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许多反映时代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应运而生。“时代精神”就属于这一类。对于这一大家公认的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是否有不确切、不科学之处,笔者一时不敢妄加评说,但附加在其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因涉及到对青年人的正确引导,有必要加以分析和澄清。“时代精神”,从人们使用的情况和字意上去解释,大概应该理解为适应、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代表人们思想和精神追求的行为作法。如“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深圳精神”、“当代活雷锋张子祥精神”等等。这些具有时代特点和印记的先进典型,代表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认和推崇,无疑属于“时代精神”范畴。但是,也要看到,由于一些同志对“时代精神”理解上的偏差,不免将一些颓废、落后、消极的东西掺杂了进去,从而不加区别地去追求,这是不能不加以警惕的。家目前在一些青年中颇为流行的思潮,如“给多少钱干多少活”,“高消费”,“有钱就有一切”等等,都属此类。这些实际上并不是“时代精神”,充其量只能算是“时代现象”。如果对这些东西不加辨析地去推崇和宣扬,甚至作为人生信条去追求,就很容易踏入人生误区。这并非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由于盲目追求“时代精神”而迷失方向掉入泥潭的事例并不少见。这样追求“时代精神”,难免要葬送自己。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全党集中精力搞四化,发展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下,有的人特别是一些青年职工认为现在已进入八十年代,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已经过时。甚至有的人总想“工作干得少少的,工资拿得多多的,生活提得高高的,”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毫无疑问,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强盛和人民的富裕幸福,群众追求美的生活、美的享受是正当的,广大职工依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是指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青年的成长和对青年的思想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不断地提高思想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审美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审美教育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从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审美与社会)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正因如此,审美教育几乎是和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青年愈来愈多地追求精神生活。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无论是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他们的父辈。由于旧社会给他们的父辈带来了文化水平低、文盲多的状况,限制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更大需求,实现形式也较简单。或在一起聊天下棋,或在一起谈些民间故事、传说,较高一些的艺术享受是偶尔听听艺人说书,或看几场社戏,这便使他们感到其乐无穷,心满意足。新一代青年农民则不然。由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成长和受教育,文化水平大有提高,通讯、交通、文化事业的发达和城乡联系的日益增多,使得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有了高层次的需求。表现在他们喜欢看电影、戏剧,喜欢参加文体活动和爱好文学、音乐、美术、科学实  相似文献   

5.
韩金华 《学理论》2009,(11):29-30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一直在探索它的秘密。本文肯定了爱情是一种艺术,需要学习;爱情有它发展的自然阶段,也需要维护;最后阐述了性爱在爱情中的位置,旨在给现代人的爱情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6.
对青年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已经谈了很多。但是其中的一些基本认识,只有在研究的实践中,在研究成果的社会作用中逐步加深。我们过去多次讨论过青年研究的方法论,今后还应该继续讨论。这里就青年研究的一些基本认识提出求与同志们探讨。产业革命促使青年问题成为社会问题青年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传统的封建社会有没有青年问题?有的。但大多表现为个人的反抗行为,如追求婚姻自由、追求爱情、反对家长制,然而毕竟没有成为社会问题。只有当青年构成群体,而且与社会的矛盾不断发生,引起社会的关注才成为社会问题。这种情形,是在产业革命以后,才开始出现的。日本学者高田昭彦的观点反映了国际  相似文献   

7.
《瞭望》1985,(8)
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新的一代更关心他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对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构想、意向和变化当中,虽然有一些意向还是初级的、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但这同过去,特别同文革时期相比,已经有了霄攘之别,人们理应关心他们的意向、追求,助以健康地发展。为此。本刊编辑部在一部分青年中进行了一次意向调查。这个调查的地域范围并不太大,但涉及了社会诸阶层中从事各种职业的青年。调查对象中,有机关干部、科研人员、工人、售货员和部队战士,以及个体劳动者等等。调查统计的数字和比例,虽然可能与实际情况相比不尽精确,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由此仍可了解到当代青年在生活方式变革中的动向,以及他们当前的一些想法。作为一种信息,我们将调查结果提供给青年朋友和热情关心青年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1.青年生活状况的综合指示器生活质量,最初是由加尔布雷斯·罗斯托等经济学家于本世纪50年代中提出,在60年逐步扩展为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尽管它定义众多并难于统一,但西方学者的“多数观点都倾向于把生活质量内容限于精神生活方面”。中国学术界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这一范畴的,并赋予了本土化色彩的解释,根据我们的理解,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要素:一是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状态特征,本文中主要是指青年的职业、消费、家庭、社交、闲暇精神生活的特征及其满足程度;二是人们的价值实现和幸福感,这里侧重是分析当代青年的生活目标层次和自我价值实现与否的认知;三是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6)
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爱玛由于自幼受到修道院的教育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对爱情、婚姻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式。于是她按照这种思维定式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理想的爱情,但到生命最后一刻都不曾找到。通过爱玛所经历的三段不同的感情经历,来探索爱玛最终不能获得理想幸福和爱情的根源。同时,通过爱玛的悲剧对那些不切实际的女性以及追逐名利的世人起到了深刻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时下,扶贫作为一种系统工程在部分农村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以为,在搞好这一工程的同时,莫忘了“精神扶贫”。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靠党的富民政策迅速奔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有的农民饱了肚子,懒了手脚,精神萎糜,贪图享受,一味儿地去追求腐朽没落的东西。如花巨资营造高级墓穴;大修庙宇,供菩萨、敬老爷;互相攀比……所以如此奇,关键在于一些农民思想空虚,缺乏精神支柱,即人们常说的富了口袋,有了脑袋,这是十分可怕可悲的。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精神可以胜过任何武器…  相似文献   

11.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既为物质生活追求物质消费,又为精神生活追求精神消费。精神消费是指以精神产品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包括受教育、文化娱乐、完善道德修养等等。 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可以通过满足精神消费需求的方式让人们自觉接受。以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理论为例,理论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同人们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的。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第二,人们多样性的精神消费需求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多样性载  相似文献   

12.
从相关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媒体中精神残障青年的形象及其受"污名化"的基本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媒体中的精神残障青年形象大致划分为越轨者的形象、边缘化的形象、不名誉的形象以及工具化的形象四种类别;媒体中精神残障青年的形象大多偏向于负面,精神残障青年不同程度上受"污名化"。建议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对精神残障青年的"污名化",帮助他们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融入社会并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香港这个国际性大都会,中西文化的冲撞、并存与交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婚姻及家庭状况,表现得尤为明显.两种婚恋观的并存和碰撞现在,人们常常听到香港青年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是受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部分青年对婚姻的看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到大量的则是另一种景象:为了追求“共偕白首”的美满婚姻,准备结婚的男女青年,不辞辛苦,通宵达旦甚至一连几天,在人民入境事务处结婚登记处排队注册结婚,其目的是为了能选在好日子举行婚礼.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吉日良辰对日后婚姻美满、白头到老有很大影响.从这些排队者来看,他们很在乎婚姻的天长地久.目前,持这种观念的仍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很少有哪一个典型,象雷锋这样产生过如此深远、如此持久的影响。雷锋的光辉思想,好象一条源远流长的精神长河,整整培育了中国几代青年的成长。然而,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随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变化,雷锋的典型效应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弱化了。雷锋,这面中国青年的光辉旗帜,即使在诞生他的军营里,也没有放射出应有的光彩。其主要表现: 一是雷锋形象受到冷遇。我们曾经就“你最崇拜的人生偶像”这一问题,对某部675名青年战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2%的青年战士已经不再把雷锋作为人生的崇拜对象,有的崇拜某位科学家、改革家,有的崇拜某位文学家、歌唱家,有的崇拜某位电影明星、体育明星,雷锋这个曾经被几代青年共同崇拜的对象,只被8%的青年战士作为入选之列。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发生了深刻的嬗变。“自我设计”,就是近年来在部分青年中出现并流行的一句时髦口号,它是对个人理想追求、奋斗目标的一种婉转的解说,是青年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价值的再认识,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部队青年作为社会青年的一部分,自然也会打上这一“烙印”,但由于部队青年所处环境和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自我设计”上有其不同于地方青年的特点。最近,我们采取问卷、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调查了不同兵种、不同军龄层次的青年战士447名,对当代青年战士的“自我设计”问题作了分析研究。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这一点在人们购物时表现日益突出。除了购买精神商品以便直接满足精神需求外,人们还希望从物质商品中获得精神享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群众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不仅要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要购买商品所包含的某种精神或思想,即商品背后的含意。比如购买小汽车,不仅要购买小汽车的运输功能!而且还要购买小汽车可能为自己带来的社会地位。在购买力允许的情况下,越是能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小汽车越受欢迎。为什么以体育明星命名的体育用品受青年人的欢迎!因为这种体育用品除了…  相似文献   

17.
读了逝川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析》一文,很受启发。但有的观点还可继续研究。下面我说三点:第一,我同意逝川文中说的,“低标准、低消费、安于现状的生活方式是小生产观念的反映”,但是,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人们的需要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真谛所在.而消费的追求、更新,正是生产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正是如此,我们不能把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追求物屈事受划上等号;也不能一提资产  相似文献   

18.
萨莎 《侨园》2007,(2):16-19
是否每一个来自中国的“过埠新娘”都在美国过着她们向往的日子?是否她们想要追求的“西式浪漫”实实在在地存在?答案是不同的。走在美国纽约街头,经常可以看见东方女子与金发碧眼的男士相拥而过。异国恋情在美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东西方的相互差异,还是语言上的交流不畅,那些远嫁美国的过埠新娘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苦与乐。她们之中有的追求浪漫的爱情,有的喜欢美国人的简单,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实实在在的稳定生活。  相似文献   

19.
紧紧抓住当代青年的现实特点,从而有针对性、适应性地开展青年工作,这是改变我们青年工作落实于现实生活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当代青年有一个已经形成并日趋明显的特点——求实。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一在对上海市各条战线各种类型青年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当代青年中存在着崇尚真实,讲究实际,注重实干,追求实效等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倾向,这个内在联系就是注重追求直接现实,我们把它称之为当代青年的“求实”特点。这一个特点在当代青  相似文献   

20.
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青年人的愿望和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活方式问题越来越引起青年人的关注,尤其是女青年,生活方式的变化,能直接反映她们的理想、兴趣、爱好和需求。她们期望着能在生活方式的变革、进步中使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趋于理想,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活方式的变革中来。为了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进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变革,最近,笔者对哈尔滨市青年纺织女工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