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文 《学习导报》2014,(17):27-27
邓小平离不得香烟是尽人皆知的,曾有过在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给他递条子,希望他为了健康不要吸烟的报道。后来听说小平居然戒了这一嗜好。小平逝世后,曾为他做过保健工作的陶寿淇教授在追忆邓小平时谈到了这件事的始末。大约是1989年五六月的一天,陶教授去看望邓小平,当时邓小平正在抽烟。陶教授了解小平的身体状况虽无大碍,  相似文献   

2.
战争年代,邓小平与山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来过山西几次?还是个问号.笔者去年曾在<党史文汇>上发了一篇文章,叙述小平同志1957年、1973年、1975年三次来山西的情况.最近因筹办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活动,发现小平同志曾在20世纪60年代去过大同,但确切时间和内容不详,职业习惯使我踏上了调查采访的旅程.  相似文献   

3.
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委员谭启龙的卧室,墙上悬挂着一幅邓小平同志为他亲笔书写的横幅“人间重晚情 书赠谭启龙同志”.笔墨生动,遒.劲刚健,令满室生辉.字幅的落款时间是1986年5月13日.这一天,是谭启龙永志难忘的日子.下午4点左右,一辆银白色的轿车向成都市郊—座宾馆疾驰而去,坐在车里的是从四川省委书记岗位上退居二线的中顾委委员谭启龙.这位老共产党.人,今天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正在四川视察工作的邓小平同志要单独会见他.多少年没有单独和小平同志见面了?他记不清了.但是第一次与小平同志见面的情景,在他的记忆深处仍然是那样清晰.1933年10月,时任湘赣省少年先锋总队总队长的谭启龙刚到中央苏区不久,就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部巡视员.他巡视工作到了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邓小平是这个中心县委的书记.在一所宽大的祠堂里,谭启龙第一次见到小平同志.邓小平面容清癯,眉宇间透磨出一股坚毅刚强的神情,目光炯炯.谭启龙早就听说过小平同志一些情况,他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先后领导过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是党内很有才干的领导人之一.在担任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期间,邓小平更表现了极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中心  相似文献   

4.
人文荟萃     
人文荟萃小平塑像七一矗立看回归一尊六米高的邓小平全身塑像目前已在军事博物馆加紧创作。这尊塑像将于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前矗立在他曾经视察过的沿海某城市。它的作者、中央美术研究学院雕塑创作研究所的白润生说,这是迄今为止最高的一尊邓小平塑像,白润生曾为毛...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续大军,邓俊明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呢...  相似文献   

6.
学习邓小平的乐观主义精神赵海谦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给我们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理论观点,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都很值得学习,同时他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众所周知,小平同志曾"三下三上",坎坷多难。"文化大革命"中,他作为党内第二号...  相似文献   

7.
小平同志精于桥牌,这早已为人所共知。然而他对“国粹”——象棋也颇有兴趣。1983年,《象棋报》创刊号上曾刊出过一帧由著名摄影家侯波拍摄的“老帅对弈”照片,只见朱德、彭德怀两位“老元戎”一枰相对,激战正酣,而站立在一侧的邓小平静静地看入了神…… 这张有名的照片,是1953早在北京十三陵拍摄的。据朱德元帅的女儿朱敏回忆,朱、彭两位“老爷子”下棋时常会出现争执不下的情况,此时只要邓小平在一旁,他就会出来当裁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04,(4):8-10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哈尔滨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他一生中来哈尔滨视察过七次,哈尔滨的工厂、农村、学校、街道都留下了小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身影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哈尔滨的发展离不开小平同志的关怀,哈尔滨人民永远怀念您!  相似文献   

9.
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后,他的老部下、开国上将陈锡联撰文《追念敬爱的老首长》,寄托哀思,他写道:“小平同志是我敬爱的老首长。我有幸曾长期在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尤其是战争年代,他和刘伯承元帅带领我们浴血太行、逐鹿中原、跃进大别山、决战淮海、解放大西南的情景,总在眼前浮现。小平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驾驭战争的雄才大略,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和关心爱护部属的长者风范,深深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永远难忘。”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和评价毛主席、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代表中央就这个问题表示过原则的意见。小平同志多次讲,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小平同志还说过,毛主席“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在谈到他晚年的错误时,小平同志说,不能把过去的错误都算成是毛主席一个人的,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也是有责任的。我们今后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1.
创刊12年来,本刊曾断断续续报道过邓小平同志在中央苏区赣南的有关事迹,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沉痛悼念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日子里,为了更系统更翔实地向读者介绍邓小平在赣南的光辉事迹,本刊特约刘晓农同志撰写了专题史话《邓小平在赣南》,从本期开始连载。邓小平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欢迎广大作者在本刊发表关于孤小平丰功伟约的纪实作aao——编者瑞金除害进入中央苏区的腹地瑞金已经两天了,邓小平与妻子金维映万万不曾想到:相传革命斗争如火如茶的红区,竟然如此冷清…  相似文献   

12.
走近袁隆平     
轩遄  方才  祥子 《新湘评论》2006,(1):44-46
幸福的老头 1979年,邓小平登上黄山之巅。他对万里说: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千方百计,先让农民富起来!小平同志的这句话,宣布了一个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他说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确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小平同志所说的“战略布局”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指出:我们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1992年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敬爱的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的时候,我荣幸地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这部文集的出版,是一件大事,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宝库。我初步阅读和学习了文集,心情十分激动,因为其中一些文章和题词的发表,我曾经历过。虽然过去50多年,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5.
王建柱 《世纪桥》2011,(6):49-5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北京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与邓小平的关怀和鼓励是分不开的。他生前曾对北京市的工作有过:不少重要指示,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本文截取了邓小平1978年后视察北京的几个片断,以表达对他的深切思念。  相似文献   

16.
回忆我亲身经历中的小平同志段君毅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回忆我在小平同志领导下工作几十年的亲身经历,他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他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建树,他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关心群众诸方面的崇高品...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12,(3):53-53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上海等地,发表了南方讲话。时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吴松营,是深圳市委唯一指定的记录者,负责全程跟随记录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谈话。由他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的《邓小平南方讲话真情实录》一书,讲述了小平讲话的真实内情,其中有一些是在中央文件中找不到的讲话。  相似文献   

18.
《党风与廉政》2000,(10):41-41
汪文风同志曾担任过中央审理“两案”领导小组第二办公室副主任,兼审讯组组长。他说,张春桥最初可不像在法庭上那样以不语应万语.而是谈了一些事情的。例如王洪文秘密赴湖南向毛泽东告状前,“四人帮”曾在钓鱼台17号楼密商过。张春桥在叙述这一情况时,吐露了他们想拱倒周恩来、邓小平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二月二十日晨,我正伏案为《党的生活》撰写专栏文稿,如同往昔一样,依然是抽烟、依然是品茗、依然是独自凭窗;一切都依其然而怵,了无别样。谁料,在这“依然”中,意外的事发生了──邓小平同志辞世了!闻讯,始而呆,继而潜然泪下。文稿的思路奚然中断了,只有满面泪痕。按说,我道约应撰的文稿是杂文.而斯时我却想违约而言他──写点儿纪念小平同志的文字,以寄哀思。能说什么呢?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既未随小平同志南征北战过,也没有在其帐下布政司职,甚至来亲自聆听过他的片亩只语。“普通’如此,就说”普通”吧。一种政策的正…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一生中和许多世界风云人物有过政治交往,有的甚至结下了深厚的个人情谊,金日成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因为共同的信仰和事业,金日成和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有着密切的交往,结下深厚的友谊,携手谱写了中朝友谊的辉煌篇章。毛泽东十分坚定地向金日成介绍邓小平:"我们要他!今后有事,你就找小平谈。"邓小平第一次和金日成会见是在1975年4月,金日成应邀访问中国。这是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打倒并流放江西复出之后。3个月前,毛泽东提名邓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