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一个新的民族主义浪潮正在全球兴起。其中,既有传统的民族问题,也有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出现的新问题。从苏联的解体、各民族的独立到东欧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从亚洲一些少数民族问题到非洲一些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引起的内乱,其中,尤以一向稳定的欧洲地区为甚,独联体内部包括俄罗斯内部民族矛盾有增无减,捷克和斯洛伐克和平分手,前南斯拉夫地区内战正酣,热点一个接着一个,一些发达国家内部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有激化之势。这一切,构成了国际政治转型时期国际舞台上的一个奇特景观。在本世纪的历史上,民族主义曾有过高涨的时  相似文献   

2.
卜建华 《青年论坛》2008,(6):130-132
冷战结束以后,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民族矛盾、民族冲突直接导致了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当代民族分离主义强烈要求将本民族从现有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中分裂出来,以实现“民族自决”、“一国一族”的本民族的国家政治体系,其分离行径给国家和民族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末期,世界上出现了民族分离运动的倾向。先是前苏联解体后分裂成16个国家,紧接着南斯拉夫也分裂成几个国家。此后世界上民族分裂势力遍及欧亚、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影响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隐患也依然存在。极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与国际上反华势力相勾结,利用所谓的“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以及“民族和宗教问题”不断制造事端,企图达到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我国的恐怖组织“东突”也和境外的恐怖势力相勾结,接受“基地组织”和“车臣”恐怖组织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在多民族国家内 ,民族问题能否妥善解决 ,关键在于能否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正确与否 ,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至关重要。从科索沃事件的发展过程来看 ,其起点是民族问题 ,而关键是民族政策的失误 ,由此导致民族问题逐步恶化。这一规律可以表述为 :民族政策失误—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爆发政治危机—外部势力插手—国家分裂。反之 ,民族政策正确将导致良性发展趋势。从我国的历史中也可以看出 :当民族政策正确 ,民族问题解决得好 ,民族凝聚力增强时 ,国势就强盛。社会主义中国又是世界公认的成功处理…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86%,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有27个在西部地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世界上一些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突出,甚至导致国家分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差距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很重要的政治问题。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6.
徐文平 《创造》2021,29(4):60-65
自从人类进入民族国家以来,无论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始终面临着族际政治关系建构与整合的问题.单一民族国家,族际政治关系建构与整合更多偏向于本国民族与国外民族之间的关系.而统一多民族国家,不仅要建构和整合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更要处理好国内多民族与国外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相较于单一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关系建构与整合,多民族国家的此项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战略高度审视与应对当今国际国内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最悠久、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冷战结束以来,民族问题出现一些新变化、新趋势。“三基本”和《当代世界思潮》都涉及民族问题,但都分别从各自体例角度来论述。近日我们召集校内外有关专家对国际国内民族问题进行了研讨,一致感到,需要从理论和战略高度来集中审视当今国际国内民族问题。这对于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来把握世界总体态势和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内外民族矛盾、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主流与分裂逆流二战后,殖民地人民开展了声势浩…  相似文献   

8.
跨境民族,顾名思义,就是居住在国境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国家之间的疆界与民族的分布地域是不一致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民族或因生存需要,或因内部斗争,或因民族矛盾而迁徙,有的则因国界划分,形成了跨境民族。在当今世界上,同一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有若干个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各跨境民族虽然分属于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观念和爱国情感,但由于他们是同一民族,仍然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密切的社会经济交往…  相似文献   

9.
去船厂打工的沙皇要知道彼得大帝为什么被称为“俄罗斯之父”,就要先了解在他之前俄罗斯与当时文明世界的发展差距。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前,他们很多人对东部斯拉夫民族的印象不过是“传说那里有一个莫斯科城”而已。草原上众多的斯拉夫部族,几个世纪以来便是一盘散沙,厮杀不断。直到15世纪,俄罗斯才勉强形成中央集权国家的雏形。不过,这个拥有整个西伯利亚的国家,却没有工厂、商业、不冻港、海军———农民几乎全部目不识丁。1697年8月,荷兰的萨尔丹造船厂来了个新手。船厂的学生和技师不是没有看过外国人来学造船,不过这个叫彼得的新手特别…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上,民族问题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出现的。到了当代,已成为全球性敏感的问题。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急剧变化,民族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纠纷愈来愈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这与我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是分不开的。而红军长征中的民族工作,对我党民族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两股世界潮流非常引人注目,一是全球一体化、区域 集团化进程不断加快,稳步发展;一是狭隘的民族分裂浪潮越演越烈。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一方面顺应全球一体化、区域集团化这一进步性历史潮流;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正确的民族 政策,阻断了民族分裂这股逆流,一直保持着稳定和发展。但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为了中华民 族在下一世纪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认真审视、解决我们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制度 上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世界因有众多民族而热闹,由于有不同文化而多姿多彩。但又因民族因素影响族际间的联系与交往,因民族利益而发生矛盾与争斗,甚至爆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影响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因此,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和谐成为所有多民族国家执政者追求的目标和各民族的愿望。世界各多民族国家都有解决本国问题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但因执政者的民族属性因素使其提出的民族理论与制定的政策有失公正,反使民族问题更加复杂,矛盾更加尖锐。直到今天,世界上民族问题解决得好的国家不多。20世纪后半叶,民族主义浪潮席卷欧洲,造成多个东欧多民族国家分裂、地区动荡。这股浪潮向亚洲和非洲蔓延,严重影响地区稳定。所以,构建科学的民族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民族政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历来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个部分。它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动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去审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民族问题的关系,促成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 关于民族问题的界定,至今尚无定论。现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民族问题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民族之间在直接或间接(以国家这一政体为媒介)的问题中所出现的,包括民族矛盾在内的涉及民族利益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另一种观点是,民族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多侧面、多序列的复合结构,是民族的自身实践关系(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民族之间的族际关系的双重存在导致的民族自我发展问题和民族共同发展问题的总合。 笔者倾向于前一种观点,民族问题是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民族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关系失调,使民族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需要引起人们注意并采取集体行动去解决的问题。它可以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4.
王萍 《前沿》1999,(12)
中专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也正是世界观、民族观的形势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都是非常必要的。一、当前国内外民族问题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对中专学生进行民族理论政策的教育1.从国内民族问题特点来看。首先,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充分繁荣和发展时期,不仅民族依然存在,而且产生民族矛盾的社会原因即民族差别还存在,民族问题也必然存…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产生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形成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性质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民族矛盾也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民内部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新的特点,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一、现阶段我国人民内部民族矛盾的主要表现1.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是人民内部民族矛盾的主要内容。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呈现拉大的状况。尽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6.
<正>反思苏联解体的原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学习过苏联,但是从未跟在"苏联模式"背后亦步亦趋,中国不是苏联,中国人民始终珍视自己的独立地位奥尔布赖特:信仰缺失的价值体系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务卿。她出生于东欧,父亲本是捷克斯洛伐克的高级外交官。"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二战"结束后,苏联又将捷克斯洛伐克划为势力范围。这两件事情直接影响了奥尔布赖特的国际观,也影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频繁。以“华夷”二元为核心的民族思想就是民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不同时代“华夷”民族思想在处理族际关系时充满了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成为多民族中国的历史文化能够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一直发展到现代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思想与处理族际关系的智慧问题,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捷克是中欧地区的一个内陆国家,也是欧洲中部最具有古典气质的国家。其前身为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捷克与斯洛伐克和平分离,捷克共和国成立。无论是首都布拉格,亦或其第二大城市布尔诺,都如不同篇章的传奇,各自拥有孤寂又撩扰的美,让所有人无法自拔陶醉在充满童话气息的文艺情怀中,有了豁然开朗的惊喜。  相似文献   

19.
世纪回眸     
1992年──1993年波黑发生内战 1992年3月,南斯拉夫联邦6个成员国之一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遭到占波黑总人数31.4%的塞尔维亚族人的抵制,随后武装冲突四起,波黑战争爆发。历史上波黑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的成员国。该国民族结构复杂,除塞尔维亚族外,还有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首都萨拉热窝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是世人关注的焦点。1991年10月,在塞族议员抵制的情况下,穆族和克族宣布波黑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波黑民族矛盾从此日益激化。全民公决后,塞族人首先向穆族和克族人…  相似文献   

20.
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地中海,西缘现在的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的西部边境,东至乌拉山脉一线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曾是世界上各种民族、语言、宗教长期冲突、融合、消长、重组的一个地区。参与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主体数量之多、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所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