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心理结构的要素整合及其特征刘晓英,王岸英人类的心理活动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它们分别适应于认知、实践和审美等活动。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主体适应于审美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结构形式。审美心理结构直接参与审美过程,并在美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审美心...  相似文献   

2.
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审美价值探析李元明,赵伯飞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值得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人类自从脱离了穴居野处构木为巢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按照生活的实用要求建造房屋以来,就对建筑产生了审美的观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在原...  相似文献   

3.
分析西夏民族服饰形成的历史属性,从西夏民族的起源到建国,及对西夏民族影响深远的民族迁徙,阐述西夏服饰审美特征的历史原因,从其统治阶级服饰中的异族审美符号和庶民服饰自由的外族审美特征,论证西夏服饰具有融合汉、回鹘、吐蕃及其他外族影响的典型性大融合式的服饰审美特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儒家仁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以个体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理想。它即是一种伦理精神,又表达了一种审美趣味。儒家仁学不仅要在道德生活中寻求普遍的和谐,而且坚持从这种和谐中去寻找美,认为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从精神上有力地促进这种统一的实现,进入审美境界、实现艺术人生就成为其人生哲学的目标与归宿。儒学仁学的道德审美理想不仅对于人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够为当代人树立合理的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姹紫嫣红的诗的百花园里咏物诗是一枝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奇葩。咏物诗既然以“物”(植物、动物、器物等)为抒情和审美对象,那么,首先就有一个对“物”的基本审美认识和审美态度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哲学传统,在对待人与物的关系上,就明显地带有不同于西方民族的独特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物我合一,  相似文献   

6.
周璇  朱星雨 《学理论》2009,(30):205-206
新媒体艺术有艺术审美的大特征,也有自己本身的小特色,审美过程就存在于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批评活动中,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在审美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暗示。而作为新媒体艺术,更着重于使用先进科学技术,集虚拟现实、数字、交互、多媒融合等众多尖端科技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美育(即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早在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时就已经产生。古往今来的教育实践表明,美育在完善人们道德修养,净化人们灵魂,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而巨大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独特的,是其它教育形式所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小说审美特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金丹 《学理论》2009,(27):236-238
新写实小说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而是以一种真诚的态度直面现实生活,以一种零度情感的超然叙事,放逐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崇高理想,对世俗生存进行原生态还原的书写。  相似文献   

9.
杨虎 《各界》2008,17(4)
审美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并且随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从内容和形式上,由低级向高级逐步的发展起来,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为的美,主观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遵循美的规律,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进行集中概括,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表现出来,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已不是原始自然形态的自然美和社会美,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融化进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情感等因素.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本文试图通过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来说明艺术的审美性特征,揭示艺术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史玉凤 《学理论》2010,(26):185-187
李贺是中唐时代一位独特的诗人。凄凉的人生境遇、体弱多病的生理特点、忧病畏死的心理特征、中唐社会的动荡和各种矛盾的激化,将他经世治国的理想抱负击个粉碎。所有这些促使他对人生、命运、死亡进行思索,其"鬼诗"便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的厌恶和对理想的探索,浸润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而其诗歌的悲剧意识具有独特的审美,即:以"病"为美,以"悲"为美,以"寒"为美,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由此可见,李贺诗歌诉说的是一种与世抗争又无力抗争的现实,诗歌所透射出的恰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3)
本文从青年亚文化受不同时代媒体类型变迁影响关系入手,揭示青年亚文化即便具有自我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但与媒体的变迁也有深刻的文化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不同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各自特点,从而呈现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和多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蔡志刚 《学理论》2015,(4):100-101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体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处于审美体验中的审美主体是全身心投入以及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在审美体验中的协调和统一,这一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审美体验的整体性和融合性。整体性的层面表现是融合性,它主要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在审美体验中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浅论公共政策失真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失真是由公共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模糊性 ;信息的偏向选择 ,传递环节的自然损耗 ,传播方式的局限性 ,监督机制不严等因素干扰造成的。如果我们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如缩短信息流动环节、培养中间渠道、强化监督、加大宣传力度等 ,一定会减少政策失真及其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略论文学审美作用的全心灵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文学审美作用的全心灵性,强调的是文学对读者的审美作用所能达到的心灵广度和心灵深度。文学对读者所起的审美作用,从横向上看,涉及到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在内的心灵的所有侧面,具有为哲学人文科学及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心灵广度;从纵向上看,涉及到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在内的心灵的所有层次,具有为哲学人文科学及其他艺术难以企及的心灵深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外学者主要着眼于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人的审美心理、心理机制的研究。在我国,与八十年代出现的美学热相比,当前美学学术界可以说处在一个低潮时期,它表现在理论上缺乏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没有出现更深层次的学术争论。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了我国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美的追求更加迫切和高涨,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非常有必要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从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的角度进行研究,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16.
黄国富 《学理论》2012,(8):85-86
宪法第41条明确赋予公民有检举权,包括举报权。这是一项民主权利,但是理论界对举报回复性质的认定有分歧,即是属于行政事实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对行政事实和行政行为的分析,可知应该对举报回复行为分类分项,但应该在最大范围将其认定为具体行政行为,从而举报人对举报答复不服的,可以进行行政法意义上的救济。  相似文献   

17.
包丽华 《学理论》2015,(5):97-98
从蒙古族民间和民俗文化中渗透的历史轨迹不难分析,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结合使得蒙古族文化格外有内涵。以蒙古族皮靴为例,它有布靴和皮靴之分,有上翘的靴梢加之宽大的靴身,颜色以棕黄色及古铜色为主。蒙靴是蒙古族人民智慧和技艺的象征,繁多的种类和精致的造型使得蒙靴文化广为人知。蒙古族皮靴的纹样构成包括自然纹样和吉祥纹样。审美特征体现出:功能和审美需求之间的结合;工艺与生活材料的结合;造型与审美追求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一种声乐体裁,具有中国特有的民族气质与民族风格。自诞生以来,以其诗词特有的文学韵味和旋律的清新优美赢得了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同时也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生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本文主要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将其创作方式大致划分为四种,进而发掘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艺术家灵魂的再现,情志的观照。即使是单纯表现自然山水的艺术作品,那艺术作品中的山水已不是原来的自然山水,而是依附着艺术家的灵魂,寄托着艺术家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山水,已是“人化的自然”。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并不以山水诗人著称,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2)
梦意象是李商隐诗歌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以梦为载体,在各种题材的诗作中广泛灵活地营造各种意象,将舒缓真切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写入作品中,以精致婉约、清新朴实的梦意象和真挚的审美心态独具一格。他的梦意象诗以含蓄简约的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批判性、理想性与超越性兼具的美学特征,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审美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