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故居都挂着类似“头衔”,如湘潭县彭德怀乌石老家就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家”。  相似文献   

2.
1958年 12月 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彭德怀,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陪同下,来到韶山,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来韶山参观的第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彭德怀为何此时来韶山,这得从当时的形势说起。 1958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是不平常的一年,这年 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  相似文献   

3.
彭德怀同志最不喜欢那些明哲保身、看风使舵、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滑头干部”,对于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两面派行为,尤其深恶痛绝。他力倡实事求是的精神,有什么说什么,决不打“埋伏”。为了捍卫真理,不惜牺牲一切,用他的话说就是:“掉了脑袋也要提!”  相似文献   

4.
文禄 《党建文汇》2007,(7):41-41
新中国成立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故居都挂着类似“头衔”,如湘潭县彭德怀乌石老家就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家。”  相似文献   

5.
彭德怀同志耿直刚正,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堪称求是楷模。一 1950年11月24日,彭德怀在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回国述职期间,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见影印件一)  相似文献   

6.
罗荣桓故居和“荣桓图书馆”,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七日在罗帅故乡湖南省衡东县正式开放,衡东县举行了隆重的开放典礼。罗荣桓故居和“荣桓图书馆”分别座落在衡东县鱼形乡南湾村和城关镇。邓小平同志为“荣桓图书馆”题写了馆名、胡耀邦同志题写了“罗荣桓同志故居”匾额。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王平、总政治部副主任周文元、军事科学院政委梁必业、广州军区  相似文献   

7.
李日方 《学习导报》2013,(20):25-26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同志曾两次回湖南考察,深入农村、厂矿、学校调查了解情况,接待群众,访贫问苦,凸显了他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公仆情怀。2011年3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调研时专程赴乌石瞻仰彭德怀故居,并饱含深情地说:“彭老总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人,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宝贵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他的精神来激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好自己的事,为党、为人民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学习和弘扬彭总为民务实清廉精神,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展了“大三线”建设。彭德怀元帅曾任“大三线”建设第三副主任。他深入群众、作风严谨、实事求是,深得“三线建设”职工的爱戴。彭德怀在职工们的印象中,是十分随和、平易近人的,但是有一件事情除外,那一次彭德怀拒绝了和同志们合影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鄢德全 《湘潮》2021,(3):28-29
彭德怀身边有一群“小同志”,他们是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的女儿黄岁新,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军攻打长沙时的前敌总指挥陈毅安的儿子陈晃明,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的女儿左太北,任弼时的儿子任远远……彭德怀对这些“小同志”视同己出,留下了一个个“父子”“父女”情深的故事。彭德怀与“小同志”黄岁新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59年7月14日下午,毛泽东收到了彭德怀写的要求认真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的一封长信,此信在庐山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的信上加上标题《彭德怀同志意见书》,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田家英时任中央办公厅政治秘书室主任并负责中央会务工作,他在信件发到与会人士之前就看到了这封信。他素来敬重彭德怀。当他读了彭德怀的  相似文献   

11.
彭德怀送去的信,毛泽东看后,没有立即作出评论。两天以后,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信上加上《彭德怀同志意见书》的题名,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孙东升 《新湘评论》2008,(10):62-63
很多到湖南探访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海内外游客,除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故居外.还要绕道乌石参观彭德怀家乡。韶山、花明楼、乌石,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14.
孙东升 《学习导报》2008,(10):62-63
很多到湖南探访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海内外游客,除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故居外.还要绕道乌石参观彭德怀家乡。韶山、花明楼、乌石,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15.
会前毛泽东怒斥彭德怀1959年3月24日,彭德怀根据中央的通知,赴上海参加中共八届七中全会。4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全会上说明降低1959年钢产量的计划指标问题。翌日,毛泽东结合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作了长篇讲话。他首先讲了“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当机立断”、“与人通气”、“波浪式前进”等工作方法问题,接着在批评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工作时,突然疾言厉色,点名批评彭德怀。“彭德怀同志来了没有?”毛泽东的语气十分严厉,他犀利的目光扫到彭德怀的身上。“一个人没有人恨,是不堪设想的。我这个人是许多人恨的,特别是彭德怀同…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湘潮》1986,(5)
△三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志接到宁乡县委将举行何叔衡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会、请其为烈士故居题词的报告以后,欣然挥笔题写了“何叔衡同志故居”七个大字。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转交省委办公厅。三月三十一日,宁乡县委党史办派专人接回了这幅珍贵题词,不日即可制成匾额悬挂在烈士故  相似文献   

17.
今年10月24日,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德怀同志诞辰90周年。在这里,我们撷取彭老总1958年、1961年两次回故乡调查时的几个小故事,奉献给读者,以示对他的深切怀念。时间虽然过去近30年了,但彭德怀同志在调查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耿直刚正、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仍光彩熠熠。  相似文献   

18.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这首小诗(以下简称《小诗》)已为人们所熟知,它深刻地反映了一九五八年由于“左”倾情绪体现在生产上的“浮夸风”、“瞎指挥”及其给人民带来的忧虑心情。关于它的作者归属,近年来多数人以为是彭德怀同志。比如,近年来不少高等院校在党史教学中讲庐山会议有关问题或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都把彭德怀同志写《小诗》作为他倾听群众呼声的典型例证。郑德荣、朱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在大跃进一节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根据新的形势和历史要求,恢复、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同志对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概括为实事求是并加以继承。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多次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根本点”或“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如他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同志们请想一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86,(5)
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烈士的故居在宁乡县城西七十多公里的沙田乡长冲村杓子冲。何叔衡同志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故居是一所砖瓦木质结构的普通农家房舍,坐东朝西,共有平房二十三间。平头槽门,土砖围墙。头门正中悬匾额一块,上书“何叔衡烈士故居”,落款是:“廖沫沙敏书。”槽门内是地坪,两边有走廊,正堂屋门上有一九五○年当地人民献给的“开国元勋’四字匾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