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起在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起监督制约作用的纪检工作 ,一些人马上会联想起诸如“内部检察院”、“监督制约”、“整人(处理人)”等一系列相关词语 ,给纪检干部画一个“铁面无情”形象。但有相当一部分纪检干部很难做到“铁面无情 ,秉公办案”。不能秉公办案 ,违法乱纪的民警就得不到处理 ,这必然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消极作用。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二 :一是“婆子”干预。公安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在同级党委领导下进行工作 ,由于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还存在 ,在组织中就难免有“家长”说了算的现象 ,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纪检干…  相似文献   

2.
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朋友向我怨叹:“哎,太平淡了!” 我十分理解他的心境。年轻人多半喜欢轰轰烈烈。而厌烦平平淡淡。但个体生命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往往非自身可改变或逃逸。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提出了“大历史观”,主张以长时间远距离的眼光.看待历史过程,其实,这一原则亦可移用于个人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3.
“县乡干部不简单,走乡串企听真言。解决问题实打实,嘘寒问暖不厌烦。寒风瑟瑟迎面拂,惠民政策暖心间。中午误餐吃盒饭,群众路线人人赞。”近日来,在浠水群众间流传的这样一首顺口溜,生动表达了群众对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赞许和拥护。  相似文献   

4.
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已有四年多了。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听到身边有一些同事抱怨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真是太调皮了,我都不想再管他们了!”听了这类抱怨的话,再想想我自己上课时,其实也经常碰到学生调皮捣蛋的事情,但却从未觉得“不愿管”学生。这是什么缘故呢?一个人若是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干久了,一般都会产生疲劳厌倦的情绪反应,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职业倦怠心理”。所谓的“职业倦怠”是指个体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而一个教师因工作的需要,往往会长期教授…  相似文献   

5.
“逆反心理”也称逆反行为,当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有时便会产生厌烦、反感,出现态度逆向的反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对象本身思想观念的错误而产生的对抗情绪,如一些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认为“六十分万岁”,从而对教师的要求产生了对抗情绪;二是由于外部客观原因引起对象思想上的反感,如有些学校的制度不完善,生活设施差等,从而使有些学生对学校的管理产生了反感。如何会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现象呢?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的,原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6.
5月31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平常的日子,但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却难以忘记这一天。就在2004年的这一天,他走上了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的报告席,代表省政府向沱江水污染的受灾群众公开道歉,并检讨:“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因为沱江污染事件刘晓峰副省长会公开致歉。2004年2月下旬,位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沱江附近的川化集团下属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违法直接向沱江排放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一时间,沱江污水横流、死鱼漂浮、臭气熏天,导致沿江近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大批企业被迫停产停业,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产生厌烦情绪,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讨论,重点大学就图书馆产生的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8.
也谈空转     
近几年来,常常听到空转这一名词,也常常听到县区税务局长、基层税务所长对高指标的税收计划的厌烦与无奈,看了《中国税务报》1999年1月25日刊发的朱广俊先生的《从空转看“虚收”的危害》一文后,茅塞顿开,获益匪浅。不过,笔者觉得朱先生对空转的分析,有将板子过多的打在税务部门身上之嫌,似有些不公,有必要作些补充。 空转的盛行与泛滥,大约发生在1993年末。当时,中央定于1994年实行税制改革,地方政府为争一个好的分成基数,便督促税务部门多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与国际接轨的机会越来越多,而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在我国教学研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许多高校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产生了厌烦,培养不出实用性较强的沟通能力,本研究将探析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进一步探索有效地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中,学生间的学习差距伴随着学习的开始就产生了。此现象并非智力差异所致。因为在这些差生中,在其它学科成绩优秀者不乏其人。可见,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那么,产生学生成绩差异的原因何在呢?经过调查,英语学习差的学生,有的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产生畏难情绪,致使成绩落后;也有的是根本不喜欢英语,存在厌烦心理,自然成绩低下;还有的是师生关系不融洽,  相似文献   

11.
在《论语》中,包含了孔子丰富的言语道德思想。孔子不仅注意到了言语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且把它提高到了治国安邦的道德高度,提出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著名论断。而“吉德”、“言礼”、“言仁”、“言忠”、“言信”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孔子言语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言德”是总纲,“言礼”、“言仁”、“言忠”、“言信”是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是“言德”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的不同定位,从而揭示了“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宪政权力源自“人民”,“人民”观决定着宪政的航向。中国究政史上“臣民”观向“人民”观的转变标示出中国宪政的发展历程。清末立宪固守专制的“臣民”观,宪政改革失败。中国资产阶级宪政时期确立了资产阶级“人民”观,推动了社会发展,但“人民”仍不自由平等。中国无产阶级践行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人民”观,依靠“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进行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最广大“人民”实现了自由平等。社会主义宪政时期,无产阶级“人民”观发展为阶层“人民”观,“人民”成为公平正义的载体。最广大“人民”是社会主义宪政的目的,“人民”观的创新对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国实际上是后马克思主义生成的大本营。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之后,法国思想界十分活跃,除了原有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外,不仅出现了所谓“反叛性”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还出现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些或多或少与马克思主义相左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下流行的“后马克思主义”的前史。  相似文献   

15.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在关键历史节点接续回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等重大课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辩证智慧。与“两个务必”相比,“三个务必”是在新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下提出的,并与时俱进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二者又具有相同的价值旨归、功能导向和理论基础。科学把握“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要正确认知“变”与“不变”的关系,坚持在“变”之要求中把握“不变”之根基,并以“不变”之根基应对“变”之考验。  相似文献   

16.
从本体、工夫、修身理想三个层面论述了“在我之学”这一思想。“在我”体现了朱熹“万理具于吾身”的本体论思想,即“理之在我”,阐述了“理”与“性”“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修德行仁,天命在我”的工夫论思想,即修养“在我之心”。“在我之学”旨在时时地“反身而诚”“反观内视”,完善君子的内在德性,通过“在我”这一根本方法从而实现“君子”人格的修身理想。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宽恕”是大不一样的。西方的“宽恕”是“为爱而爱”的终极关怀,体现了其“原罪”的价值维度。“原罪”说使“罪”被绝对化、先天化,人的尊严、权利、责任被绝对化、先天化了,并由此造成了信仰维度的存在。这是对人的局限性的自知。中国的“宽恕”是纲常伦理的处理原则,体现了其“原善”的价值维度。“原善”说使属性、本性被绝对化、先天化,人是自己的救主,人性高于神性,罪恶只是外来的污染,因而不存在共同责任,只存在道德责任。它“宽恕”的是可以“宽恕”的,并非不可“宽恕”者。这是对人的局限性的无知。但是,只有“宽恕”不可“宽恕”者,宽恕才存在。所以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宽恕”不是“宽恕”,“慈悲”不是“慈悲”。  相似文献   

18.
动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需求,只要事物存在,运动是必然的。在“形态之动”中,“动”便是起因,是事物变化的开端;“形态”便是事物运动过程的体现,是变化的累积存在结果。没有了“动”,就没有了变化,就没有了千奇百怪的物质“形态”;反之,“动”又是由这些变化的存在而得到维持的。因此,我们解释“形态之动”,需从“形态”和“动”两个基本基本问题的内涵进行理解。一、形态”释义与“形态”的美。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就需要分别理解“形”和“态”的概念。何谓“形”?“形”是事…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一把手”“亲自抓”的事多着呢。计划生育,有“天下第一难”之称,当然需要“一把手”亲自抓了;社会治安,有“第一焦点”之称,当然也得“一把手”亲自抓了……以致流风所及,在有的地方,什么城管、征兵、收粮等工作都得“一把手”亲自抓不可。  相似文献   

20.
苏东斌 《理论前沿》2003,23(10):16-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动力是人的经济价值的充分实现;当“价值”转为“财富”,“劳动价值论”自然导致“要素贡献论”。这时“要素所有权”构成了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的最终依据;个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有“劳动收入”、“要素收入”和“机遇收入”三种转变,利润也被分解为“社会收入”、“参与收入”和“创造收入”三种形式,劳动收入应有消耗成本和创造收入两部分构成,“创造收入”的形成提供了“利润分享说”的理论根据;社会要剥夺的恰恰是“超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