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抗战时期,在海外华侨妇女界抗日救亡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其中,美国华侨妇女简夫人(Madam Ethel S.Kam)为祖国抗战捐款输财时精神十分可贵,而她为祖国抗战四处奔走宣传的事迹则更加动人感人。 简夫人是美国底特律市郊一位40多岁的华侨妇女,丈夫早逝,她一直带着两个女儿孀居,开一家洗衣店为生,经济并不宽裕。 “七·七事变”爆发后,简夫人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抗战局势,她说:“我虽然未曾到过祖国,未曾见过祖国的一切,但是我是中国  相似文献   

2.
一位戴着轻度近视眼镜、身穿白衬衫米黄色西裤的英俊青年,依依不舍地辞别前来送行的人群,扶着舷梯登上了开往香港的海菲号邮船。再过几天便可以回到梦寐以求的祖国了,他那波涛起伏的心情怎么也无法平静下一、海外归来来。这青年人,就是后来被誉为赤子丹心、归侨楷模和担任广东省政府、政协以及中国致公党中央要职的黄清渠。他,1929年11月23日在福建省南部的龙岩市龙门镇赤水桥村一户农家出生。四岁的时候,跟随母亲彭君娇下南洋,几经周折,才找到了在印度尼西亚谋生的父亲黄复康。祖国卢沟桥事变后,黄复康因投入抗日救亡洪流…  相似文献   

3.
1938年年中,正当日军大举侵略我国,侵占了华中和华北广大地区的时候,越南华侨中的爱国进步分子,为了更加有力地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挽救民族危亡,他们把越南南方原有的几个抗日救亡组织联合起来,并且争取和团结了华侨的爱国知名人士,如张长、颜子俊、陶笏庭等,在华侨聚居的堤岸市(现属胡志明市第五郡和第六郡),成立了“越南南圻华侨救国总会”(单称“救总”)。不久,越南南圻各省华侨也积极响应,先后纷纷成立了分会。  相似文献   

4.
“七·七”事变爆发时,我14岁,正好初中毕业。事变发生后,菲律宾富有爱国传统的华侨各阶层广泛动员起来,在全菲各地成立了许多抗敌救国的群众团体,发动捐款支援祖国抗战,并动员华侨青年学生、工人回国参战,同时还发动了抵制日货运动,募集捐款和药品,经香港转赠八路军。我向父亲提出了回国参战的请求。 父寒王雨亭,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声讨袁世凯的斗争;1919年在菲律宾同傅振机(即傅无闷)先生一起创办了《平民日报》; 1932年又同庄希泉同志一起在菲创办《前驱日报》,宣传抗日救国。“七·七”事变后,他受廖承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三十年代,旅越华侨人数大约四十万人,分布在西贡、堤岸、海防和河内等地;其中以广东籍最多,福建籍次之。“七七”事变爆发以后,侨胞们同仇敌忾,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从各个方面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 (一) 捐款救国抗战开始后,侨胞们因职业不同,组织了商会、职工会、妇女会、缩食会、抗敌后援会等团体。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展开救亡工作。为了帮助祖国抗战,有些侨胞虽然每月只收入十元八元,但也节衣缩食,抽出钱来捐给祖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的起点,这已经是学术界毋庸置疑的一致结论。但是,对"九·一八事变"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俄罗斯历史学博士巴拉诺夫教授依据大量历史事实提出了始于"九·一八事变"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二战开端的观点。日本策划和发动侵华战争的同时,就已经制定了分步骤占领远东、亚洲和世界的全面战争计划,并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付诸实施。为此,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欺骗手段来掩饰最终霸占世界的目的。"九·一八事变"真相的暴露迫使日本撕下伪装、退出国联。可以看出,日本始于"九·一八事变"的侵略行动与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所施行的计划一脉相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早起点。同时,也奠定了建立法西斯军事独裁侵略同盟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蚁光炎先生是一位泰国华侨工商界的进步领袖,他热爱祖国,见义勇为,颇受华侨群众的敬重。“九·一八”事变后,泰国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紧跟着祖国的斗争形势而发展,到了“七·七”事变前夕,泰国华侨已成立了文化界、工商界、妇女界及学生等各界抗日救国会(简称文抗、工抗、商抗、妇抗和学抗),并组成了“暹罗(泰国)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抗联)。虽是秘密团体,但在爱国华侨中却半公开地进行活动。身为暹罗“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先生,对“抗联”的活动,不但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还亲自承担某些重要任务,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开始后,…  相似文献   

8.
王雷 《东南亚纵横》2005,(12):56-59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浪迹海外,远离祖国,但他们时刻关心着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和进步。尤其是当中华民族遭到外来侵略,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时,广大侨胞更是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积极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斗争之中,抗日战争的无数史实充分说明这一点。“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民族危机加深的严峻局势,广大爱国侨胞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广大华侨则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侨领陈嘉庚的电报提案“敌未出国土前言和者即汉…  相似文献   

9.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海外华侨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支持和参加了祖国的抗日战争,为我中华民族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丰功伟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不仅如此,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又在极为困难艰险的形势下,积极投入到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去,他们与侨居国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历史雄弁地说明,华侨  相似文献   

10.
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加上西方势力的渗透,引发今年3月的政治事变,导致政权更迭。这一事变将加重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因素。吉新政权也将长期面临国内政治不稳定、经济和社会问题痼疾难治,以及与大国关系难以平衡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百年奥运,中国圆梦。”奥运不单圆了国人的百年梦想,也拉近了香港和祖国的距离,更突显“一国两制”的有效落实。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第一个“十周年”。十年来,“东方明珠”  相似文献   

12.
旧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帮会青帮(亦称安清帮)的大头目,在中国,他的势力之大、触角之广、名声之高,竟连蒋介石也要让他三分。蒋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中夺取政权,如果没有杜月笙及流氓帮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杜月笙在那次事变中起了异常关键的作用,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汪寿华等,都是他的“杰作”。这一“杰作”致使上海总工会80万会员群龙无首,数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蒋介石杀害。杜月笙的“杰作”极多,但也不是完全漆黑一团。他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不少有益的慈善事业。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日俄战后至“九·一八”事变前 ,日本对东北的交通运输业、工矿业、商贸业等各经济部门进行了全面的侵略。通过经济侵略 ,日本独占了东北的经济利益 ,攫取了巨额利润和大量物资。日本对东北的野心主要是经济利益。当这种经济利益受到威胁时 ,战争作为特殊形式的政治自然为实现经济利益服务。日本的经济侵略又为其武力占领东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日本的经济侵略下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14.
满铁是日本政府在中国东北设立的国家垄断资本殖民企业。满铁以其数十年侵略中国东北积累的雄厚实力,竭尽全力支持日军全面侵华战争。本档案史料即是日军全面侵华之初,满铁产业部整理的苏联对“七.七”事变的报道、评论以及与事变有关的苏联动向和国际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日本政府制定下一步侵华政策以及制定对苏政策提供参考。本史料能够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无尽灾难,同时也看到勇敢的中国人民对日军侵略进行的顽强抵抗。  相似文献   

15.
正周恩来关心话剧界人士的故事数不胜数,有一件事似乎不能不提。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国话剧界"四大名旦"之一的张瑞芳,由于在"雾季公演"中先后演出了《棠棣之花》和《屈原》等六部大戏,已经引起国民党当局派遣的特务之注意。心细如发的周恩来看到并想到了要保护张瑞芳。事后,张瑞芳这样回忆说:1941年皖南事变后,有同志通知我说到新华日报会客室去,我就在那儿等着。这个时  相似文献   

16.
满铁设立是日本经略中国大陆的重要开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铁的设立是日俄战争的结果 ,是东亚国际关系新格局的集中体现。满铁依靠特权建立起一个超乎中国主权和法律之上的“满铁王国” ,构成了以日本国家资本为主导辅之以财阀资本和中小私人资本的“经营满洲”的经济框架。南满铁路是满铁经营活动的基础 ,是日本经济侵略的主干 ,“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以之为借口挑起的。可以说 ,从满铁设立经营南满铁路之日就已经埋伏下“九一八”事变的祸根。  相似文献   

17.
正祖国阵线①是越南共产党领导的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越南的统一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政治地位仅次于越南共产党、政府和议会,是越南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越共领导和建设国家的政治基础和合法性来源之一。②祖国阵线在政治体系中的主要作用是团结各个群众组织和各界人士,搭建越南共产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越共开始实施革新开放政策,祖国阵线重  相似文献   

18.
“百年奥运,中国圆梦。”奥运不单圆了国人的百年梦想,也拉近了香港和祖国的距离。更突显“一国两制”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9.
《海内与海外》亲志社: 我是个泰国老华侨,现已年逾古稀,希望在世之年返回祖国家乡福建永吉县修复祖坟,不知是否允许。我老伴已病故,也希望安葬在祖国的家乡,不知  相似文献   

20.
在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的十年中,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认知从形成到固化直线发展,其优越型自我认知因"三国干涉还辽"一度受挫后,又经历了庚子事变和日俄战争之后的两次"提升"。基于上述"自他认知",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以庚子事变为界,前期以守为攻,表面上对华"示善",以巩固既得的在华权益,实际上与列强"协调",以共同蚕食中国主权;后期为了铲除其对华领土扩张的头号绊脚石,傍上英国,震慑中国,发动日俄战争并打败俄国,从而把中国东北南部纳入了其殖民统治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