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现阶段土地政策改革的总安排应该把握两个基点即坚持方向和体现国情所谓坚持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国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关键点是使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也常常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简称为市场化的改革过程,坚持方向也就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当然,这个市场化不能理解为政府不管、宏观上不调控。土地是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它的配置无疑应体现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土地政策的改革要按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这个方向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文化体制与其他体制改革相比是滞后的,这源于文化产品属性所导致的改革特殊性。其深层次原因是改革局限于现有的事业体制,而且改革的自我性主动性差。为了突破文化体制改革的困境,笔者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并行互动”的双轨模式,以期对于现实的改革探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杨帆  耿幸宏   《学理论》2014,(4):167-169
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采取"挂图作战,倒逼推进"等强力措施破解文化体制改革难题。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古城,依托地缘优势,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已将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列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就保定市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出现的不足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为保定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厉畏 《团结》2008,(5):30-33
我国的经济改革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有30年的历程。虽然改革初期并没有马上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改革目标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对外开放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方向日渐清晰,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束缚,这与我国社会组织的监管体制密切相关。现行监管体制在本质上把社会组织和政府置于相互对立的关系,对社会组织具有高度防范和管制的理念。这种政府本位的体制设计立场严重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民间表达性和自主治理性。因此,政府应改革旧有的监管体制及方式,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立、自治、自养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1)
从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以文化原创性、文化特殊性、文化大众化的时代性为视角审视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尝试以"倡导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倡导建设‘官民协调发展’的文化道路;倡导创新文化‘投入——生产——消费’型文化发展机制",来探究文化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及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契合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按照党的十六大的精神 ,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确立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围绕这一方向 ,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 ,完善司法机关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8.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甚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的文化产业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任务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体制瓶颈.文化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支持现代文化市场主体的培育,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改善宏观管理,从而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张岩鸿 《求知》2006,(7):9-11
地方发展的方向与水平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会激发地方发展的活力,否则,则会抑制整个地方发展的生机。而要设计规划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方案,核心问题是理清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因为地方政府改革的实质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所承担的各项职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借鉴具有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事务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的国外政府改革经验,可以使我们在地方政府的改革中少走弯路,尽快通过改革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行政文化重塑的缘起,而行政改革则是行政文化重塑的内境;行政体系可以划分为行政组织、行政体制和行政文化三个层次,行政文化是行政体系的核心层,同时也构成行政改革的内核;行政文化重塑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市场经济,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符合市场规律,立足时代,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关系深刻调整.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当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回顾我国收入分配体制三十年来的改革基本轨迹,对于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收入分配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决定》指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去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杜正艾 《党政论坛》2008,(12):46-46
三十年的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改革,最主要的就是要打破原体制下的文化模式,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模式。原体制下的文化模式,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生成的,以集体价值为本位,忽视个体价值,混淆了文化的阶级性和非阶级性,片面排斥资本主义文化,忽视对封建文化的批判,追求纯而又纯的超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思想,以及外来优秀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碰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模式应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以个体价值为基础,实现集体价值,汲取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逐步剔除封建性文化,建立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5.
大部门体制的构想为我国今后的机构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国未来政府机构设置形式的必要选择。当前需要依照大部门体制的思路制定政府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同时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设施,以确保大部门体制改革思路在我国未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中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童里 《党政论坛》2009,(3):26-2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关系深刻调整。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理论视野》2007,(3):23-25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坚持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取得成功,必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努力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市场…  相似文献   

19.
正从"量的改革"到"质的改革"。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改革,除了十四大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其余的历次改革基本是单项性的改革,不少只是关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比重的调整,也就是说基本上属于"量"方面的改革,对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没有从体制机制上加以解决,导致产生一方面只要遇到困难和问题,都把原因归结为"体制"问题,另一方面却在"体制"改革上进展不快。这是因为体制  相似文献   

20.
叶敏 《公共管理学报》2012,(2):33-41,123
市管县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我国经济增长逻辑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市管县体制在改革开放以前已经发端,市管县体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城市发展工业和解决城市生活服务;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期,国家为了获得更加快速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并形成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战略,在此背景下,能够满足这种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战略要求的市管县体制重新得以复兴并得到全国推广;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级,中国城市化战略也由此越来越明显地趋向于县域城市化和发展大城市群。在这种新的增长驱动逻辑之下,国家又寻求多种方式超越市管县体制,其具体方式包括"强县扩权"改革、"省直管县"改革、省域内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跨区域治理框架的构造。市管县体制的历史变迁本质上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增长驱动逻辑下主动权变地革新政府管理制度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治理效果。未来中国政府层级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应该朝一种包含各种体制内容的、充分反映地区差异性的政府层级管理体系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