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8)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近年来已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研究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出现了德育目标定位不清,德育内容与实际脱节,德育途径和方法基本雷同,德育管理和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从构建德育目标机制、德育内容机制、沟通交流机制、管理制度机制以及评价监督机制这五个方面探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符合国情的德育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2)
质性研究方法是继实证主义影响下的量化方法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从质性研究在对适合于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追求中应运而生,到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的长足发展来看,质性研究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和规范。从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光有量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心理学研究的需要,只有将质的研究方法引入并加以重视,用多元的方法研究问题,才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朱慧 《学理论》2010,(21):231-232
从主体性德育的研究角度,将中国学者对主体性问题、主体性教育及主体性德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主体性德育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马芳 《学理论》2011,(13):226-227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我国现在教育系统内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对部分地区的学校的德育渗透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主要涉及学科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学生的品德现状、学校中对德育渗透工作的落实情况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育资源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思政教育领域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也渐渐进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视野。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对高校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德育资源开发和整合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探索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弘阳  李佩芸 《学理论》2014,(32):280-281
生态德育是对以往人际德育的继承和发展,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以人际德育为指向的德育策略,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通过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反思,提出生态德育的对策如下:营造生态德育的和谐环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德育要素相适应的德育方法;优化德育内容,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身心发展需要;搭建良性合作的生态德育平台。  相似文献   

7.
姚海涛  罗军强 《学理论》2010,(5):144-145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院校数量增多,学校规模扩大,办学特点鲜明,高职教育德育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德育研究亟待加强,应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德育经验,树立德育新理念、创建德育新模式、建设德育新课程、构建一种德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德育模式就是从一定德育理论出发,通过对一些德育实践策略、思路、方法进行整合、加工、重组而构成的德育活动范型或操作样式.当代西方对德育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体谅模式和关怀模式四大模式的形成标志着人们对德育模式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当代中国德育工作者应深入认识和研究西方的德育模式,提高我国德育模式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
佛教认为人是兼具善恶两性的,在此法理下,池田大作提出了"人性革命"的思想,透过"善恶不二"的人性观,在道德哲学的范畴中,对"人性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实现途径进行研究,从中探寻池田大作具有先进性的德育理念,并结合我国德育的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其应用到我们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中,对我国德育工作有很大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德育方法及其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方法是联系教师、学生和德育课程的中介和桥梁,它的有效性、科学性是影响德育活动效能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恰当理解德育方法的内涵及其功能是开展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有效的德育方法,并形成效能最优、动态整合的德育方法组合,是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达成德育活动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大变革,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建设,也为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在教育第一线的同志,从新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加强德育的意义,大胆地进行德育改革的实际探索,有了许多新的突破。生动、丰富的德育改革实践,促使德育的理论研究也出现了一个空前活跃的局面:广大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共同探索德育的规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总结自己的经验与借鉴外国的经验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体系,通过不懈的努力去栽培扎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之中的德育改革的花朵。  相似文献   

12.
吕晓婷 《学理论》2013,(8):267-268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与德育上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审视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现状,是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考察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现代瓶颈,主要存在德育目标定位不清、德育内容与现实不符、德育方法滞后陈旧、德育评价单一倾向等,解读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问题的现代根源主要有理念上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德育工作;生源上总体素质下降、加大德育难度;环境上社会环境复杂、影响德育成效等原因,基于此,提出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现代找寻,即理念上理清德育目标、树立正确德育理念;制度上完善相应制度、确保有效德育实施;载体上丰富课堂教学、提升中职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芳 《学理论》2012,(5):189-190
目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理性分析来看主要有:空泛化的德育内容,影响了德育的育人功能;刻板化的德育方式,影响了德育的内化效果;非专业化的德育主体,影响了德育的感染效率;单一化的德育环境,影响了德育的实现程度。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对策有: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采取理论灌输与促进学生践行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高校只有在关注新动态,研究新问题的情况下,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改革,对于学生的德育表现,严格实行学分制,奖优惩劣,以此来焕发高校德育的内在生命力,这才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德育是以灌输为主的外施性方法进行的,很难深入人心,成为受教育者自觉的道德需求,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其根源在于忽视了德育的草根性。因此,必须从认识德育的草根性为切入点,以人的本能为内核的生命自然为依托,深入展开德育草根性的研究,激活灌输性德育的生命力,使其与德育草根性融为一体,实现德育草根性和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提升德育的实效性。以解放思想、稳定社会为我国政治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德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基于高职德育自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应在个体化、精细化、咨询化的教育中,增强高职德育的创新和实效性。在实验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借鉴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改进学校高职德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玲玲  赵建梅 《学理论》2013,(17):267-268
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其德育问题进行了探析。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学校中德育过于泛化和知识化,脱离生活实际;家庭中家长德育意识淡薄,言行随性、重智轻德;社会中负面信息错综复杂,给小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道德信仰为尺度: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德智并重:创立健康的家庭德育环境;合理监督、正确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好地享用自然和享受生活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含丰富的生态德育思想:天人观体现了以自然为导向的生态德育思想;义利观体现了人品识别和利益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和同观体现了知人善任的生态德育思想;荣辱观体现了知耻奋进的生态德育思想;身令观体现了为人处世的生态德育思想;上下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林  张晓宾 《学理论》2013,(23):361-362
传统节日是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又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优秀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是极为宝贵的德育资源。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价值、高校德育中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方法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姜泽晓 《学理论》2012,(18):289-290
德育是需要智慧的工作,对幼专生思想现状的研究是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从幼专生生存的社会背景和幼专生群体的特殊性分析了当今幼专生的特点,并从幼专生的人生观、学习观、政治观、道德观、心理倾向方面对其思想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20.
美国德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育模式的研究对于德育理论及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的德育模式研究具有多元性与针对性强,民主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这给我国的德育模式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有助于我国的德育模式研究在原有德育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