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致富路上     
墓地旁开餐馆农妇年赚20万杨艳丽是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赵寨人,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1997年5月,杨艳丽与同村的杨海水结婚。后来杨艳丽在一家小工厂当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400元。2005年清明节,杨艳丽下早班后匆忙往家里赶。走到半路,她看见在不远处那块坟地里有许多人在  相似文献   

2.
致富路上     
王克福养獭发财的事儿,在辽东山区闻名遐迩。他富了不忘乡亲,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路。仅1993年养獭一项,全村人均收入增加400元,1994年又增加1000元,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在小康路上,连续两年迈出两大步。 1979年,王克福挑起凤城市凤城镇西街村党支部书记这副重担之后,就把带  相似文献   

3.
她叫邓慧兰,是农二师二十九团园十连的职工,也是团职工代表。由于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8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1年她调入园十连后,承包了60亩香梨果园。在果园状况非常差的情况下,她丝毫没有因为果园收入差而放弃生产。丈夫是一名监狱干警,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照顾不了家庭  相似文献   

4.
致富路上领头雁张文智,李同举只有282户人家的宁县任村,过去穷得叮响,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要问这个村为啥变化这么大?富裕起来的农民会诚恳地告诉你,这是村党支部书记许明学带领大伙苦干出来的。今年50开外的许明学,担任村干部已30个春秋了.为了改...  相似文献   

5.
在富顺县境内海拔最高、峰峦起伏、草深林茂的青山山脉上,有一位常年放牧着1000多只黑山羊的牧羊人,他就是全国劳模--申吉荣.  相似文献   

6.
正付江录是十三师火箭农场的个体工商户。他先后成立了哈密江盛有限责任公司、哈密鼎舜有限责任公司,他用自己200多万元的资金帮扶了近40人脱贫致富,其中有八名火箭农场的少数民族兄弟在他的倾情支持下,从一无所有踏上了小康之路。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们工作的职能是"团结、帮助、引导、服务",只有各民族企业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6)
<正>随着智慧党建工程的深入推进,鄂托克前旗有效解决了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动的问题,使智慧党建的触角延伸至全旗的每个角落,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实现了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与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双促进、双丰收。"支部+企业+基地"让收入"水涨船高"城川镇麻黄套村曾以种植玉米为主,农牧民收入单一,增收空间有限。在一次党建课堂的学习中,视频里的马铃薯  相似文献   

8.
佘永刚是呼盟扎兰屯市牛亡牛沟乡前进村十三方屯一名普通农民党员,在牛亡牛沟乡方圆几十里的土地上,人人都知道他是个科学种田的能手,多种经营的典范,致富路上的带头人。1979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给佘永刚带来了施展才能的契机。他挤出时间学习科学知识,订阅了《农村科技报》、《农民文摘》、《果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等大量适用科技刊物。用学到的科技知识去指导农业生产,在自己的承包田里大搞科技示范。佘永刚首先对自己的承包田进行综合治理,统一规划,形成渠成系、林成网、田成方、路相通的格局,然后他将玉米…  相似文献   

9.
38岁的赵江芬是通化县大泉源乡新胜村的农民党员。3年前,她看准了冷饮行业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门路,便到处筹集资金,跑银行贷款,开办了新胜饮料厂。饮料生产配料是关键,只有初中文化的赵江芬决心自学。她买来了有关技术书籍,一学就是大半夜。掌握了理论,又经过上百次试验后,她的配料终于成功了,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质量完全合乎要求,她也成了配料技术员。她办企业坚持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生产的饮料很受欢迎,当年创产值30多万元,收人10多万元,上缴税费4万多元。不久,她又创办了豆油加工厂,既解决了农…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刘述珍和丈夫陈跃辉从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来到了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边远团场,从一个年轻的姑娘到中年妇女,20年的戍边生涯,锻炼了她坚强的毅力,造就了她无怨无悔的戍边情,在二师三十六团五连扎下了根。她抓住团场种植结构调整的大好政策,从信息咨询开始,大胆种植,大胆实践,精心管理,一步步将理想变成现实,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圆了致富梦。2005年,刘述珍和丈夫陈跃辉承包了40亩连队  相似文献   

11.
12.
经民主选举,农八师一五○团三连刘会解再度当选连长。刘会解当连长的2年间,带领职工群众科学种田夺高产,2年跨了两大步。 刘会解和党支部一班人认识到只有富了脑袋,才能富口袋;只有消灭了愚昧,才能振奋精神。于是每年冬春农闲时,他请有田管经验的农业土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授课,播放VCD农业科普光碟,利用广播、板报宣传作物栽培和管理实用技术,并组织  相似文献   

13.
<正>6月13日,天刚蒙蒙亮,农二师二十九团水电连陈萍的家里就热闹起来。这天,是陈萍带领"田间服务队"给一连地老板田间除草的日子,看见20多位姐妹们都到家了,陈萍一边招呼着她们坐下,一边焦急地看着门外,她拿起电话着急地说:"王老板,  相似文献   

14.
成都龙泉驿区洪河镇三桥村是城市向东发展的第一站。近两年来,村两委会带领全村人民发挥优势,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村域经济发展路子。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48元,农转非人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00元,拥有汽车57辆,摩托车309辆,95%的农民拥有了楼房、彩电,70%的农民用上了燃气,6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  相似文献   

15.
在集安市榆林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地沟村,有一对年轻的夫妻新党员,二人今年都是31岁,丈夫叫鞠利君,于今年4月20日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妻子郭利艳今年5月19日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依靠科学种田,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被当地人们传为佳话,成为青年农民学习的榜样。近几年来,鞠利君在妻子郭利艳的支持下,潜心钻研新技术,在自家的责任田上进行科学种田试验。他们自费订阅了《科技日报》、《农村科学试验》、《中国农民报》、《农村百事通》等多种科技报刊杂志,积极搜集科技致…  相似文献   

16.
地处革命老区的桦甸市桦南乡九星村,森林茂密,山川秀美。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耕地面积较少,这里农民的生活水平多年来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6年前,这个村的女党员徐国兰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带头走上了依托资源、科技养蛙的致富之路,并带出了一个养蛙专业村,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为“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1995年春,徐国兰承包了双胜屯近85公顷的沟川,开始了养殖林蛙的艰苦创业。思想有些保守的家人和四邻都为她担心,劝她别搞得太大,免得把家底赔光。徐国 兰却憋足了一股劲,要给乡亲们做出个样子 来。她先是参加了市、…  相似文献   

17.
4月25日,笔者来到农四师六十二团六连的职工书屋,偌大的房间里坐满了聚精会神看书、查找资料的农工。目前,该团已建立了13个职工书屋,极大地丰富了农工的业余生活,每天到职工书屋看看书已成为该团职工生活的一部分。2011年,六十二团全面启动了职工书屋建设工程,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为各职工书屋统一配置了2个书柜、1400余册的图书和100余套电子音像制品。为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作用,该团还要求职工书屋定时开放,各支部配备  相似文献   

18.
3月的一天,暖阳铺在武隆县火炉镇岩峰村。41岁的杨隧华正忙着给乡亲们分发当归种苗。  相似文献   

19.
正1985年,邓永周从部队复员,凭着对家乡的热爱,他毅然选择了回到生养他的农九师一六二团五连,承包了近100亩盐碱地,由于土壤质量差,他就拉运沙子、肥料改良土质,第一年种地就小有成绩,使他坚定了信心,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默默地耕耘着,土地一次次丰厚的回报使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扎根农场,并且深深地眷恋上这片养育他的土地。由于他头脑  相似文献   

20.
正十二师二二二团农一队职工汪传刚,今年51岁。1973年随大伯来疆,40年来,他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逐渐步入小康家庭。2009年,他和妻子任金明高高兴兴地为儿子汪源操办了婚礼。儿媳郭文艳娶进门后,任金明像亲闺女一样待她。儿媳妇很孝顺,把公婆也视为自己的亲爹亲妈。她们母女般的感情,打破了婆婆与儿媳很难相处的世俗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