9.
李艳红 《前沿》2014,(7):192-193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青年文化的建构方式及意义表征发生着变化。网络流行语以其草根性、先锋性、自由性,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青年文化具有的自嘲式的迷茫、颠覆式的叛逆、娱乐式的宣泄、反讽式的渴望等特征。透过网络流行语,可以看到面对青年文化,需要科学对待、积极引导、发挥各方面合力,推动其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整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声客是流行于青少年网民中且在网络平台将语声作为主要工具进行文本符号创造的群体。在新媒介环境中,由于技术的发展和声音的独特魅力,声客成为了青少年网民获得身份认同,赢得话语权和表达自我的新形式。同时,声客文化也在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博弈中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1.
"流行语"进入我国青年研究界的视野,始于1991年底.由金大陆教授主持编辑的上海《青年学报》杂志,于当年的"冬季号",推出"流行语与青年文化"专栏,随后连续策划、组织、刊出十几篇关于不同城市青年流行语的研究文章.1993年,这一成果汇集成《南北城市青年流行语》一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盘点2009年两会流行语,与胡锦涛总书记“请你指正”一同风行网上的,是网民们对李肇星的亲切称呼:“星爷”。当有记者询问李肇星,是否知道网友对他的昵称时。他一副少见的困惑表情:“不知道呀。”李肇星坦言,自己对网络媒体关注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亿万普通网民以各种方式走近这位“老明星”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青年工作的课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社会越来越进入“网络时代”。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球共有9000万因特网用户,其中中国的网民总数是210万,预测网民总数在1999年还将成倍增长。有媒体将“上网”评为1998年的社会流行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4~2016年间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历时性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近13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缩影,并由此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的变迁规律如下:其来源由传统媒体经典语言主导转向网络原生特色语言主导,期间经历了社会热点事件相关语言的短暂黄金期;其功能是交际功能始终占主导地位,政治功能降低而娱乐功能上升;使用者始终以青年群体为主,逐渐纳入低龄群体和高龄群体成员.社会阶层间、群体间话语权力的竞争,社会大众心态自我弱势化与积极进取并存,以及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成为网络流行语变迁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5.
整理并重视网络流行语就是发现赛博空间的虚无之美,就是发现网民对解构游戏的日趋熟稔。"很傻很天真"、"很黄很暴力"、"打酱油"、"俯卧撑"……2008年,这些刚刚出现就大规模流行的网络词语,让我们对一年里发生的大事件记忆异常形象深刻。(7月21日《中国青年报》)今天赛博空间正在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文化阵地。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改变生活”是句跨世纪的流行语,并依旧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球网民达到24.06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民数量达到5.64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  相似文献   

17.
新浪微博社区治理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社区治理,不同于传统的公司治理或政府治理,是一种混合型的"共同民主治理"。这种模式由"政府—企业—网民"三种力量联合构成,不同的治理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合作。其中,社区委员会主要负责维护社区基本秩序,实施社区治理;同时,国家机构参与监管,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公司也进行监督,保障微博正常运作;重要的是,每一个网民也实施自我约束和自律,由此创造出一种自治型的互联网社区。"共同民主治理"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发挥了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作用,也逐步培育了理性与协商精神,最终促成微博社区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威客":网络化生存的境遇与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互联网的众多"新客"之中,"威客"的出现给很多人带来了惊喜.以智慧换取财富,以竞标的方式完成任务,"威客"正受到越来越多青年网民的青睐与追捧.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威客"以及"威客"网站的运营模式,揭示了"威客"作为一种青年时尚的独特魅力以及它之所以招人喜爱的一些特点,同时也探讨了"威客"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诚信的代价     
《小康》2013,(8):48-49
谁最可信?亲人、好友、公司、媒体、政府,2013年人们的信用关系发生了何种改变。"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纽约客》杂志在1993年7月5日刊登的一幅漫画的标题。这个标题直指互联网环境的虚拟性与复杂性,后来成为网民津津乐道的经典流行语。二十年后,这个标题在当下中国依然适用"。2013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诚信并不乐观,逾四成受访者为"网络可信度"打出了"不及格"的分数。  相似文献   

20.
网络暴力是近年来影响我国网络社会正常发展的突出现象,但是对这一现象如何定性始终含混不清,原因在于其概念未能得到准确定义。在对学术界关于网络暴力的概念定义进行深入辨析的基础上,认真考察了"网络暴民"的自我辩护,把网络暴力定义为网民对当事人或者组织实施的以制造心理压力为手段,以迫使当事人或者组织屈服的网络攻击性行为的总称。网络暴力是一把"双刃剑",不能简单地视为贬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