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拉丁美洲相当活跃。奉行这种主张的一些政党已成为反帝反霸,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解决拉美事务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这支政治力量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拉美局势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沾沾自喜,声称自己在冷战中“赢得了胜利”。可是,回顾一下二次大战后的历史,在这40多年的岁月里,它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不是在上升,而是在逐浙下降。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占西方发达国家总额的比重,由1960年的52.59%降到1990年的33.2%。而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日本和德国,却迅速崛起。其国内生产总值占西方发达国家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60年的4.95%和8.38%提高到1990年的18.1%和9.2%。现在美国已由世界最大债权国论为最大债务国,而日本和德国则成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债权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这样巨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今后发展趋势如何?对国际关系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俄社会主义民主是占社会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的民主,是以直接民主为取向的,是公开、高效的民主,是实行权力制衡的法治民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民主,是共产党领导的民主.由于传统集权文化占据上风,内外环境的变化,对集权体制的路径依赖等,导致民主受挫.当前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建设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并举,坚持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渐进的民主化战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社会中经济武器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吸引了政界、学界和商界的广泛关注。尤其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美国以贸易为手段大肆威慑他国,借助经济压力为手段迫使他国屈服,以实现自身政治经济目的。因此,研究和分析贸易为何能够成为威慑手段,以及贸易作为威慑手段在大国博弈中的作用十分必要。贸易能够成为威慑手段的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直接涉及国家行为体的核心利益,二是能够给其他国家行为体带来重大损失,三是产生的压力可能改变其他国家行为体的计划或行为。此外,在大国战略博弈中,贸易手段发挥着对其他威慑手段的替代作用,对传统威慑手段的补偿作用,以及重塑与维护大国战略威慑体系的作用。当前大国威慑工具的局限与利益多元性之间、理念的单一性与安全挑战的多维之间的张力逐渐扩大,传统威慑工具难以应对日趋走向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因此,将贸易手段纳入威慑工具箱并加以使用已是大国博弈的必然选择。尤其在大国无战争的今天,贸易作为大国往来的主要媒介,其背后的威慑功能将在大国的战略竞争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印度软件业何以发展迅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一直是印度经济的增长点。电脑软件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1999—2000年度达59亿美元,其中出口39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0%。美国《财富》杂志所列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104家使用印度千年虫软件,现在又采用印度制的其它软件。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有203家需要印度的软件。印度已跨入世界第二大软件国的门槛,有5800家软件公司,拥有合格软件人才28万,吸引大批顶尖软件跨国公司如微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摩托罗拉、ORACLE、爱立信、通用电气、朗讯、康柏、得克萨斯仪器等公司在印度进行软件开发。比尔·盖茨1…  相似文献   

6.
社会党国际与拉美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华清社会党国际与拉美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关系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从1951年6月社会党国际成立到1962年6月奥斯陆会议,在这一阶段,社会党国际与拉美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没有建立起正常的关系,其在拉美也没有多大影响,第2...  相似文献   

7.
60年代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拉美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在拉美属于这一思潮的政党有40多个,所控制的工会会员达2000多万。60年代中期拉美工运形成三派鼎立的局面以后,民主社会主义的工会一直是拉美工运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工会派别。近年来,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拉美民主社会主义工会在拉美工运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但也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民主社会主义在俄罗斯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俄罗斯就产生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潮和组织,并对俄国革命和苏联建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60年代,苏联地下持不同政见者运动也提出了建立人道的社会主义的主张。80年代中期,苏联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苏共改革的目标。同时,苏共逐步被社会民主党化。但是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向“中左”方向的改革和苏共、俄共社会民主党化的进程被历史性地中断了。虽然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前共产党人纷纷组建了十余个具有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但是,这些政党都比较弱小,未能进入国家杜马就被边缘化了。本文重点说明的是:苏共、俄共为什么未能像东欧前共产党那样集体地转变为社会民主党,并且在转变后保持组织的规模和力量;为什么也未能像西欧和东欧社会党那样成为本国左翼阵营的主导力量,并且通过选举经常获得执政权。  相似文献   

9.
2015年,俄罗斯转向亚洲的政策饱受争议。俄罗斯这一政策肇始于乌克兰危机之前,是基于现实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量。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加速了这一政策调整趋势。俄罗斯精英阶层深刻认识到,以平等条件融入欧洲已无可能。俄罗斯未来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与中国等亚洲大国开展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崩溃和原苏联的解体,留下来的是否只有资本主义模式呢?或者还有另一条既非资本主义也非旧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呢?是否存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甚至可能是更好的一条道路呢?越南正在竭力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如果说有哪个国家称得上已经找到了那条比较理想的道路的话,那就是越南。拥有人口7,700  相似文献   

11.
12.
谭道明 《拉丁美洲研究》2016,(4):123-134,158
彼得·H.史密斯在《论拉美的民主》一书中勾勒了一幅拉美政治变革的百年地图,并考察了第三个政治周期以来拉美各国的民主质量。在书中,史密斯以民主不等于自由为前提,以自由且公正的选举作为最低限度的民主标准,而将公民自由获得保障作为更高质量的民主。他发现,在20世纪的拉美地区,民主制度从无到有,历尽凶险波折,到世纪末终于战胜了所有其他的非民主体制,成为该地区最普遍的治理形式。然而,拉美地区当下的民主质量不高,仅仅停留在选举民主的层面,就权利保障而言乃是不自由的民主,与自由的民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尽管如史密斯所言,新左翼的崛起体现了拉美地区民主的辩证法,但在一些国家,左翼意识形态被该地区根深蒂固的民粹主义所绑架,并对地区原本就不自由的民主造成了严重损害。本文认为,鉴于地区主要国家的经济陷入长期衰退,钟摆效应造成政治损耗,以及国际层面美国特朗普现象和英国脱欧公投背后的民粹主义崛起和全球化的可能逆转,拉美地区短期内很难跨越不自由民主的陷阱。  相似文献   

13.
引言 越南实行经济改革计划的根源可以从70年代末的经济呆滞、甚至是某些部门的产量下降去追寻。越南共产党从1960年起就开始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式首次受到了严重的怀疑。鉴于沿着南部边界的越南与民主柬埔寨之间以及沿着北部边界的越南与中国之间敌对行动的逐步升级,越南在1978年所遭受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如果这  相似文献   

14.
姜鹏 《东北亚论坛》2019,28(5):27-47
本项研究认为,战略迷思与同盟类型构成了砝码国家自抬身价的主客观原因。在洲级大国时代,虽然区域盟友对于改变超级大国之间权力对比的边际效用明显式微,但沿用过时的地缘政治话语及思维仍可能导致同盟主导国在世界权力三大核心区技术核心区生产核心区和资源核心区分别陷入心脏地带推论多米诺推论与黄金之国推论的战略迷思。同时,通过对两极格局下同盟类型与同盟管控的研究发现,在威胁一致型与权威支配型同盟中,主导大国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对盟友的约束力。而在安全互补型同盟中,则多发主导大国逐步放弃建立同盟之初的全球战略目标而被弱小盟友的区域战略目标绑架和削弱,以至于在不知不觉而又半推半就中甘愿沦为其实现区域战略目标的工具。通过细化同盟类型并构建微观理论分析框架,不仅能够帮助中国在崛起进程中通过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进行同盟分化,还能够帮助其避免战略冒进而导致对手同盟关系从行动力较弱的安全互补型同盟转化为事与愿违的、行动力较强的威胁一致型同盟。  相似文献   

15.
委内瑞拉通过大规模石油出口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然而与绝大多数能源丰裕国一样陷入了经济增长趋缓、停滞甚至衰退的困境之中。对此,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以经济现代化始点为自变量、以产业联盟形态与产权制度类型为中间变量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委内瑞拉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研究表明,委内瑞拉属于较晚开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典型国家,政府频繁采取直接积极的“追赶型”模式来驾驭经济,特别是大规模推动和干预石油产业的发展。这导致一方面其石油产业联盟的实力远强于其他产业联盟,另一方面其在石油领域建立了国家产权制度。因此委内瑞拉石油产业有能力且很容易在政府的要求下缴纳超额的税收和外汇、直接向其他产业提供过度的补贴、影响选举并与政治家进行利益交换。在这三项病理效应的影响下,委内瑞拉政府与政治家对石油产业形成了高度的依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该国最终形成“超规模”的石油产业结构。受制于此,委内瑞拉对内难以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对外则持续承受着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负面效应,最终陷入经济的趋缓停滞。  相似文献   

16.
缅甸第三个四年计划已到达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的半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骤然对缅甸产生了某种兴趣,这是缅甸进一步卷入对外经济关系和近五年来国际上对缅甸的经济进展有了日益增多的了解的结果。尽管这种兴趣在程度上不能与他们对该地区其它许多国家的兴趣相比,但毕竟已大大不同于那个国家自1962年3月2日发生政变以来被相对忽视的情况了。缅甸的孤立状态是军方的革命委员会有意造成的,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