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既给我们海曙区城区经济发展构筑了一个大舞台,又给我们城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的新形势,我们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强烈的负重感和紧迫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状及趋势,提出实施“商贸兴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按照“三二一”经济发展的思路,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明确我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我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一、实施“商贸兴区”新战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步伐,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区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实施“商贸兴区”新战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切合我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现实的。1985年,我区第三产业营业额1.32亿元,1992年达到11.82亿元,到1994年已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1995年的经济工作中,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大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感染力和向心力,各项经济指标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实破,在农业呈现超常规发展,工业已全方位盘活,第三产业有突破性发展.农业产值已逾3253万元.工业产值达到906万元,第三产业实现1241万元.1995年取得了“七增”、“两无”、“两超”的经济工作新成绩.七增: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3.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我们的经验是:一、调整经济结构‘外五”期间,我区实施结构效益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了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三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实现了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1995年,全区完成工业、商业产值分别为3亿元、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和25%。以超硬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年产值达1.2亿元,成为西区的龙头产业和第一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西区又面临着新一轮经济结构转换。我们将根据国…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末有的发展。伴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市三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比重有所上升,199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9.02亿元,占GNP比重2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5.60万人,占社会劳动者总数比重16.23%,初步建立了以传统产业为支柱新兴产业为依托的门类齐全的第三产业体系。但是,从整体看,我市近十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与我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当前第三产业已成为制约宁波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的瓶颈。 一是第三产业占GNP比重低。十多年来,我市第三产业尽管有所发展,但水平低、比重小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第三产业在GNP的比重不仅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到来,赤水经济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赤水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旅游业作为赤水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一个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1998年全市旅游收入为2000万元,占全市GDP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4%,2003年,全市旅游收入为1.24亿元,占全市GDP8%,占第三产业增  相似文献   

6.
黔南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以项目建设为引领的新兴实体经济、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及各种特色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7月19日,黔南州201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出炉: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4.77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77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200.8亿元,同比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09.2亿元,同比增长14.5%,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从四会的实际出发,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突破口,城乡一体,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八五”期间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进入“九五”,经济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在经济大环境偏紧的1998年各项经济指标有较大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34.2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0.93亿元,财政收入9418万元,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一。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重大决策。1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虽已有所改变,经济实力已有显著增强,发展速度也十分可观,但至今我国经济增长仍主要是依靠大量的物资和劳动的投入取得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8%。尤其严重的是,我国经济的整体经济效益一直呈下降的趋势。据测算,10余年来,我国每增加1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六五”期间为3.2亿元,“七五”期间降为2.2亿元,“八五”期间与“七五”时期持平。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  相似文献   

9.
一、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一)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直要阵地,并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竞争的焦点。7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工业、核工业、海洋工程等高技术群正以其巨大活力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并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卜\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353亿元,工业产值2961亿元,利税;IO2亿元,出口创汇53亿美元,平均年增长速度分别为IO9…  相似文献   

10.
商品经济社会化的性质,要求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实行两个开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沂蒙经济振兴的重要道路。近几年,由于实行了开放政策,临沂地区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支49.3亿元,比1985年增长近一倍,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38亿元,比1985年增长1.2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34元,比1985年增加109元。目前,全区经济正以良好的势头继续向前发展,但也应当看到希望和困难同时出现,机遇和挑战并存。要解决全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技术、人才困难,除自己创造条件之外,就是要实行“引进”和“拿来”,对内对外开展各种经济技术协作,直接利用外力装备经济优势部门,实现由后进变先进的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全省“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均GDP将超过1000美元,四川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的凸现期。科学地分析和准确地把握“十五”期间四川经济发展走势,对于更好地落实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四川,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较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从4010亿元起步,连跨多个台阶。2003年越过5000亿元,达到5456.3亿元,2004年越过6000亿元,达到6556.O亿元,提前…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东部跨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引领着中国“经济列车”快速前行。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经济发展大潮中,我省能否搭上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这趟“快车”,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步伐?这个沉甸甸的话题,考量着湖南这方古老的土地,考量着生息于这方土地上的6700万人民。这些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是较快的。从2001年到2005年,GDP从3983亿元增长到6511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我们的家底日益厚实,群众得到的实惠日益增多,全省上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经济发展的成…  相似文献   

13.
夜间经济是城市第三产业的一种新生消费业态,已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国已有一些城市对发展夜间经济高度重视,并开始行动起来了。福州作为沿海旅游城市,应大力促进夜间消费,进一步提升整个城市的夜间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兵团170多个农牧团场的小城镇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牧团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是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带动农牧团场第三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农牧团场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一)小城镇建设是团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实施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团场城市化水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团场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小城镇以其特有的要素聚集功能,市场载体和城镇联动的结合功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二)小城镇建设是改善招商引资条件的重要手段。资  相似文献   

15.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是缓解环境约束和资源要素压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客观需要,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必将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对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庆卓 《奋斗》2008,(2):51-52
工业园区是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我们明水县把工业园区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方针.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建设了格林食品工业园和三精医药工业园两大工业园区。其中.格林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0万平方米.建成面积35万平方米,园区资产总量4亿元.年实现产值4.88亿元,  相似文献   

17.
怎样充分发挥城市的各种优势 ,抓好第三产业的发展 ,并以此促进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腾飞?这是城市广大决策者们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作为常德市的中心城区 ,我们武陵区近几年来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在近几年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 ,本区第三产业仍然实现了较快发展 :1996年 ,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004万元 ,1999年达到60380万元 ,增长44 7%。笔者认为 ,作为城市区一级党委政府 ,要抓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依托区情 ,突出发展重点。要抓好一个区域内…  相似文献   

18.
省委八届二次全会把建设工业省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十六大”精神,对全省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我们镇赉而言,意义更加重大而深远。作为传统的农业县份,第一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潜力已越来越越小;作为欠发达的内陆地区,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只有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建立强大的工业支撑,才能带动第一产业,促进第三产业,为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因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省经济发展“旗开得胜”,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60亿元,增长10.6%。但不容置疑的是,作为基础条件差、贫困比重大的欠发达省份,我省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还有一些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同时,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还将碰到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重庆经开区)建区13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按照“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精心营造投资环境,大胆创新管理体制,全力搞好招商引资,着力培植经济增长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区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入库税金和预算内可支配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达到1091亿元、300亿元、807亿元、78亿元和21亿元,与“九五”相比,增长均达到了两倍以上,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开放型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