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类实践——认识活动的两次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价值与真理的关系问题,通过对传统真理观的反思,探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逻辑真理、事实真理的区别入手,分析探讨逻辑真理的特征,提出逻辑真理虽不等同于事实真理,但又同事实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价值与真理     
现行的真理定义是不完整的,它只承认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自然规律进行正确认识的“事实真理”,而忽视了对人和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正确认识的“价值真理”。实际上,事实真理以及人的实践不能完全脱离价值真理。价值真理是由事实真理过渡到实践活动的必经环节。只有经过价值真理,把价值真理同事实真理结合起来,才能把事物的规律和人的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实践观念。所以,在真理的总概念下应该包含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人们熟悉的事实真理为参照,从逻辑学的角度,首先叙述了"事实真理"与"逻辑真理"两者的含义;然后简单回顾了历史上对这两种真理的区分情况;最后分析了逻辑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以及客观性等,希望为更多的人能正确认识"逻辑真理"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和价值检验不是两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有赖于实践,实践结果的检验又有赖于真理,真理需要实践来证明,实践则需要用真理来检验,从而形成一种互相检验循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它产生的特定条件和来由,是后人过分强调实践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所致。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观点,只能说明"真理的标准"与"检验真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真理的标准指的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方式,或把认识与客观世界相比较的方式.前者规定和制约着后者,实践方式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归根到底是由客观世界自身状况是否得到正确、全面和充分表现决定的.真理的标准与检验真理的方式又是密切联系的,检验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必须把二者同时使用.实践与感性直观、逻辑证明等检验真理的方式比较,具有根本方式的性质.这种根本方式的最本质特征是创造物化结果的直接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法律诠释是为了达致真理而不是为了标榜真理。诠释法律之真理的绝对主义观念是一种设定法律理想的诠释理论,诠释法律之真理的相对主义观念则是一种解构现实法律理想的诠释理论。法律自身的真理性和法律诠释的真理性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人们往往将美学叫作感性学,将艺术与感性联系在一起。在西方,理性主义大旗自柏拉图起就在欧洲上空飘扬,以此形成重理性,轻感性的形而上学传统。人们将理性视为不变的,永恒的,是真理之路,而将感性视作流变的、不驻的,是意见之途,以此将真与美区分对待。而海德格尔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主客分离的对象式的思维方式,将人与世界看成先于认识的生成关系,由此,真理再不是主客观的符合,而是在大地与世界的争执中自行发生,自行摄入一切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9.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是哲学解释学的代表性著作。该书不同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纯粹思辨形而上学的风格,而是将视野和主题回归到生活世界本身,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鲜活的现代哲学气息。伽达默尔在这本鸿篇巨制中从艺术、历史和语言的生活经验的三重维度去探寻比科学方法意识更为本源的真理呈现。《真理与方法》对艺术的哲学解释学阐释,其包含美学主体化倾向之批判和艺术作品的本体论意义两块内容。通过对其分析和述评,我们能够领会到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点立场。.  相似文献   

10.
真理问题充分体现了赫勒哲学态度的存在论性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不应寻求那种普遍强迫的真理。赫勒提出了真理的主观性、启发性、个体性及历史性质,真理应当是一种认识论的开放,绝对确定性是可能而绝不是必须的方面,绝对真理可以是发散的、直觉的和顿悟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这一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真理关系。在这一标准的指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冯波 《工会论坛》2003,9(4):96-97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是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西方现代哲学对此形成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 ,处理好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做人处事之道 ,但又是很困难的。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探讨邓小平真理价值统一观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教科书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笔者认为"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超越,人们孜孜以求的真理,决不是主体被动地趋向客体,追求与客体的符合,而应是以主体为主导,"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了艺术是保存真理的一种方式,在艺术作品中不断追寻本源的过程就是真理呈现的过程。德里达认为这种本源和真理只是一种出于形而上观念造作出来的假象,必须对之进行解构,以破除本源和真理的迷信。对这两种观念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真理与本源、本真存在等都是同一等级的概念,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自论证概念系统,这一系统的完善外貌是假象,但系统中的概念却具有标记的作用,“本源”就是这样的标记。将标记保持为标记,而非如海德格尔那样上升为本源,是一种适当的概念运用。达成这一观念,海德格尔式的“艺术真理”自然就失去了效力。  相似文献   

15.
波普的真理观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真理问题上,卡尔·波普有着独特见解。他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但却不能完全把握,任何科学理论只逼近真理的环节。科学理论之间存在“逼真度”的高低关系,它的发展是通过证伪进行的。科学理论只是一种猜测,在它的发展链条中,前一理论被证伪,被后一理论所代替,这是因为后一理论具有较高的“逼真度”。  相似文献   

16.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中,诠释学真理观占有重要地位。伽达默尔以诠释学方法对艺术、历史、语言领域进行重塑,揭示出诠释学经验中所蕴含的理解的真理。即真理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在理解活动中达到视域融合的过程,精神科学的真理性就蕴涵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纪念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25周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作为当年那场大讨论的亲历人,撰写了《关于“唯一标准”———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充记叙》一文。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指人类社会生活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实践只是检验历史理论的真理性,而不能检验科学真理。科学实验不是实践的典型代表,属于科学认识的范畴。自然真理只能来自科学家的理性活动。实践和科学实验所界定的活动分属两个不同的认识领域,所能检验的真理也不同。马克思对认识论的革命性贡献主要体现于,他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引入了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19.
石仲泉 《理论前沿》2008,(12):10-11
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不仅与20世纪几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相比,有着新的特点,而且对中国30年的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可将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比喻为“核爆炸”。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次关系到党的思想路线的大讨论,也是一次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讨论,更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与中共党史研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在中央党校的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所提出的“实践标准”,成为引发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一个源头。拨乱反正需要“真理标准”,而“真理标准”的提出又促进了党史研究的深入,党史研究的深入,导致搞清党史上的是非功过,而这又直接推动了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的进行,进而促进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