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涉诉上访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历史的逻辑和现实的必然,再审制度与上访制度将长期共存,涉诉上访制度必须规范。涉诉上访制度的长期性并不表明涉诉上访就没完没了,终结是现实所需、是制度逻辑、既有制度的倡导又有实践的证明。终结的核心在于如何终结,它不是取消上访制度,不是甩包袱,不是妥协。而是依据特定的原则、由特定的主体,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方法达到终结结果。终结需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程序予以保障,需要完善法律并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2.
政策终结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束过程,而是一种主动、有意识的活动过程。由于政策终结涉及诸如人员、组织和制度甚或是观念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在政策终结过程中,即使政策终结具备了所需的内在属性或特征,也拥有政策终结的外在环境,但如果在终结启动过程中出现阻力或障碍,仍然可能无法顺利启动政策终结活动的程序。因此,有必要对启动政策终结可能面临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方法或途径,开启政策终结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终结是政策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政策的功能、计划、政策本身和机构的结束;二是政策的法律化。在政策终结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对政策终结的认识不够;政策终结的力度不够;政策终结的程序不合法。政策终结的难度很大,因为政策终结的障碍因素较多。这些障碍主要有:利益因素;组织因素;程序因素;成本因素。针对政策终结的障碍因素,克服它的方法主要有:利益补偿;公开政策评估结果;旧政策终结与新政策出台并行;妥协;适当运用强制力推行。  相似文献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哲学显然是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过度强调两者的连续性,即意味着将马克思哲学也同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这就涂改遮蔽了马克思在颠覆形而上学、批判现代性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意蕴。事实上,正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断裂处,在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处,在现代性哲学的终结地,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及其最后之人》一书中提出的"历史终结论"的观点引起了普遍的争论,尽管西方学者如德理达和沃勒斯坦分别从解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角度对福山的意识形态终结论进行了批判,但是对于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否真的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历史真的会走向终结吗、何种意识形态走向终结、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有关历史终结论的争议等并未进行深入的讨论,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信访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权利救济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安定,而如何有效地终结涉检信访案件也成为近年来理论界和检察机关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涉检信访案件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出发,论证了终结机制所要发挥的基本法律功能、所要执行的基本终结标准,并针对"诉访分离"等现实焦点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涉检信访案件终结机制的体系化构想。  相似文献   

7.
政策终结是一种政治过程,存在着推动政策终结的驱动力和阻止政策终结的阻动力,公共政策的终结成功与否取决于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本文从动力学的视角构建政策终结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农业税政策终结中各种力量的动态博弈过程。农业税终结主要采取了增加推力和消解阻力并举的办法。党的执政理念转变、李昌平上书事件、农业税政策评估、新闻媒体是推动政策终结的驱动力,中央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和启动农村综合体制改革消解了县乡政府的阻力,"两个趋向论"则彻底消除了那种"取消农业税淡化农民国家意识"的心理顾虑,确保了农业税条例的顺利废止,成功走出了"黄宗羲定律"的历史怪圈,对于其它过时无效政策的终结具有重大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提出了哲学终结。但是,基于人本主义的直观感性实践观,费尔巴哈的哲学终结仅仅归结为抽象的爱的宗教;而基于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的哲学终结的归结点在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当代视阈,虽然西方诸多学者都提出了哲学终结,但是离开科学的实践观,无视哲学的现实指向,这种哲学终结都是不彻底的。事实上,现代性正是当代西方哲学终结的根本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减免农业税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越来越是一个“非同质性”的群体。另一方面,农业税的取消,并不意味着中国经历“农民的终结”,中国农民在未来二三代人的时间内是无法终结的。从这个认识出发,有必要认真研究如何面对农民的“非同质性”,研究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它意味着“一种联合的生活方式”开始。  相似文献   

10.
政策终结至今仍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要对其作出一个清晰的、可操作性的定义非常困难。梳理现有的政策终结概念可知,现有概念难以解释政策终结与政策调整的区别、终结与非终结的区别及政策终结发生的依据存在模糊性。要克服政策终结概念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法定的政策终结者,终结对象应关注政策本身及其运行,并把政策终结视为一个管理公共政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政策终结是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公共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政策终结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政策绩效。本文简要回顾了公共政策终结研究的缘起、内涵、影响因素、促成策略以及发展方向等内容,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政策终结是因政策无法有效解决政策问题而主动终结的过程。但是,在政策过程中政策终结是少有发生的现象,甚或终结的政策死而复生。政策终结启动标准的确立,是实现政策终结科学化、规范化和理性化的重要环节。政策终结的启动标准主要包括“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资源的获取能力”和“政策情境的变迁方向”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标准不是孤立的,在实践中需要综合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山,哲学终结的话语始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自恩格斯第一次宣告哲学终结之后,很多哲学家都对哲学的终结进行了论证,但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在他们期待之中。事实证明,“哲学终结”只是哲学的话语范畴之一,哲学不会消解,它必将呈多态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终结是政策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对政策终结的涵义进行界定。分析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造成政策终结的障碍因素可以归纳为四点 ;利益因素 ;程序因素 ;成本因素。针对这些障碍因素寻找出一些对策来推动政策终结。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中央政府中大量存在着临时机构这类机构形式 ,其概念的基本框架包括定义、组织形式、作用、特点和性质等 ;对西方国家临时机构产生动因、设置依据、与常设机构的关系及其终结等方面的考察构成了西方国家临时机构从产生到终结的一个动态过程 ;西方国家存在的临时机构自身有一些弊端 ,但其存在有着必然性和长期性 ,如何兴利除弊 ,西方各国采取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的"哲学的终结",是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而不是一切哲学的终结。"哲学的终结"是哲学自身辩证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消灭一切哲学,而是哲学形态的转换。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不是实证科学,而是新形态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政策终结是政策过程的一个环节 ,是政策更新、政策发展、政策进步的新起点。政策终结的倡导者有三类 :政策的反对者、政策受益者和改革者 ;政策终结的障碍主要来自心理的抵触、组织的惯性、认知的局限、法律程序的延迟等。政策终结的方式有废止、替代、合并、分解、缩减 ,对政策终结障碍的克服 ,关键是依靠组织有意识的努力、平衡人们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启的公共政策终结研究,掀起过两次高潮,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显著性的成果,是政策终结理论重大进展的标志。政策终结理论的验证和应用的兴起,研究议题或主题的拓展,研究视角或途径的挖掘,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的凸显,将成为未来可以预见的重要趋势。而且,政策终结问题也将逐渐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终结既是公共政策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的开始。政策终结有利于促进政策的发展与更新、提高政策绩效及质量、缓解政策冲突和矛盾,从而有效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然而,公共政策终结的过程会遭遇政策资源风险,衍生一些新的公共政策问题。因此,重视公共政策终结的成本与绩效的关系、协调政策稳定和政策发展的关系、调整旧政策与其它相关政策的关系,是公共政策终结过程需要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信访终结制度在解决缠访闹访等问题上体现了较高的效率,该制度最显著特点在于其类似诉讼式的程序性,第三方参与,程序意识与证据意识、规则意识等特点。信访终结的完善要做好衔接配套措施,使程序价值真正落到实处;改变信访终结制度对上不对下的行为观念,真正落实解决问题的观念;完善信访制度,将信访终结纳入信访法治的框架下,使信访终结名正言顺。其中最重要的是赋予信访机构行政管理权,提高信访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