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洁 《小康》2013,(4):32-33
从本质上看,内地父母涌去香港购买的,其实并不是奶粉,而是香港拥有的国际监管服务。香港"限奶"、新西兰奶粉查出塑化剂……近来奶粉市场风波不断,央视日前又曝光了"美素丽儿"假奶粉事件,令本来就危机重重的奶粉市场再起波澜。  相似文献   

2.
3月1日起,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实施奶粉限购令,规定每名16岁以上的离港人士可携带总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奶粉,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继"双非"孕妇后,婴儿奶粉成了香港与内地关系的又一敏感话题。三聚氰胺事件导致的内地乳业信任危机,让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或亲自赴港,或通过水客,购买香港市面上的进口婴儿奶粉。为保障本地居民利益,香港特区政府3月1日起正式实施奶粉限购令,规定每名16岁以上的离港人士可携带总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奶粉,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据媒体报道,奶粉限购效果立竿见影,深圳皇岗、罗湖口岸过关人数大幅下降,水客的中介行为遭到致命打击,香港市面奶粉充裕。  相似文献   

3.
塔夫 《小康》2013,(4):30-31
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公关"水平及手段,确实难说"高明"。洋品牌安全么?时下,只要提起婴幼儿奶粉的安全问题,国人无不切齿痛恨内地的乳制品生产商,并纷纷以各种渠道追寻境外品牌的产品为替代,强劲的需求致使诸如美国限购令、香港禁购令、内地网上代购店层出等社会问题频现,从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存在。不过,如果人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4.
曹林 《协商论坛》2013,(5):58-58
今年全国两会上的一些交锋引人注目。比如,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谈到内地奶粉安全问题时表示:看到国家质检总局一个数字说,内地奶粉绝大部分是符合质量标准的。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比如有的政协委员就表示,不知道不合格的在哪里。这种反差,是中国不少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将一些问题上官方与民间难以互信、难有共识,缺乏对话基础的情况表现得十分充分。  相似文献   

5.
视点     
《公民导刊》2013,(10):9-9
<正>虽有政策明令禁止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但在利益驱使下,该规定却形同虚设,催生了奶粉企业和医院医生的利益勾结和寻租腐败。国人的"奶粉崇拜"带来了非理性的奶粉过度消费,如果这样的崇拜继续蔓延下去,那么,"第一口奶"的医疗腐败也将很难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6.
加一 《中国减灾》2013,(3X):26-28
<正>今年3月1日,香港实施奶粉"限带令",并有多人因违反这一规定遭拘捕,此次事件再度引发人们对国产乳制品行业质量的关注和讨论。放着遍布大陆超市和商铺的国产奶粉不买,反而蜂拥而至到香港抢购洋奶粉,以至于造成当地市场供应紧张,国人对国产奶粉质量和国内市场监管的信心缺失一览无余。婴儿奶粉是涉及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基本食品,如果不能让举国上下的父母放心,人们只好被迫劳师动众地满世界为"祖国的花朵"找奶吃。香港"限带令"后许多人琢磨着到澳门、台湾抢购,这究竟是奶荒还是心慌?年轻父母想给孩子吃点"安全奶  相似文献   

7.
洋药的生意     
老马 《小康》2013,(8):80-83
合资品牌洋货高价的背后是一种"品质保证"的话语权,而在医疗保健领域这种话语权基本掌控在专业人士手中。洋货=高价,在婴儿配方奶粉行业此风甚为炽烈,国家发改委最近启动的针对奶粉业的"反垄断调查",进入调查范围的6家企业5家是洋奶粉,据媒体称,40元人民币成本的洋奶粉,销售给消费者的时候价格暴涨到200元人民币以上。洋奶粉"垄断"地位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8.
在香港实行奶粉限购令一个多月后,婴儿纸尿裤成为内地人在香港药房大量抢购的物品。而抢购的原因无非是物美价廉。一位香港民众这样说道:香港药房销售的纸尿裤的价格要比超市便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地人对产自内地的商品缺乏信心。其实,这些年来,都市白领还通过愈加宽广的代购渠道购买海外商品。这其中,既有奶粉、童车、安全座椅等婴幼儿用品,也有酱油、零食、蔬菜等  相似文献   

9.
张亚雄 《小康》2013,(4):27-29
大工业时代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批发式的充足食物,养成了我们匆匆的速食生活。我们只能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看清形势,寻找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当我们的后人翻开历史,在2013这个年头,"奶粉"一定是一个大书特书的关键词。这是中国人当下心中的痛。国产奶粉被冠之以"不放心"、"三聚氰胺毒奶粉",无数洋品牌奶粉通  相似文献   

10.
<正> 2010年是新疆内地高中班开办第十个年头。记者近期走访部分内地办班学校,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为培养新疆各民族人才所出台的这一惠民政策,已经结出了丰硕果实。内地办班学校和社会各界对"内高班"的关注和付出,不仅让边疆的各族学子享受到了发达地区的优良教育资源,培养了一大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周人杰的文章,文中指出今年两会,食品安全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委员坦承,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来自香港的容永祺委员举例“奶粉限带令”,认为“现象的背后正是内地民众对内地食品缺少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食品安全的“保胃战”中,人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刘彦华 《小康》2013,(4):43-44
由乱到治,成就"国际品质",日本、新西兰的经验教训也是一本教科书。在中国消费者的思维中,进口奶粉或者进口奶源的品质要好于国产奶粉。其实,中国奶业今天正在经历的信用危机,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奶业发展史上也曾出现过。19世纪困扰美国纽约几十年的"泔水奶事件",50年前日本的"森永砒霜奶粉事件"……都在世界奶业发展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页。由乱到治,异国如何走出危机,成就"国际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三鹿奶粉"事件,影响巨大,牵动全国,是重大的公共卫生事故,我们在谴责不法商人利欲熏心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此次事件中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危机,意味着危险和机会共存,对政府来说,不仅要解决此次事件带来的问题还要通过解决过程树立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第一时间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政府的应急速度和重视程度是对全社会最好的回复。本文立足于政府,从"三方面"揭示了"三鹿奶粉"事件暴露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政府"解决问题+树立形象"的危机公关"三原则"和"三路径"。  相似文献   

14.
范颖华 《小康》2013,(4):68-69
号称荷兰原装进口的"美素丽儿"婴儿配方奶粉因掺杂过期奶粉被曝光后,荷兰菲仕兰坎皮纳公司旗下的"美素佳儿"和"美素丽儿"的所有者瑞士玺乐集团急于撇清自己,然后,记者调查中发现,两个"美素"并非互不相干,暧昧关系之下暴露的是洋奶品牌对中国市场的贪婪和监管缺位。  相似文献   

15.
事件     
中国政府全力处置"三鹿奶粉"事件。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介绍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的有关处置情况。到目前为止,召回的产品8218吨。当天,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卫生部牵头,共同做好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公信力是慈善机构的生命线。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经验,包括"外在法"的"硬约束",守护公信力;坚守"纯人道主义的、独立运作"的使命,培植公信力;"优质管理",支撑公信力;"三级外部监督",维系公信力。虽然内地和香港的慈善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香港红十字会"四维要素"的成功运作,对内地慈善机构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曾志敏  宁悦 《青年探索》2020,(1):97-104
探索香港新生代青年对内地的社会心理演变历程是促进内地与香港青年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民心相通进而实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为基础,从历时态维度分析了香港新生代青年对内地的社会心理及心理动机的发展变化,从现时态维度分析了现今内地的发展对香港新生代青年社会心理的影响。本文认为,殖民统治的深刻影响、国民教育的缺失以及在内地的学习工作生活体验是影响香港青年对内地社会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应从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双向开放"新平台;完善政策保障;加强国民教育,开展有效引导等方面探索增强香港新生代青年身份融合的有效政策路径,进而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民心相通与融合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接着,全国有20多家乳品企业生产的部分批次产品查出含有三聚氰胺,乳业巨头伊利、蒙牛、光明也名列其中。一时间,整个内地乳业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全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新疆乳业路在何方?如何做大做强乳产业?新疆人在寻找,在探索。  相似文献   

19.
海外歌手风光依旧海外歌坛所谓的"四大天王"、"四小天王",在中国内地一些歌迷的心目中简直就是成功与时髦的代名词,追星的风潮使得海外歌手在中国内地吃香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1998年也不例外,他们的歌在内地演艺世界流行、他们的音乐声像作品在内地市场热卖、内地追...  相似文献   

20.
管球 《中国人大》2013,(18):7-7
近日,有媒体曝光多美滋、美赞臣等企业贿赂天津一些医院的医生、护士的一年费用达到330多万元,用以抢占新生婴儿的"第一口奶"。乳企之所以要争夺这"第一口奶",是因为新生婴儿对第一口奶有记忆,第一口奶吃的是母乳,宝宝就喜欢母乳;反之就是奶粉,而且还会记忆不同品牌的奶粉。从最简单的常识看,母乳中的物质是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新生儿7天之内喂母乳,能够帮助婴儿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