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暴力恐怖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英美国家,关于恶性犯罪,特别是累犯的立法尤其严格.特别是在美国,其特殊的“三振出局”制度自产生以来就众说纷纭.本文浅析了三振出局法的特点,以加利福尼亚州的制度为例,对比了中关两国在累犯制度上的异同,对于三振出局法存在的争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如何认定的问题 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第196条第2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26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可见立法上认为信用卡就是一种支付凭证,盗窃了信用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占有了他人的财物,而盗窃之后的“使用”行为是盗窃行为的延续,所以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应以盗窃罪一罪定罪处罚。但是笔者认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不应定为盗窃罪,而应当定为诈骗罪,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3.
《电子知识产权》2009,(12):10-10
11月下旬,欧洲议会在几经修改和多方争议之后,通过了其电信改革法案,其中包括互联网用户的权利内容规定。备受关注的内容之一,就是针对英法最近通过的对涉嫌侵犯著作权的网络用户“三振出局”的规则进行的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4.
备受关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经过十年砥砺之后终于出台,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撞了白撞”吗?警车拖车收费吗?“特权车”可以横冲直撞吗?交通事故可以“私了”吗?这些现实中争论的问题,都能从这部法律中寻找到答案。●最大亮点是以人为本,“撞了白撞”之说未被采纳1999年8月,东北某市出台了“撞了白撞”的规定,从而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争论。《道路交通安全法》否定了这一做法,对行人予以特别的保护。该法规定,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  相似文献   

5.
多次盗窃的认定和盗窃数额的累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于多次盗窃的认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了“多次盗窃” ,并将其与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相并列。这说明“多次盗窃”并不以达到数额较大为犯罪构成要件。但是 ,在司法实践中 ,人们对“多次盗窃”又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 ,刑法取消了惯窃的规定 ,取而代之规定了“多次盗窃” ,因而在一定时间内 (如一年 )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也有人认为 ,认定多次盗窃既要看盗窃的次数 ,也要看每次盗窃的数额和盗窃的情节等 ,比如不能将多次一般的小偷小摸行为视为犯罪。1998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多次盗窃的,构成盗窃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多次盗窃的行为如何认定,理解不一。一种意见认为,不论盗窃数额大小,只要在一年内作案次数累计达到三次以上,就可立案。另一种意见认为,多次盗窃,也要考虑数额问题,其累计应达到本地区规定的“数额较大”起点为立案标准。请问,对“多次盗窃”的处理,哪种意见正确? 广西读者李荣斩  相似文献   

7.
盗窃、使用信用卡行为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以上规定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于1986年11月3日对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就王平盗窃信用卡骗取财物如何定性问题的请示所作的答复,可以看出,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把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中的“盗窃行为”和“使用行为”都认为是犯罪,即盗窃信用卡未使用构成盗窃罪,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是盗窃行为的继续,仍然只成立盗窃一罪。笔者认为,上述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不妥,盗窃信用卡未使用不应以犯罪论处,盗窃信用卡并使用也不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而应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8.
试析入户盗窃之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规定了入户抢劫这一抢劫罪的加重形态,但对入户盗窃则没有作为盗窃罪的加重形态规定。由于法无明文规定,加之入户盗窃犯罪形态各异,复杂多样,司法实践中对入户盗窃犯罪的处断存在着颇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入户盗窃的概念分析 对入户盗窃概念的认识是决定处断方式的前提,不同的理解就会得出不同的处断结论。关于入户盗窃之“盗窃”的含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明确的规定,理论和实践上认识也完全一致。但“户”和“入”的含义就歧义颇多。下面分别讨论之。 (一)“户”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最近发生的“朗讯亚裔职员窃密案“,引起了人们对美国1996年反经济间谍法的关注.该法是一部国内法,即美国国内制裁盗窃商业秘密行为的联邦刑法.行为人在美国国内侵犯商业秘密的,只要符合该法条件,就有可能引起刑事诉讼.根据国家主权原则,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该法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国内一般商业秘密的犯罪,规定为侵夺商业秘密罪;而将为外国利益进行商业秘密犯罪的行为,另立一罪,即经济间谍罪,加重处罚.……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共同盗窃案件中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现行刑法及有关刑事法规未作明确规定,只是1984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对于共同盗窃犯,应按照个人参与盗窃和分赃数额,及其在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依法分别处罚。对主犯依法从重处罚。对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共同故意盗窃总额依法处罚。”由于现行刑法第151条和第152条把盗窃公私财物的数额是“较大”还是“巨大”,作为适用不同法定刑的标准,并且“两高”又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和“巨大”的起点分别为200元和2000元,因此,“两高”的上述司法解释仅仅解决了对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共同故意盗窃总额”处罚的问题,并未具体明确地回答对一般共同盗窃犯应按何种数额标准适用法条及法定刑的问题。这样,各级法院在审理一般共同盗窃案件中,对于共同盗窃犯的量刑标准很不统一。  相似文献   

11.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犯罪中是否要求“明知”是他人的财物?“明知”是提示性规定还是法律的特别规定?盗窃罪的既遂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进行判别?本文以案例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中国西安邂逅一名七岁的中国小女孩。“你很想看见我,是吗?”“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民的”。“唔,……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这段对话最先刊载于《女友》杂志1999年第1期,后又经许多传媒传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克林顿对这名七岁小女孩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之时,我看不象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在公众场合刻意说出些言不由衷的话来做“政治秀”,而应当或多或少是他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或许就是不经意之间向一名中国小女孩吐吐苦水。…  相似文献   

13.
检察信箱     
如何理解“多次盗窃构成犯罪”的规定?编辑同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十二)项规定:“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我们在办理盗窃案件中,对怎样适用这一规定产生分歧。一种意见认...  相似文献   

14.
盗窃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近几年来不但发案数居高不下,而且盗窃数额越来越大,关系更加复杂,给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了准确有力地打击盗窃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有必要对盗窃案件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探。一、正确理解和认定盗窃案件的“情节特别严重”依照刑法第152条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1条第1项的规定,盗窃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何谓“情节特别严重”?法律未作规定,以致各地在执行中理解不同,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2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五条第十二项规定:"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一年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该条对盗窃的数额累计计算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该条在具体适用上,很多人将其与盗窃罪连续犯的数额计算问题发生混淆,以致不能准确地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6.
法律顾问     
公安机关自行决定对被告人免除刑事处罚对吗?编辑同志:被告人陆平盗窃厂里财物折款人民币六百七十三元八角五分,海门县公安局确认其行为构成盗窃罪。但鉴于被告人能主动投案,认罪态度好,根据《刑法》第六十三条和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盗窃犯罪活动的通告》,决定对被告人陆平免除刑事处罚,并制作了《免除刑事处罚决定书》(海公刑字第1号),当众宣布。请问:公安机关如此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南通市公安局朱冲兵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3月17日颁布施行的法释(1998)4号《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的起点,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其中关于“累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可见我国《刑法》规定的盗窃罪既是数额犯,亦可以是情节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3月实行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盗窃解释》)第六条第(三)项的规定,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的起点,并具有“累犯”情形的,可以分别认定为盗窃案中存在“其他严重情  相似文献   

19.
一般共同盗窃犯,通常是指犯罪情节尚不够“特别严重”,不属于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其他共同盗窃犯。一般共同盗窃犯如何适用我国《刑法》第151、152条所规定的数额标准,确定相应的量刑幅度?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4年11月2日《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中作了原则性规定,即:  相似文献   

20.
《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以盗窃罪定罪量刑,根据司法解释,“盗窃数额应当根据行为人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数额认定”。关于该款的规定,我国刑法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