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当前,就农民工的维权行动研究而言,理论界还缺乏综合性、深入性、前瞻性的成果。为此,本文试构建一个关于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中农民工维权行动的解释框架,希望通过这个解释框架来分析、阐释农民工的有关行动及与行动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为国家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9,(8):45-45
2004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妇联维权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维权行动计划”,作为加强妇联维权能力建设,推进妇联维权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吴金芳 《前沿》2013,(2):90-92
利用W市反垃圾焚烧事件调查资料,分析地方政府与村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博弈,考察环境正义对村民态度及行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明显不公正行为,居民的环境知情权和公众参与权被剥夺;环境不正义是村民不懈抗争的最终原因;村民抗争行动会促使地方政府完善既定政策.  相似文献   

4.
谢凯 《当代广西》2011,(24):44-45
"绿色学校"的称号是对一所学校在开展环境教育的意识和行动上的肯定,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教育,使他们环境认知、环境意识以及环境行为方面得到真正的学习和培养。所谓生态德育,是指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各种形式的征地抗争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套路式"抗争行为是当前征地冲突中农民维权行动的一种类型,对"套路式"抗争行为含义的界定,对其抗争过程中闹大、尊重和实惠内涵的阐述,以及对抗争行为的发生机制、行为逻辑和蕴含风险的理解是解释"套路式"抗争行为的分析框架。从现象上来讲,"套路式"抗争行为是农民对征地维权行动经验总结的结果,是当前农民制度性维权的集体行动类型,是农民应对政府"维稳套路"的有效方式。同时,从伦理和情感的维度对征地冲突中的"套路式"抗争行为进行诠释,则是强调其是农民对现代社会规则和权利的运用与演绎。  相似文献   

6.
《今日中国论坛》2005,(2):20-23
1984年1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成立,标志着全国范围内有组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正式拉开帷幕。倏忽20年,中消协在打假维权方面创造了不凡业绩。那么,我国消费维权工作发生了哪些引人瞩目的变化?中消协又将采取哪些维权行动?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访中消协秘书长母建华。  相似文献   

7.
邱安翔 《世纪行》2013,(6):14-14,17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城市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居民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起着积极作用,只有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才能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8.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全民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开展全民节能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增强全民节能意识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近年来,为实现十一五  相似文献   

9.
环境纠纷及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以本世纪来浙江省相关事件为范例来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浙江省环境纠纷及群体性事件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并以为环境纠纷及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公众环境权利意识勃兴但缺乏流畅有效的环境权利保护和参与机制,企业肆意追求利润并忽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时认为未来环境纠纷及群体性事件将出现以下趋势:总体上将不断增多,其中预防性事件将为普遍;规模化、对抗性趋势将有所增强;与信息科技发展的结合会更加紧密;社会中层成员逐渐成为主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给农村的消费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二,农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淡漠,农民消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消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商品知识欠缺;三,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如何提高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性?根据实际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性低主要是由于公众环境意识普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时也缺乏从制度上保证公众参与的权力、途径和方法。而青年志愿者保护环境的行动则是民众参与的先导。  相似文献   

12.
秦阿琳 《求索》2014,(9):20-24
权利意识具有多个层次与类型,其发展是一个阶梯性的过程.当前的社会转型虽然启蒙了农民工的权利意识,但变迁时代的过渡性与矛盾性特征同样影响其演变,使之表现为一种低层次的维权型权利意识.这意味着农民工要发展出成熟的参与型权利意识,还需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阶段,其转变的关键是通过社会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产业链安全性面临的主要挑战便是国际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动,其中最新的变化是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中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这便要求我们对产业链安全性的理解,应该更加强调动态安全性,即在短期尽快增加必要安全性基础上,更加注重将产业链安全性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联系起来,在动态中增加产业的安全性,而不是通过盲目排斥国际大循环来实现“安全性”提高。在增强产业动态安全性方面,应重点关注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补强的区域统筹、政府与市场关系、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动态应对等几个问题。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制定产业链安全性战略体系统一协调相关行动、不断提升自身国际政治环境的适应能力、采取广泛措施提高动态安全性的相关概念宣传力度等来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4.
邱宝昌 《小康》2006,(8):31-31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给农村的消费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二、农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淡漠,农民消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消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商品知识欠缺;三、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经营,制假售价,坑害消费者;四、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不到位,存在执法漏洞,甚至一些执法人员与生产者经营者互相勾结,共同侵害农民利益;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相似文献   

15.
杨萍  杨爱群 《前沿》2007,(6):181-182
要想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增强环境意识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环境意识的内涵。文章通过对环境意识基本内涵的简单分析,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向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变革,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6.
有效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法制治理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基本手段和必由之路。我国在农村环境法治上作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无论在立法上或制度安排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日益恶化的农村环境问题.我国运用法律手段惩处了一些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对遏制环境恶化、促进我国农村环保起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但是农村环境法治工作面临着公众守法意识较差、农村环保执法不力及农村环境治理制度安排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农村环境治理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高见 《求索》2011,(8):169-171
环境教育是提升公民环境意识和促成其具有保护环境行为的重要教育领域,但是中国的环境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而实现环境教育的立法无疑是克服目前环境教育缺陷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环境教育有很强的立法迫切性,同时以国外良好的环境教育发展实践和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法治来看,环境教育立法也存在较现实的可行性。我国未来的环境教育立法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完善的环境教育法律制度,实现环境教育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全社会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民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发展态势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权利意识渐增、对维权资源的善用、维权技能的积累和维权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农民维权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需要更精致化的组合策略,而农民主体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增强、维权资源的充分享有与有效利用、维权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农民维权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等,都将成为策略组合的一部分。当然,农民权益的切实保障和实现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执政党、政府、农民自组织、社会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农民个人等多种能量间的有益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指出:“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公务员的信息化意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电子政务在政府部门的具体应用程度和政府信息化的实际运作效果。我国的电子政务从办公自动化开始在政  相似文献   

20.
杨发宝 《江东论坛》2001,(3):5-5,17
近年来,我市居民纷纷到南京购物,少数有影响的个体私营企业和独资企业外迁求发展,不少个体私营企业主埋怨在我市投资环境不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改善投资环境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因为企业选择低成本、高回报,本身是无可非议的,要想留住企业,不改善投资环境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