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圆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行走在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成为西河村最动人的风景。"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升起。"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乡村医生周月华和她丈夫艾起的颁奖词。2013年2月19日晚,"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  相似文献   

2.
梅莲,是一个长在大山、扎根大山、奉献大山的基层医务工作者,20年来,她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深受广大职工群众的爱戴和尊敬,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兵团“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为此,农九师妇联在全师妇联系统和广大妇女中发出了向梅莲同志学习的号召。  相似文献   

3.
以山多而得名的兴山,古老而又神奇.是她,养育了汉明妃王昭君这位“和亲北漠“的美人;是她,留下了明末清初抗清骁将小闯王李来亨的英姿;也是她,记载了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足迹.如今的兴山,又孕育出新一代大山之子.正是他(她)们在这里改革开放,兴山创业,改变着古老贫穷的山区面貌.县委书记易行运,就是这众多大山之子的领头人.当记者循着创业者的足迹行进的时候,听到了这样一连串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梁冬  董丹 《先锋队》2013,(4):10-11
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为了改变大山的面貌,把满腔热血都献给了大山。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大山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美丽的生态回报人类。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当人们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他时,他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情怀,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她原名张招弟,和当年乡间众多叫招弟的女孩一样,在极端贫苦的日子里,如山中的小草,在凄风苦雨中默默地成长.她出生不满一个月,被生父卖给他人做"等郎妹".砍柴、放牛、挑水……稚嫩的肩膀过早地压上生活的重担."等郎妹来真苦凄,等到郎大妹老哩,等到花开花又谢,等到日出月落西."每每拭干汗水泪水,环顾被大山重重包围的小村庄,她能...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4,(10)
<正>小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命题作文——写你"最敬佩的人",我的笔下总是那个最熟悉的字眼"妈妈"。妈妈是伟大的,她是我成长中的指明灯,告诉我前进的方向,练就了我坚毅的性格。从小她就教导我,没有文化就要穷一辈子、苦一辈子。背负父母期望怀揣走出大山梦想的我,曾以为文化就是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社区创新建设"幸福家园",给辖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1月15日,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社区"幸福家园"里,一场青少年儿童寒假道德讲堂家书诵读分享活动正在进行。在爱心妈妈的指导下,孩子们诵读了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幸福家园"是大山洞社区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园"为主线,围绕完善阵地、健全队伍、创新载体、服务多样的目标,给  相似文献   

8.
正她无儿无女,却被很多孩子亲切地唤作"妈妈";她身患顽疾,却把学生的学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她身陷苦难,却始终没有放弃人生梦想。2020年夏天,央视《面对面》节目《对话大山里的女校长》让她走进公众视野:63岁的她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几十年,  相似文献   

9.
正她,一个药箱,一背就是一生。她,一座大山,一守就是10余年。15年来,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戈塘村卫生室苗族女医生潘凤对乡亲至亲至爱,对患者不离不弃。她,被称为苗岭山上的"白衣天使"。"夫妻双双把家还"戈塘村距戈塘镇政府所在地20余公里,整个村子位于戈塘金矿矿山顶上,海拔1630余米,村民共2550人,其中苗族占63%,是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今年40岁的潘凤就出生在戈塘村青杠林苗寨。1994年,潘凤的母亲患了重病,  相似文献   

10.
<正>"扶贫不单单是把贫困群众从大山里搬出来,更重要的是搬走老百姓心头上的落后观念"——这是来自"全国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毕节市扶贫办规划统计科科长马萍的心声。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马萍就一直从事农村工作,29年的扶贫之路让她深有感触:"改变贫困,只有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才能看到脱贫的希望;决战贫困的征程中,才能收获最美的风景。""山一家,水一家,扶贫要去每一家。"29年来,马萍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在做。扶贫,要"扶",首先要"知"。  相似文献   

11.
南梁,位于陕甘交界的桥山中部。解放前,这里是一个陕西不管、甘肃不管、土豪劣绅也不管的"三不管"地区。70多年前,就在这座沟壑纵横、绵延数百里的大山中,诞生了西北最早的红色政权——苏维埃南梁政府。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新生的中  相似文献   

12.
<正>走出大山她就可以享受舒适,却因为乡亲们一双双恳求的眼睛,在山村坚守了14年凉山州冕宁县健美乡地处凉山、甘孜两州四县交汇处。平均海拔2500米,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交通极为不便,坐车到冕宁县城需要10个小时。坐落在雅砻江畔、大山脚下的健美乡洛居村卫生站里有一位美丽的女医生,她从县城来到山村,一呆就是14年,是他亲手将无数乡亲的骨肉带到这个世界。她,就是群众眼里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马丽。  相似文献   

13.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6,(24):26-27
马玉芳,宁夏固原市一名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基层领导,从事这项工作10多年。她跑遍了当地1500个村落,她公正无私的办事原则和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方法,不仅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好评,而且使“少生快富”这一新机制从大山里走向了全国,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2006年,固原市计  相似文献   

14.
正务川自治县围绕"依托大山调结构,跳出大山除穷根,走出大山奔小康"发展定位,着力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有机统一,走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为纵深推动脱贫攻坚,啃下贫困"硬骨头",务川自治县紧紧围绕遵义市委、市政府对极贫乡镇石朝乡提出的"依托大山调结构,跳出大山除穷根,走出大山奔小康"发展定位,按照争创"全省一流、扶贫样板"的攻坚目标,着力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有机统一,走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15,(4):57
<正>2002年,北京晚报曾报道,皖南石台县仙寓山中的大山里有一个"野人",他因为身患癌症,在大山里野居6年后,身上的病症奇迹般地消失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诸多科研研究机构走进大山村,研究它的土壤和环境。经专家检测发现,这里竟是全国罕见的富硒地质区域,是中国三大富硒地区之一。随着研究深入,专家发现这里还是"长寿村"、"瘦子村"。50年来,在这一区域没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部外国电影,一个大山里的女孩,是个盲人。一天,她在自己的屋前遇到了一位地质工程师。工程师是一位高大帅气的男人,他被女子没有遭到现代都市文明污染的清纯打动了。他们恋爱了。  相似文献   

17.
<正>她3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心一意谋发展,甩开膀子干实事,用出色的业绩、良好的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口碑。岳池县有一位女能人,从17岁参加工作起就扎根偏远乡镇,30年如一日,把脚印和汗水留在了大山,把美好的年华留给了基层。特别是在黄龙乡的8年里,她始终保持"面对挑战不服输、面对困难不认命"的顽强精神,让荒山坡变花果山,引  相似文献   

18.
一位住在涉县大山深处的农村妇女,在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她的结发丈夫翟贵保在上党战役中牺牲;第二个丈夫刘喜魁也在安徽省舒城县战斗中牺牲。年仅21岁的张东娥含辛茹苦,扶养着军人后代。她多次咬破手指写血书,请求领导批准她上战场,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9.
正黔北大山里,藏着一条生命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在大山之间盘旋,清泉似从天降流到绿油油的稻田里。这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老支书、81岁的共产党员黄大发是修建这条生命之渠的领头人。沟渠最险峻的地方,也是最壮丽的景观。大土湾岩、擦耳岩、岩灰洞岩,三个300米以上的垂直绝壁上,千余米沟渠横卧山腰,让人无不惊叹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20.
正大山的那边是什么让你心念向往?是无际的沙海,云中的宫墙,还是只有半坡小田一亩方塘?不,那里是我的梦,那里是我的家乡……——本溪好人周晓楠她不是本溪人,却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深深扎根于本溪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本溪县")高官镇的土地,把满腔热情投入乡村文明建设中。疫情期间她勇当"战地记者",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记录乡镇抗疫的生动画面;她深入村屯,用真心真情服务"三农",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志愿者团队,助力乡村振兴;她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络,为乡镇送文化、种文化,努力树起乡风文明的标杆。她就是辽宁省直第三批选派干部中的一员——周晓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