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凌胜利  吴玥瑾 《东北亚论坛》2024,(2):47-62+127-128
近年来,北约对亚太地区的介入不断加深,呈现“北约亚太化”态势。“北约亚太化”主要受到地缘政治环境、美国对华竞争战略、欧洲盟国协调等因素影响,突出表现为以应对“中国挑战”为战略目标、以强化与亚太伙伴国家关系为主要手段、实现亚太与跨大西洋的安全联动。当前,对于“北约亚太化”的认知分歧主要聚焦于其属于联盟转型还是联盟扩员。通过比较分析联盟转型与扩员的条件,可以发现“北约亚太化”的实质是北约将联盟空间拓展至亚太地区,推动联盟转型。尽管北约积极加强与亚太国家间关系,但是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互利水平有限,这使得“北约亚太化”难以发展为在亚太地区的联盟扩员。“介入亚太”已经成为北约的长期任务,会对中国周边安全、亚太地区局势与大国战略竞争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对此,中国需要加强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巩固与亚太国家的务实合作、推动建立与完善包容性的地区安全机制,妥善应对“北约亚太化”。  相似文献   

2.
11月28—29日,北约26国领导人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北约东扩以来的首次峰会。从表面看,此次峰会的重点是解决北约在阿富汗的军力不足问题,但实质是要进一步推动北约战略转型,将其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虽然美欧在北约“全球化”问题上仍有分歧,但双方将继续加强在阿富汗、中东和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北约斯特拉斯堡-凯尔峰会通过一系列联合宣言和战略计划,显示北约正在进行新一轮战略调整.推动北约此次战略调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新的国际安全环境压力、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升与盟国战略合作意向、法德等欧洲大国寻求加强北约欧洲支柱的努力,以及北约调整外部关系的需要等.北约战略调整的目的是继续推动北约军事、政治转型,促使北约从地域性集体防务组织转变为更活跃和具有更强大干预能力的西方军事一政治同盟.但鉴于北约今后发展仍面临一些重大障碍,其未来作用和地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北约"亚洲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的“亚洲政策”包括中东政策、中亚政策和亚太政策三个部分,三者交叉进行,互相影响。北约“亚洲政策”的整体战略设想在于:以整合亚洲战略安全格局为契机,构建全球新安全结构。北约的“亚洲政策”不仅对亚洲政治与安全走向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北约自身的安全战略与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郭长刚  梁莹莹 《西亚非洲》2023,(1):110-130+159-160
近年来,土耳其在购买俄罗斯“S-400”导弹系统、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围绕东地中海油气资源的开发等问题上都与北约盟友激烈对立,引发盟友对其北约身份的质疑。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再次引发了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资格的讨论。土耳其与北约之间的这些矛盾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其核心是土耳其认为北约的“集体威慑”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保障,土耳其的国家利益与北约联盟的利益并不处在同一轨道上。冷战结束后,当年迫使土耳其加入北约的地缘政治环境正在加速变化,北约联盟新的集体威慑对象也变成了所谓“恐怖主义”。但在应对全球及地区恐怖主义威胁时,土耳其的国家安全利益与美国及北约的联盟利益形成了根本对立,土耳其成为令北约“头疼的伙伴”。究竟土耳其是否继续留在北约联盟,以及北约是否继续容纳土耳其,既要看土耳其的外交战略选择,又要看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更要依赖彼此间的分歧管控智慧。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北约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多次提出“战略新概念”,追求地域扩张和功能深化,寻求在两个维度上实现发展与转型。自2002年布拉格峰会上首次将合作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列入北约政治议程以来,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北约功能拓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网络安全战略基于北约对网络攻击破坏力和网络空间公共性的考虑,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网络,然而由于各国对未来形势判断不一,这一战略尚未完全定型。理解和分析北约网络安全战略需要理清虚与实、公与私、攻与防、近与远四组关系——它们分别涉及北约确立网络安全战略的原因、战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战略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的总体特点,贯穿了北约网络战略发展的始终。作为北约核心成员,美国在北约打造网络战略的整个过程中将扮演关键角色。正因如此,网络安全作为美国与欧洲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也将为掌握美欧关系动态打开一扇窗口。及时了解北约这一战略及发展方向,对于中国认识北约、理解跨大西洋(美欧)关系、制定本国网络战略和维护网络安全都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作为最古老的全球公域的海洋,承载着世界的安全与繁荣的重任。确保航海自由、海上贸易航线、海上关键基础设施以及能源流向,都涉及北约的安全利益。在海洋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诸如海洋环境恶化、海盗肆虐、新兴国家海军快速发展等挑战下, 北约打着保护全球公域的旗号,根据后冷战时代海军执行的几个行动实践,在北约新战略概念指导下,2011年1月通过了“联盟海洋战略”。北约海洋战略赋予其海军承担“集体安全与威慑”、“危机管理”、“合作安全”和“海上安全”的核心使命。在利比亚战争中、在反海盗行动中以及目前的叙利亚危机中,北约海洋战略得到检验,尽管也暴露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政治意愿投资海军。偏重于海洋的军事领域、并以军事手段解决海上安全的北约海洋战略,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北约的海军力量可能会遏止中国海军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可能会介入中国与邻国的海疆纷争;对中国海军保护能源安全也会构成挑战。这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确保海洋安全战略所必须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北约峰会着重讨论北约东扩和阿富汗战争两大问题,都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其原因。一方面是俄罗斯重新崛起令欧洲不敢小觑;另一方面是美国操纵北约东扩和企图在中亚强势扩张不被北约成员国所接受。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战略利益不同的矛盾将困扰北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形势的演进,北约战略重心加速向网络空间和亚太地区转移,接纳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国入局。印度、新加坡、泰国等亚太相关国家亦积极寻求与北约加强网络安全合作。同时,乌克兰危机对北约网络安全合作东扩起到加速催化的作用。北约网络安全合作东扩是北约在亚太地区实施网络威慑,尤其是对中国实施战略遏制的重要举措,已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网络安全形势带来不利影响,引起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对于网络安全形势恶化的普遍担忧。虽然其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后续发展仍取决于各方博弈。长远看,由于北约东扩战略意图与亚太相关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现实需求并不完全匹配,未来发展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朱海燕 《国际问题研究》2023,(5):117-137+142
日本与北约的安全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最高级别政治安全对话实现常态化运行;安全合作机制更为完善、多元;安全合作实践由“务虚”走向“务实”。美国是日本与北约战略关系突进的桥接点和外部动力源,并将推动构建机制化的美—日—北约战略联动关系。日本与北约各自的战略需求是双方靠近的内生动力,共同的威胁认知促使双方战略关系升级。日本与北约安全合作升级的进程将受到机制性、客观战略资源有限性及主观战略意志等要素的牵制,双方在短期内将不会形成传统的军事同盟关系。但日本与北约战略关系的突进将进一步刺激日本“大国化”追求,强化国际社会阵营化、对立化发展趋势,加剧地区局势动荡。  相似文献   

11.
美国推动北约东扩、决意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及挑起新一轮军备竞赛等一系列举措,使俄罗斯战略安全环境持续恶化。为应对美国和北约咄咄逼人的攻势,俄罗斯将“以攻为守”作为安全战略的核心,加快军事改革以迎接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12.
北约成立60年来,其核战略的制定与演变始终同北约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紧紧缠绕在一起。北约核战略与美国核战略之间,既存在相互支持、影响和互动关系,又充斥美国和欧洲盟国之间在安全认识上的矛盾和斗争。美国始终关注“先发制人”的核威慑力,而冷战后欧洲更重视核安全而不是超强的核实力。未来,北约的欧洲核力量将会进一步削减,北约将在核不扩散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约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同盟和集体防务组织,其反恐战略值得关注。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威胁相对减弱,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威胁正不断增强。北约的整体战略也就此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对恐怖主义问题的关注在其战略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尤其是"9·11"事件后,反击恐怖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北约议事日程中最紧迫的议题。这一变化反映在北约不断修订的战略文件中,也体现在北约的政策实践中。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恐怖主义的反击重塑了北约。  相似文献   

14.
“全球公域”系指主权国家管辖之外的人类共有资源、区域与领域。全球公域战略是北约为顺应国际安全形势变化所推出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为促进自身转型所采取的关键步骤。在全球公域战略新语境下,北约在继承后冷战时期以“进攻性防御”、“全球性防御”和“预防性防御”为逻辑主线的理念前提下,进一步扬弃创新,继而形成以“综合安全”、“相对安全”与“合作安全”为思想内核的安全新理念。在新战略、新理念的指导下,北约充分动员一切可用的军事和民用资源,审慎而有选择地将有限的力量部署在国际海洋、国际空域、外太空与网络空间等不为任何主权国家所有而全人类安全与繁荣所系之域,以保障其成员国的安全利益与战略优势。面对北约“合作加防范”双轨制全球公域战略,中国宜积极回应、力促合作,同时树立防范意识、加快自身能力建设,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与北约携手为全球公域安全治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为切入口,通过考察后冷战时期北约内部有关北约存废的争论,分析北约战略转型的过程,指出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显示其依然是跨大西洋联盟的主要协调机制,北约战略转型基本完成和定型.目前北约已经成为以共同价值为导向,具有明显进攻性的政治-军事同盟组织,其活动范围超越了自身边界.作为西方军事同盟,北约的对外干预将更为主动和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其目标则为扩大西方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和主导性,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保护西方联盟利益,其行动将更注重在形式上尊重联合国,努力与欧盟和俄罗斯协调从而加强合法性.为了有效地实施对外干预,西方军事同盟将运用“巧防务”继续保持军事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14年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撤璃阿富汗日期的临近,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日趋复杂激烈。北约撤军阿富汗不仅使美国和北约自身面临严峻挑战,而且使中亚地区面临更大风险。阿富汗的未来前景充满不确定因素。中国应从未来地区战略需要出发,为阿富汗“后北约时代”布局谋篇。  相似文献   

17.
北约的战略转型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北约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布拉格会议旨在打造一个“新北约”,即确定新威胁,突出新使命,发展新能力和吸收新成员。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一直在试图转换角色,并进行了较大的战略调整,这种变化使北约的军事色彩有所减少,政治色彩有所增加,使北约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这几次对北约战略的调整和军事结构的改造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北约的生存危机。北约与俄罗斯关系出现重大调整,反恐作为北约的“新使命”,标志着北约在冷战后的战略转型基本告一段落,但它仍面临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安全文化与战略选择的相关性--以冷战后的北约东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国际观察》2003,(2):27-33
在冷战后北约东扩的过程中,北约的安全文化与大国的战略选择之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安全文化中的规范与认同影响着大国的战略互动,是大国战略选择的内在根据,而大国战略互动中的矛盾与分歧也反作用于安全文化中的规范与认同.从北约东扩的情况看,北约欧洲化与全球化、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及其发展将对北约的安全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国日益重视亚太盟国,极力推动“亚太北约化”。面对美国的拉拢和施压,美国亚太盟国在涉华政治领域的诸多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战略选择,对美追随程度也各有差异。既有研究从国内政治、国家利益、联盟政治、联盟压力—利益诉求等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对于亚太盟国在政治领域对美追随的差异性分析还有待加强。在亚太盟国对体系压力的感知并未达到完全限制其决策空间时,各国对美政策基本由对美规范认同和对华规范威胁认知来决定,并呈现高度追随、有限追随、中立、疏远和反对5种不同态度。案例研究发现,在香港修例事件和新疆棉花事件上,美国亚太盟国态度迥异,对美追随程度排序依次为: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这也体现了美国亚太盟国对美战略追随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多重分化现象,“亚太北约化”并未成型。对于中国而言,对于美国亚太盟国有必要精准施策,缓解美国亚太联盟的战略压力。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已产生“集群”效应,推动轮辐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化.本文以美日韩、美日澳、美日印三组三边合作为考察对象,分析了网络化的新进展及其深刻背景,并对三边合作发展为“亚太小北约”的前景作了分析.本文认为,三边合作在机制化以及安全合作的深化两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源于美国的政策调整、三边关系中双边安全合作的加强以及亚太地区现有多边机制的不足.未来三边合作能否发展为“亚太小北约”取决于美国的决心与能力、双边关系的发展水平以及各方联合对华的程度,中国需对此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