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绝非易事。以下是文章作者接受无碳生活挑战,以验证我们能不能在完全不产生二氧化碳的前提下生活,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天,当然这不包括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2.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8,(4):113-113
人苏醒时新陈代谢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呼吸的频率较慢,体内积滞的二氧化碳较多,这时吸烟会使支气管痉挛收缩,使二氧化碳的排出受阻,从而产生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你低碳了吗?     
《江淮》2010,(11)
<正>低碳生活要求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它提出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子宇 《先锋队》2010,(2):63-63
频繁的台风、干旱、洪水,冰川加速融化,物种加速灭绝。这些都是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而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而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上网、用电、坐车……这些都能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雷蕾 《学习导报》2010,(24):58-60
“低碳生活”指的是一种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种态度。比如人人都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这些生活中的点滴确实处处体现着我们的低碳精神。  相似文献   

7.
余川 《江淮》2012,(2):46-47
台湾年轻人张杨乾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花费10分钟在博客上记录自己每日的碳排量。在某天的一篇记录中,他这样记载:搭公交车11公里消耗0.88公斤二氧化碳;搭电梯35层消耗7.63公斤二氧化碳;热水澡15分钟消耗0.42公斤二氧化碳……今天总共消耗12.976公斤二氧化碳。把每天的生活轨迹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直接挂钩,张杨乾是华人第一人。因此在台湾,他被称为"减碳达人",他的"低碳部落格"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20):16-1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下简称环境署)日前发表声明说,环境署已制定最新减排措施,旨在实现该机构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为全球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树立榜样。声明说,环境署将通过减少因公搭乘航班、减少生活及办公能源消耗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高原病? 进入或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体内将产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大多数人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少数人不能适应,体力和脑力活动能力不同程度地受损,出现症状,称之为高原病或叫高山病、高原适应不全症、高山适应不全症等。  相似文献   

10.
苗青 《党课》2010,(15):116-119
这些年,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德国,社会各界更是对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普遍将讨论改善环境、资源节约、可再生能源以及二氧化碳减排等话题作为一种时尚、一种对外展示个人和集体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椿桦 《廉政瞭望》2010,(11):43-43
排放二氧化碳将面临征税,这是从国家部委传出来的消息,算是一个可靠说法。 用税收杠杆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减排目的,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按照专家们的解释,又觉得有问题。专家说,我国碳税的纳税人可以相应确定为:向自然环境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的单位和个人。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道理,大家都懂得,那就是人类的生存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工作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生活幸福。幸福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闲暇。如果没有闲暇,人们永远是工作的奴隶,不可能有开放的心灵,不可能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也无从产生。  相似文献   

13.
听人讲,中医讲究人体要保持阴阳平衡,一旦出现不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我理解,心理医生做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患者平衡心理,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在个人生活中,平衡心理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断平衡心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如今,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不合理、不公平、不遂人愿的事:某某人赚了钱、某某人升了官、某某人买了车、某某人出了国……我比他们强,可还不如他们——于是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   如果这种“不平衡”发生在某些领导干部身上而又不善于自我调节,就有…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也有少数同志心浮气躁,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情爱发牢骚。有时甚至对什么都不满意,什么时候都不满意,走到哪里都不满意。只要话茬一接,牢骚怪话就来了。有的感到提拔无望,精神不振,该抓的工作不抓了;  相似文献   

15.
广闻博览     
热词百科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碳中和是指国家、团体、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国一向致力于减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6.
何泽慧在苏州秀美的网师园中生活到19岁。在这里,她受到水光林色和山石古建风韵的熏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天资敏慧加上聪颖勤学,不其意是,她对数理、格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江声 《党建文汇》2002,(14):30-30
你知道这些数据吗?1吨二氧化碳:从伦敦到纽约,4~8个小时的航程,平摊到每个乘客头上的二氧化碳就是1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政治生活正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它正以巨大能量冲击传统的政治秩序,重塑公众与政府间关系,既给政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政治秩序的稳定构成巨大挑战。互联网对于政治稳定而言犹如一柄双刃剑,它既可能是稳定基因,也可能是不稳定因素,孕育和激化政治动荡。  相似文献   

19.
依赖心理。这是大学生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对刚离开高中校门,又要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大学生来说,学习与生活由“他管”突然变为“自管”,过渡太快,以至于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高校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的生活能力,那些在生活中依赖行为十分严重的学生,心理上就会产生不适应感。其行为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事务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20.
邓瑜  刘霞  邵翠翠 《学习月刊》2014,(8):101-10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伴随网络应用产生网络文化不仪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