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2000,(3)
Editor's Note: On March 6, 1995,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ed the World Summit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Copenhagen, capital of Denmark. The summit was attended by delegates from more than 180 countries including 118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as well as over 10,000 representatives fr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summit identified 3 main themes for the agend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or reduction of unemployment; international… 相似文献
2.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2016,(1)
正Vision Co NGO’s vision is to be the primary support and platform for a civil society represented by a global community of informed,empowered and committed NGOs that fully participate with the UN in decision-making and programs leading to a better world,a worl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相似文献
3.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3.发展模式 主要大国普遍重视发展模式.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近代的英国还是现代的苏联和美国,均曾以其模式创新领一时之风骚.当前,美、欧等竞相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随着美国推行的"华盛顿共识"遭受波折,以高福利、社会公平、重视环保等为特色的欧洲模式受到更多关注,以渐进式改革开放造就的中国发展模式也引起世界的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软实力建设是中国打破大国崛起悖论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指向,是中国实现崛起的重要指标.作者概述软实力的基本理论,指出文化、观念、发展模式、国际制度、国际形象为中国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并从历史比较、国际比较相结合的角度对以上五个核心要素逐一评估,并就如何增强中国软实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0年,迎来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200周年.许多拉美国家正在筹划举行宏大的庆祝和纪念活动,世界各国的拉美学界也正在或即将举行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对这一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Maíra Siman Gomes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6,29(3):852-869
Most of the analysis dealing with so-called “emerging powers” in the field of peace and security seek to explain the intentions and motivations (supposedly) behind these states’ foreign policy and changing normative positions. Several of those studies see foreign policy decisions as the result of rational processes, defined by a “means-and-ends” logic, essentially oriented by preconceived national interests, clear ideational precepts and fixed identities. Through a non-conventional analysis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Brazil in the United Nations Stabilization Mission in Haiti (MINUSTAH), the paper aims to advance an understanding of foreign policy as an identity practice that, especially in moments of domestic identity crisis, helps reinforce and stabilize specif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tate self and of those acting in its name. Informed by a post-positivist approach, the cas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opens some avenues to explore how interventionism can be analysed beyond traditional foreign policy rationales and mainstrea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外华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而东南亚地区较为集中。华人、华侨旅居东南亚,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他们与当地人同甘共苦,和睦相处,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他们使优秀的华夏文化与东南亚文化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华文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之一,是东南亚华人、华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690年印尼华侨创办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学校———明诚书院,到19世纪20年代东南亚创办近代华文学校,华文教育可谓逐渐步入正轨。历经百年沧桑,时至今日,东南亚各国已赋予其华文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 ,一般通过两个标准来评价一国的国际竞争力 :一是该国产品 (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二是该国能否持续地保持国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就阿根廷而言 ,第二个标准可暂不讨论 ,众所周知 ,2 0 0 1年年底的经济危机已使阿根廷人不堪重负 ,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就第一个标准而言 ,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无疑取决于其国内的科研水平和企业的创新能力。而科研水平的高低与创新能力的强弱 ,直接表现为出口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 ,间接表现为科技作品发表数量和科技创新系数的多寡。首先 ,出口产品可以分为有…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的拉美政治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拉美政治研究已从资料积累、形势跟踪和评介为主的阶段向更为广泛的研究领域深入。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宽和研究深度的提高,拉美政治研究进入评介与研究并重的新阶段,开始对一些国际拉美政治学界普遍关注的前沿课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拉美政治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非洲殖民地纷纷取得国家独立并加入联合国,在联大中国代表权表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谋取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席位问题上的支持,台湾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对非洲展开了农技外交.这些农技援助对当时的非洲国家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扶助作用,台湾当局也收到了一些政治效应.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对非洲影响力的增强,以及美国调整内政、外交政策,大多数非洲国家审时度势,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的投票取向上,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常任理事会的合法席位,台湾当局对非洲的农技外交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3.
对于巴勒斯坦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国际社会目前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并形成了多种博弈力量、因素以及错综复杂的博弈格局。美国、以色列等少数国家主张入联附加条件,要求巴勒斯坦在和以色列达成最终和平协议以后才能被接纳为会员国,而法国则提出过渡入联方案,即暂时给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身份,金砖国家等大多数国家主张接纳巴勒斯坦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从物质层面上的博弈力量来看,各方的博弈在权力与实力层面没有构成明显的力量悬殊。从非物质性的博弈力量来看,国际观念、原则、规范将对巴勒斯坦入联发挥重大的支撑作用。巴勒斯坦入联是一个事关民族自决、中东和平安全,以及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因此,在是否接纳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问题上,国际社会成员承担着重大的体系责任,联合国会员国和安理会成员不应任意地裁量行使其手中的特权。基于在实现民族自决权与人权保护上所承担的义务,国际社会有责任给予巴勒斯坦正式会员国身份。 相似文献
14.
时代背景 1848年2月,有3名中国人(两男一女)乘"铁鹰号"海船来到加州,那两名男子立即奔赴矿区淘金,女的则在一位从香港乘该船归来的美国牧师查尔斯·吉勒斯皮(CharlesGillespie)家中当佣人,这是有正式记载的来到加利福利亚的第一批中国劳工移民[1].以后华侨逐年增加,1849年和1850年,来到美国西岸的华侨分别为325人和450人,1851年这个数目上升到2716人,1852年猛增至20026人[2].从此时起,出现了华侨移民美国的高潮. 相似文献
15.
Chadwick F. Alger 《国际研究展望》2002,3(2):209-220
The significant role that practitioner-scholars can play in research on the UN system is illuminated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Johan Kaufmann who represented The Netherlands as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to UN agencies in New York and Geneva and to OECD in Paris. He combined scholarship with practice throughout his thirty-eight years in the Foreign Service and until his death in 1999. He was a keen observer of the impact on UN decisions of different negotiating styles,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versity of roles played by representatives of states, elected officers of UN bodies, UN Secretariats, regional organizations, and NGOs. He had a penetrating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physical surroundings of conference diplomacy. He was a systemic thinker, continually placing activities near at hand 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the UN system and beyond. His scholarship most certainly reveals that practitioner-scholars can make vital contributions to internation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二战前英属马来亚华人的社会运动的类型。一般认为,二战前英属马来亚华人的群众运动受到民族和爱国主义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另一角度进行探讨,即:运动的本土性,符合居住地的现实考虑及需求等。本文通过分析典藏在星、马和台湾的档案,把二战前马来亚华人的社会运动分为两个种类:一、倾向支持中国的社会运动,二、响应本土性课题而开展的社会运动,由此去探索二战前马来亚华人的本土关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不仅面临着世界政治和经济权力结构的挑战,而且面临着世界知识权力结构的挑战。本文分三个部分对世界知识权力结构与中国社会科学知识谱系的建构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以期回答西方为何以及如何成为世界知识权力结构的生产者,而中国为何以及如何成为消费者。文章的结论是:知识转化以及社会科学的重新建构是一种价值选择,西方社会科学的形成及其制度化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150年历史表明,中国的“社会科学”在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也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世人对海外华人的印象之一是他们政治态度冷漠 ,与其辉煌的经济成就相比 ,其政治作为乏善可陈。但是泰国华人却是一个例外。历史上部分泰华精英就曾得到政府的重用而被封官授爵 ,现在泰华享有与泰人同等的公民权利 ,不仅可以担任公职、当选议员 ,甚至出任政府部长乃至当选总理 ,其政治参与的活跃情景非他国华人所可比拟。本文阐述二战后泰国华人的政治参与历程 ,浅析影响其参政的各种因素 ,进而分析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 ,证明参政是促进海外华人与当地民族融合的一种较佳模式。需说明的是 ,文中使用“华人”一词 ,不仅指已加入泰国籍的第一代… 相似文献
19.
自 2 0 0 2年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拉美经济学科被列入中国社科院首批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并得到院、所两级科研管理部门在资金和课题等方面的政策性扶持。在此后的几年中 ,拉美经济学科在拉美所的领导下 ,依托本所经济研究室的科研力量 ,在本所其他研究室和图资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 ,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正在向建设一流的中国拉美经济学科目标努力。拉美经济学科的历史演变及现状中国拉美经济学科发展起步较晚。尽管拉丁美洲研究所成立于 2 0世纪 60年代 ,但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专业的限制 ,拉美经济作为一个独立学… 相似文献
20.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1999,(1)
Threeyearshavepassedsincethe7thCouncilConferenceoftheChineseAssociationfor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CAFIU)washeldinJanuary1996.Intheyears,wehavetheleadershipofPresidentWuXueqianandtheVice-Presidents,thecarefromHonoraryPresidentLeiJieqiongandsupportfromthecouncilmembers.Wealsohavetheconcertedeffortsmadebyallourcolleaguesandrelateddepartments.Withallthesefactorscombinedandgivingfullplaytoitsnon-governmentalfeatures,CAFIUhasmadesignificantachievementsinenhancingthelevelandexpandingthe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