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伍新林 《新湘评论》2012,(12):18-19
今年2月15日以来,我省组织了省、市、县、乡四级干部30万人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促发展的作风建设主题活动,被人们称之为“30万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人民群众普遍欢迎。那么,“30万干部下基层”,到底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相似文献   

2.
潘庆忠 《当代贵州》2011,(11):34-34
通过创新村干部激励考核机制。增强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11,(12):19-20
“驻村夜访”就是纪委干部利用晚上时间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与群众促膝交谈,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切实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驻村夜访”较好地解决了“自天干部下村,群众下地干活;晚上干部回乡.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干部,他们习惯于对领导"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响炮",对亲朋"放松炮",对下级"放烈炮",对群众"放空炮"。"放炮"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陈燕 《当代贵州》2009,(23):24-26
“十万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全省11.6万名干部走出机关,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好的作风,深入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搭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让各族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干部搞“政绩工程”完全不在乎群众的脸色劳民、扰民、伤民时,他们看不到群众愤怒的脸色:沉湎于吃喝玩乐,来往于歌楼舞厅时,他们看不到群众鄙视的脸色;群众在生活、生产中遇到困难时,他们看不到群众祈盼的脸色。  相似文献   

7.
“干部都住在乡里,办事人好找、速魔陕;有事没事还来家里串门、摆龙门阵,干部跟我们这么近,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安心!”苍溪县山区群众对乡镇干部不再“走读”的新变化交口称赞。今年以来,苍溪县致力推行环境留人、制度拴心、政策鼓劲等举措,乡镇干部“走读”现象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时下,村级组织换届已进入尾声,通过公推直选,选出了大批党员群众信任的“村官”。有了这些“村官”,群众就有了“主心骨”,致富奔小康就有了带头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0.
从解决好群众的“小事”、“实事”、“难事”着手,达州市在“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中,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年多来,全市各级干部和党员,帮助群众协调增收项目5832个、资金28.33亿元,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8746个,架起了干群连心桥。◆乐做小事,让群众感受真心“跑卫生局帮李海英的婆婆盖大病补贴的公章,到民政局、社保局帮六组陈中元办理其家属的丧葬费领取……”通川区审计局干部郭明建的“民情日记”记下的都是诸如此类的小事。目前,达州有1.5万余名干部深人村组、社区为群众解决一件件小事。  相似文献   

11.
宋喜成 《当代贵州》2011,(11):37-37
铜仁市“五学模式”着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既提高了全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又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孝友得17票,全票当选!”去年9月27日,仁寿县天峨乡长坪村换届选举,群众信任投票得票率达94.5%的张孝友在党员直选中以全票当选,  相似文献   

13.
夏远大 《新长征》2006,(3):43-43
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其廉洁勤政与否,事关农村农业发展和社会和谐。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李鹏 《党史文汇》2011,(7):58-62
"三支两军"是"文革"期间人民解放军奉命执行的支持"左派"群众、支援农业生产、支援工业生产、对要害和核心部门及地区进行军事管制、对大中专院校师生实行军政训练任务的简称。它是人民解放军全面介入"文革"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筠连县配套打造“三大工程”,为活动丰富了载体,拓展了外延,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3月初开始,临泽县集中利用半年时间,抽调县、乡(镇)机关干部1000名,分批到行政村、合作社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引导全县干部群众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长顺县敦操乡全体干部长期以来从小事着眼,从实处着手,坚持走村人户,背着背篼免费为群众捎带生活物资,带去国家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锻造了可贵的“背篼干部”精神。照我的理解,所谓“背篼干部”精神的实质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中,新都区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符合条件的“一村两大”、机关干部和农村创业能手、返乡务工青年报名参选,有力地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的积极性,1794名参选人平均年龄为42岁,除了原任干部和本地创业致富能手参选外,还吸引了89名“一村两大”、41名机关干部、25名外地党员、15名企业人员、57名外出返乡青年参选。为了把好村级干部入口关,提高选任质量,新都区探索并全面推行“两考两示公推直选”,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赤水“党员晋星,争当先锋;支部晋级。争创先进”活动,使党员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和参与者。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20.
1938年11月19日,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随新任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盛子瑾到达皖东北地区,在书记江上青带领下,他们遵照中共安徽省工委关于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宣传动员群众共同抗日的指示精神,以所属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为骨干,吸收爱国进步青年,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